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提问技巧论文_胡雪琴 万利建

浅谈数学课提问技巧论文_胡雪琴 万利建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实验小学 441034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创造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最佳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小学生数学素质。本文就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简要阐述个人观点。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技巧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提问出现的问题

1.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对教材深入研究,缺乏对学生情况充分了解,把他们估计得过高或者过低。所设计问题在难度上要么过大,要么过小。难度过大则超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就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常常使课堂“冷场”。于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顺畅,不得不把问题分解。化难为易,把教学内容肢解成多个小问题,表面上教师问得从容,学生答得流畅,课堂提问组织有序。实质上很多同题没有思维价值,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这两种情况都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训练,使学生的智力开发处于“滞留”状态,更谈不上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诱导,即所谓的难易失调。

2.教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时间,就让他们回答,学生答不上来。此时,教师不是想办法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整思考的角度,矫正学生的思路,而是急急忙忙讲出答案,把学生应该做的“求索”工作取而代之。这种提问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其学习情绪,造成学生的思维懒惰。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害无益。

二、做好提问的准备,在备课中要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

1.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弄清单元内容的构成及其地位,掌握训练的基本要求,使重点、难点脉络清晰,从教学目标出发,以重点为突破口,设计出恰当的问题,使所提的问题既有利于揭示数学本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2.备学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有一个细致的了解,这样设计的问题才能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学生才能适应,乐于接受,好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也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3.备教法:要善于根据不同课型、不同要求、不同训练重点来设计问题。新授课,教师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吐故纳新”;练习课提的问题要有恰当的角度和难度;复习课提的问题要有“温故知新”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授课中要注重提问方法,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

1.把握好“时间距离”。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不是“只讲不问”或“只问不讲”,而要精讲巧问。处理好提问的节奏。安排好提问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和问题进行零距离接触,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时,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半圆分成若干个相等小扇形,然后剪开,重新拼合,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老师随即设计两个问题:(1)请大家认真观察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形有哪些联系?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来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原来圆的半径。”教师随即肯定学生的答案。(2)随后老师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那么圆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由于学生明确了两个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推理,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把握好“空间距离”。课堂上的空间距离就是在提问时,师生之间有恰当的距离,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很亲切。如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或者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教师所提的问题范围不能过于空洞,也不能过于狭窄,既不能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也不能太直太露,让学生无需思索就可回答,失去提问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心中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在他们的知识最近发展区提问,对浅问题、直问题从较隐蔽的角度提问,拉开问题与学生的距离。留给学生思索的余地,对大问题、难问题则需要大题小问,难题浅问,通过问题分解来缩短学生与问题的空间距离。

3.把握好“心理距离”。首先,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老师在提问时语气可以平缓一些,态度和蔼一点,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不要责备,更不能讽刺挖苦;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教师要多加鼓励。只有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思维才活跃,才能取得满意的回答。其次,教师要控制好学生和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好的问题既有挑战性,又是大多数学生经过思维努力后能够解决的。再次,好的问题不但具有开放性,还要兼顾差异性。开放性即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差异性即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个性化的解答,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深入的思考。最后,在激励学生回答问题方面,无论学生回答对或错,要做到给予及对而又恰当的鼓励性的课堂评价,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需求,能够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问,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尽可能采取科学的提问。

论文作者:胡雪琴 万利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浅谈数学课提问技巧论文_胡雪琴 万利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