一、 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课程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它包含艺术观察的能力,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的能力,运用艺术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等诸多方面。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逐步培养,而合作学习策略在此课程中的运用,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能力的完善,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以《设计的魅力》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课堂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由学生自主分析共同搜集的资料
小组成员共同搜集素材的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地自觉开发潜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与此有关的参与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各自的兴趣出发,带来了特点各异却又主题相关的新资料。这种汇总与合作,为群体的一致发展提供了契机。
2、 师生共同分析教师搜集的资料
由于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因此,搜集资料不仅是学生的任务,也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对经典素材的发掘与分析,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先由学生阐述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与认识,再由教师做进一步补充。
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合作学习中的积极互赖策略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的互赖主要是让学生有一种合作的意识,会主动寻求合作与帮助,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积极的互赖需要合作的态度、技能和技巧。积极的互赖策略可以让小组同学成为一个整体,积极的组内相互依赖。但是组间还是一种竞争关系。
下面我以《城市雕塑》为例进行阐述。
雕塑是学习者在空间中,追求体积完美的最佳表现形式,它能释放情感,表达个性。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空间概念,掌握基本的雕塑语言,学会塑造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进而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知识与技能
①雕塑的基本含义;②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
评述经典雕塑作品:法国雕塑家德加的代表作《舞蹈演员》;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代表作《母与子》;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代表作《男子头像》。
3、 交流与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上作品的材料特质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出发,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相互启发,自由补充。再由教师归纳、总结。进而引导学生领悟“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
4、 教学反思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这一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主要是在群体活动中共同实现的。教师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相对完整地认识雕塑造型的多面性;指导他们共同意识到不能从某个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立体形象,而要在合作的过程中边塑造形体边转动雕像,从上、下、前、后、左、右各种角度整体地获得对其形体、份量与质量的感觉,并强调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有个性的表现。进而培养学生心理相容和互相取长补短的好习惯。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由每一小组自定雕塑主题来完成。学生们的合作过程井然有序,他们不断对形象进行整体调整并在色彩绘制及色调处理上兼顾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真正做到了统一中有变化。由此可见,真正的合作意味着在相互取长补短,彼此接纳欣赏的过程中,携手共进。这是合作的本质也是合作的最高境界。
三、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设计的魅力》一课教学第三个环节是交流与讨论。 两个课例的交流与讨论,有助于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学生围绕共同的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这种方式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形式。讨论中产生的不同观点与见解可以引起其他同学的广泛联想。各种意见的碰撞与融合,有助于学生摆脱一些固守的思维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有发言权的。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合理运用美术手段和教育规律,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理,在合作性学习中,培养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并帮助他人学习的双重责任感,是这种观念的集体表现。
论文作者:王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雕塑论文; 雕塑家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