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提问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运用课堂提问技巧,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思维量,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并不属于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是老师经过深思熟虑与仔细斟酌后,编制的问题,以保证课堂提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提问,能够把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反映出来,教师也能够获得相对比较准确和可靠的教学信息反馈,然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情况之后,也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出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性格活泼好动,通常很难长时间保持学习注意力,经常会被其他的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提问,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导学生认真的听讲、认真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缺乏具体目标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会不时提问学生,学生仓促应对,缺乏充足思考的空间,不能有效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过于空泛,降低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文章主要讲什么、有几个人物、分为几个段落等问题,学生经常面对此类问题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二)师生间的互动不理想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实质上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方式,学生先产生疑问,才会出现提出质疑。老师以学生的不足之处为切入点,开展课堂提问。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老师普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顾填鸭式的自己讲解,没有充分观察学生的反应,未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师生间的互动不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提问有效措施
(一)建立师生和谐的沟通桥梁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学生的表达分析教学难点,以便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保证良好师生互动的前提是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师要和学生融入到一起,与学生进行真心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样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的真诚,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学习难点向教师倾诉,以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二)目标明确,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向
老师在编制课堂提问问题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利于学生情感、技能与智力等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不仅要目标明确,而且还需要发生显而易见的行为,课堂提问属于实现课堂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能够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课堂提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为课堂提问设置目标体系,以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狐假虎威》一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向学生播放一则短篇:日本鬼子将王小二抓住后,问王小二“小孩,你在做什么?”而旁边的一个二鬼子则狐假虎威说:“小孩快说,皇军是在问你在干什么”,……,老师让学生通过视频短篇充分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加深学生的印象,老师通过明确的提问目标,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三)教学中多鼓励、多尊重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例如在讲解《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大自然中有什么声音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且通俗易懂,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的回答,如果回答错误,那么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并跟学生一起来探讨正确的问题答案。如果回答正确,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提问环节参与积极性。
结束语
提问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还能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解答提高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提问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一定要善于总结思考,创新提问方式,促使提问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林云萍.小学语文基于提问教学的技巧[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6):63+66.
[2]许红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技巧[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6):30.
[3]刘海洋.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9(06):39.
论文作者:裴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课堂论文; 互动论文; 师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