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1)
【摘 要】城市滨水带往往是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因为滨水地带对人类有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吸引力。而与工业时代息息相关的工厂,仓储,码头等工业设施往往占据着这些现代城市中十分重要的区位。结合作者自身设计的项目,对中国未来势必要面临的大批废弃工业码头的改造项目提出5点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和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码头景观;时代记忆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0-0171-03
1.前言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导致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在城市的发展历史中,这些工业废弃地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而工业港口码头一带作为工业时代最重要的产物,往往占据了城市中最有利的滨水地带和大尺度的空间遗留。当今的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全球各大城市纷纷进行水岸的恢复和改造。因此,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工业码头的更新与改造将会越来越引起重视。
西方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后工业滨水码头改造,不同的城市文化,改造契机,改造用途和场地差异,呈现出滨水码头景观也各具特色。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将传统工业遗存港口转换为现代文化产业的成功实践,比如悉尼的Pirrma公园,伦敦的Barbican艺术区,哥本哈根市港口工业等。在这其中,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营造在推动整个项目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的上海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和改造正是用了景观设计的方法,在公园的形式,工业景观的美学文化价值等方面,都以景观的视野进行了全盘的规划。
徐汇滨江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以前,你很难把徐汇和黄浦江联系起来,因为在曾经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整个沿江区域都被工业基地和交通用地占据着,普通市民根本不可能走进黄浦江。随着城市结构的转型,上海未来的建设再次聚焦在滔滔黄浦江畔,徐汇滨江在保留黄浦江辉煌历史的同时,以现代城市水岸景观营造为核心,将沿江岸线逐渐转变为市民活动亲水的空间。
2.结论与分析
目前建成的徐汇滨江沿岸不仅改善了该区域市民的生活环境,使滨江地区的功能从原来的交通运输、仓储码头、工厂企业为主,转换为以金融贸易、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等以现代服务业和居住功能为主。而且也为城市增添了一处新的集休闲,娱乐,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场所。它的景观营造手法为未来的城市码头滨水改造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1 滨水景观是城市规划的进一步深化。
徐汇滨江在启动之初,进行了全球范围内的设计招投标。最后,英国P.D.R公司规划大师PETER先生及其团队提出了“上海CORNICHE”的理念,让人眼前一亮。全长8.4公里的沿江岸线分为三个段落(休闲文化区、艺术文化区、自然体验区),四条线路(休闲步道、滨水步道、自行车休闲道、预留有轨电车),以及一个标准断面、若干横向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交汇的节点,形成了有机的公共绿地系统。这份规划导则成为了改造整个徐汇滨江项目的精神指引。
通过“上海CORNICHE”的设计理念的引入,将城市景观从滨江岸线引入区域腹地,创造一个特点鲜明的沿黄浦江的城市形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和沿江岸线相互有机地结合,强化横向联系,同时使开放空间各段的主题特征纵向贯穿。龙腾大道成为目前上海唯一一条可驱车饱览黄浦江壮丽景色的滨水景观大道。休闲自行车道、健身跑道和休闲步道贯穿于整个沿江景观区域,形成了滨江公共开放空间的绿道。市民广场及亲水平台等多重休闲空间,让市民能够在闲暇之余与黄浦江零距离亲密接触。
图1 徐汇滨江鸟瞰
2.2 景观传承场地的历史信息
在工业遗存项目中,最触动人心,最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就是这些工业遗迹。对这些遗迹做富有创意的加减设计,处理手段千变万化,使得后工业的景观异彩纷呈。徐汇滨江的著名的工业历史遗留,如老式蒸汽火车,北票码头吊塔,煤炭传输带,水泥厂,云峰石油仓储,泰山小楼等通过精心设计和转换使用功能,成为公园中充满活力的地方。
一是建筑整体保留。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或是质量好的、只需适当维修加固的老建筑,将其赋予新的功能。北票码头变身为龙美术馆,利用上海飞机制造厂飞机库的大跨度无柱空间特点,余德耀美术馆营运而生。正在改造中的泰山小楼曾是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泰山”牌面砖的老板黄首民办公旧址,最为醒目的特征是外墙通体遍贴深浅两色的泰山面砖。设计将泰山小楼进行原址迁移并将其进行功能置换,使其成为小型博物馆,展现其历史之外,赋予其一定的售卖功能,提供简餐服务。
二是部分保留。留下废弃工业景观的片段,使其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保留的片段可以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工厂性格特征的工业景观。正在建设中的油罐艺术公园,保留了部分中航油罐,利用中空结构布置成360度全景舞台;北票码头保留了2座红色钢塔吊、1座钢筋混凝土的煤炭装卸漏斗,形成别具一格的塔吊演艺广场;利用煤炭传送带改造成高架步道;利用海事灯塔改造成瞭望台及旋转滑梯。
三是构件循环利用。一些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结构或构造上的构件中可以看到前工业景观的蛛丝马迹,引起人们的联想和记忆。北票码头与南浦站共同保留了1条老铁路,成为一条活动动线,连接大小不一的多个场地和花园。铁道信号灯、铁道警示牌等小杂物也被保留了下来。沿江的钢筋混凝土高桩码头上的栓柱都被保留下来成了记忆。
图3 滨江码头
2.3 坚持整体开发,景观串联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后工业码头的改造,因尺度,周围环境及服务辐射范围有所区别,其改造后的用途也不尽相同。对于具有长水岸线和密集工业码头遗址的滨海城市,其设计策略不应仅停留在单一滨水码头的景观改造上,而应尽可能地通过完整的景观体系串联起多个区域,形成覆盖面更广、服务人群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多功能组合的绿色公共空间不仅能改善这一地带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带动商业、办公、文化、旅游、住宅等多用途混合的城市用地的建设,促进金融投资和周边房地产升值,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亲水单元,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等。
徐汇滨江一方面继续推进沿江绿化带的整体开发,一方面将区域综合开发建设向南北延伸、向腹地拓展,依托核心商务区建设带动周边区域的城市更新。设计遵循四级梯度空间设计及楔形绿化原则,将城市景观从滨江岸线引入区域腹地。上海梦中心,油罐艺术公园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把开放岸线向腹地大规模拓展。同时,在整个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规划过程中,为保持阶段的完整性和空间的整体性,强调景观重要性,让其阶段性的介入并协调整个区域的风貌,对每一个地块从宏观层面进行指引。
2.4 文化,生态,艺术等多学科的完美融合
人们之所以会被滨水码头吸引,是因为码头拥有粗糙而坚韧的质感,超强的使用性和水上特征。这类景观的设计必须注重与生态和艺术的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融入生态思想的景观。
徐汇滨江的景观设计蕴涵着生态学的思想。遗留的工业废料,铁轨,石料都成为了景观营造的良好材料,它们的使用,不仅与场地的历史氛围十分贴切,而且演绎着一种材料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从北票码头堆场上留下的块石形成了铁路花园通道上的铺装。在雨洪管理上,在已经建成的东端和正在建设的南段中,均在腹地较宽处设置了雨水湿地。周围的场地雨水顺坡自然向下渗透的水,通过盲沟流到雨水湿地作为水源补给。同 时在池壁预留了溢流口,保证池塘水不会影响周边场地。
已建的北票码头和在建的环卫码头上保留了几座红色钢塔吊,成为游客可达的观景平台。并按塔吊的原有风貌,刷上橘红色漆,布上泛光照明,提亮塔吊的夜间效果,使之成为广场上的地标。将现状码头与浮码头改造成滨江的亲水平台,同时保留场地中的起重机等工业产物,使人们对码头的记忆油然而生。这些工业遗迹作为工业活动的结果,包含着技术之美。设计在传承工业文化的同时,诠释了新的景观设计美学。它将不同形式,时期,内容的景观要素并置在一起,产生形式的冲突。艺术将现代文化和历史联系起来,使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工业遗迹与人们拉近了距离。
图5 浮码头与下凹绿地
2.5 景观主导,多学科合作
现代城市滨水带因涉及的内容广泛,综合而复杂,因此一个优秀的团队也格外重要,多学科交织促使项目从方案初期就考虑到未来施工及后期经营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从生态、文化、经济等方面全面复兴该区域。此外,城市公共空间最终服务于周边城市民众,多尺度参与式设计将民众的意见化延展至整个项目过程。
徐汇滨江项目与其他规划改造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景观在整个项目中起到的主导地位,在设计中起到统筹和协调的作用。景观设计带领水工,建筑,桥梁,艺术等组成的顾问团队与开发商一起展开了滨水区的全景设计。从景观的角度对建筑的改造利用、道路的交通梳理、防汛墙的工程设计、现有码头的改造、滨江亲水平台工程提出设计要求,并协调确定其位置、功能定位。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公众的意见。在已经建成的区域,根据市民和游客的反馈意见,由于亲水平台上缺少遮荫,难以抵抗炎热的夏季。因此在在建的区域中景观绿化设计师与亲水平台设计,给排水设计师相协调,将新建亲水平台进行部分跨面降板的处理方式,提高一定的覆土空间,保证平台上种植部分遮荫乔木,提高乔木的覆盖率。
图6 新建亲水平台上的树荫跑道
3.结语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博物馆,而这些码头工业区的遗留物正是这个”博物馆“工业时代的最好展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将原有的生产空间转变为生活空间,带来滨江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复兴的同时,也诠释着一段文化,一段历史。我们保留基地内某栋旧建筑、某个构筑物,并不只是为了保存某个个体,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保存一种记忆,属于一个时代的群体记忆。
参考文献
[1]杨滨章.昔日旧码头,今朝滨水园-丹麦哥本哈根市港口公园设计艺术探析.1000-6664(2010)02-0060-05.
[2]李正平.上海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南浦站-东安路段).1000-6664(2013)02-0026-05.
[3]陆邵明.是废墟,还是景观-城市码头工业区开发与设计研究.华中建筑,1999 Vol.17 No2.
论文作者:徐尔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滨江论文; 码头论文; 景观论文; 徐汇论文; 工业论文; 城市论文; 黄浦江论文; 《建筑知识》2017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