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梅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民乐小学 138000
新课改,我们要树立新的数学教育理念,使用新的数学教学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里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不断寻找数学问题、不断求异创新、不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数学看得见、摸得着呢?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一提“数学”二字,人们总是认为数学最贴近我们的就是计算,却忽略了数学起始于我们的生活,跟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数学教师,要自觉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密切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帮助他们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都会哪些数学知识?”学生们有的说:“我会从1数到100。”有的说:“我会做一些加减法,如2+5=7、30+10=40、 9-3=6、15-5=10等。”“我还知道3-4=-1、4-7=-3。”……接着我又提出:“你一天的生活能不能离开数学?”老师的发问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议。有的学生提出:“你做电梯不按数字能上、下楼吗?”“买东西花钱时,不用数学能行吗?”“你上学不看表能知道几点吗?”“妈妈给你买了5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几个,你不用数学知识去算一算,怎能知道还剩几个?”……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议论了起来,通过议论,从中发现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真切地感受到了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中间,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而且使低年级的孩子们养成了自觉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来学习数学
既然数学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拉进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
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来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根据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方法。例如,在讲“前后”这一新课时,教师提问:“你们大家还记得前几天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吗?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低年级组的跑步比赛,下面让我们重温一下当时紧张又激烈的场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教师出示本班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跑步比赛的一段录像,让学生认真观看,然后教师把画面定格在比赛开始不久,接着向学生提出问:“你通过观看,知道当时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在最后面吗?”从而引出今天这节课所要研究的有关问题“前后”。这样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再比如“认识物体”,先让学生看一段录像:家里的各种家具、摆设,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几何物体的样子,然后再观察、触摸自己桌子上摆放的各种形体的学具……这样从视觉到触觉,从大物到小物,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在学生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表象的基础上,再引入新课。这些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而且增强了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是思维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从学生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与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我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些情境。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二)”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我是一名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将口算卡片制成信件,请“邮递员”将信件投到与口算卡片得数相同的信箱里,再集体检验“小小邮递员”送信的结果是否正确。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一副邮递员的姿态,把自己做的口算卡片愉快地投到了自己认为该投的“信箱”里。教师根据孩子们好动、好说、争强好胜的特点,将枯燥的计算寓于数学游戏中,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出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又如,在教学“分类”这一课时,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休息日里,你们喜不喜欢跟父母一起逛商场选东西呢?”“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组照片,你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照片上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呢?”教师出示照片(大商场各种物品摆放的几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观察的结果。教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只是商店里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许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分类整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商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购物环境,通过多媒体再现了商场物品分类摆放的优越性,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要从小做起。 如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位置”一课,除了教室中的“位置”外,还可以想到什么地方有“位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联想到影院、列车、书架等生活中与“位置”有关的问题。这些看来不算难的内容,如果不多加那么一两句话,学生就可能不会联想到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数学内容,也可能当拿到一张火车票时不会有数学应用的意识,当然就不知道利用火车票去寻找自己的“位置”。相反,如果一个小学生有了这种意识,当和父母一起乘车时,就会高高兴兴地手拿车票帮助父母找“位置”。可以看出,使学生从小就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是多么的必要。
论文作者:刘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7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就在论文; 生活中论文; 邮递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