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论文_高洪坤

高洪坤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河南安阳 456300)

【摘要】目的:探究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的最佳临床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78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均39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均采用内外联合减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患者大脑后动脉梗死发生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采用内外联合减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情况,降低患者大脑后动脉梗死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性脑疝;内外联合减压术;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073-02

颅脑损伤是临床中常见外伤,根据患者损伤发生时间和类型可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1]。颅脑损伤既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损伤复合存在,患者病情危急,一旦治疗不及时,常可并发急性脑疝,加重患者原有病情和临床治疗难度。为进一步研究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的最佳手术方法,我院选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中任意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颅脑外伤和急性脑疝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X线平片和CT检查确诊。将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43.9±4.6)岁,受伤原因:高空坠落8例,交通意外25例,跌伤6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44.2±4.7)岁,受伤原因:高空坠落9例,交通意外24例,跌伤6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麻醉,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于手术过程中彻底清除患者坏死脑组织和颅内血肿,采用人工脑膜减张缝合法缝合,关闭颅腔。治疗组采用内外联合减压术治疗:麻醉后,作标准大骨瓣切口,清除坏死脑组织和颅内血肿,若患者合并额叶、颞叶前端脑挫裂伤,则于术中同样手法清除挫裂伤脑组织,将颞极附近4cm范围内脑组织切除,把颞叶抬起,便于脑疝组织准确复位,将脑干周围的池蛛网膜打开,放出血性脑脊液,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若患者双侧瞳孔扩大,可适当利用显微镜行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切迹缘滑车神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瞳孔对光反射情况,同时于术后2d采用颅脑CT影像学复查,比较两组患者大脑后动脉梗死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

根据GOS评分制定本次研究中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其中6分≤GOS评分≤8分为良好;3分≤GOS评分≤5分为轻度残疾;1分≤GOS评分≤2分为重度残疾;死亡。

1.5 统计学分析

记录并整理本次研究数据,均利用软件包SPSS 10.0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比较分别采用t和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中良好25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2例,对照组患者中良好15例,轻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8例,死亡7例,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2 瞳孔恢复情况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瞳孔恢复情况,治疗组患者中29例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率为74.4%;对照组患者中16例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率为41.0%;两组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大脑后动脉梗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2d通过颅脑CT影像学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大脑后动脉梗死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组患者大脑后动脉梗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详见下表。

3.讨论

颅脑损伤在临床中的概念较广泛,主要可包括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以及脑损伤等,且三者可合并存在,患者平时生活中受伤几率较大,较为常见原因有意外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工伤、跌倒以及火器伤等[3]。绝大多数患者受伤后可出现意识丧失,时间长短根据患者伤情程度的不同也各不相同,除此之外,患者临床还可表现为呕吐、头痛、瞳孔异常、各项生命体征紊乱(呼吸浅薄、脉搏浅弱)等症状,若患者病情危重,常可引起患者水、盐代谢紊乱,出现肺水肿和脑死亡等表现。同时,当患者颅脑损伤后,可导致其颅内压快速升高,使得颞叶钩回和海马回受到压迫,被动向下移位,最终形成急性脑疝[4],压迫大脑后动脉,损害脑功能,甚至引起患者脑干功能衰竭,可致患者死亡,后果严重,所以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患者需把握救治时机,及时接受临床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内外联合减压术是近年来临床中用于治疗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的一种新型手术方法,该手术疗法扩大了非功能区的脑挫裂伤清除范围,在保证脑功能无缺失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幕上得到充分减压,可有效促进脑组织复位,恢复脑部血液回流,降低患者死亡率,而且内外联合减压术符合脑疝区域正常解剖结构,对脑功能影响较小,手术效果显著。为进一步研究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的最佳手术方法,我院选取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瞳孔恢复情况、大脑后动脉梗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采用内外联合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降颅压效果和瞳孔恢复效果良好,患者大脑后动脉梗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曾亚珍.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01):228-229.

[2]吕惠君.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的治疗及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7(22):144-145.

[3]刘高.不同部位颅脑外伤受伤程度与认知障碍的关系特点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01):58-59.

[4]郭伟,尹善浪,林婷婷.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治疗8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12):93-94.

论文作者:高洪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论文_高洪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