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航天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近两年医院耳鼻喉科接收的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入选患者均经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患者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命名为头孢组;另外的45例患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命名为大环内酯类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大环内酯类组患者经治疗后VAS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头孢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头孢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当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慢性鼻-鼻窦炎;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
慢性鼻-鼻窦炎泛指鼻-鼻窦黏膜处的一系列炎症反应,该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病情持续时间较长,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是临床一直亟待解决的问题[1]。临床多选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本次研究随机选取近两年医院耳鼻喉科接收的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近两年医院耳鼻喉科接收的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入选患者均经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头孢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8.5±2.3)岁;其中伴鼻息肉患者5例,鼻窦炎术后感染患者2例,伴有变应性鼻炎患者2例,单纯性鼻窦炎患者36例。大环内酯类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8.8±2.2)岁,其中伴鼻息肉患者4例,鼻窦炎术后感染患者3例,伴有变应性鼻炎患者2例,单纯性鼻窦炎患者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病史,确定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②经视觉模拟(VAS)评分均在5分以上,表明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③患者及其家属均充分了解这次研究的目的,
排除标准:①患者的鼻窦外鼻腔、颅底出现持续性的炎症反应;②患者重要器质功能(心、肝、肾)伴有严重的功能障碍;③对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患者。
1.3方法
头孢组:给予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生产厂家: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048),使用剂量是0.2g/次,每天服药2次,连续服用两周,
大环内酯类:应用大环内酯类类药物进行治疗。指导患者口服地红霉素肠溶片(生产厂家: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176),使用剂量是250mg次,每天服用1次,连续服用一个季度。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状况。
1.4 指标观察
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应用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疗效判断[3]:经治疗后,经CT扫描,结果显示鼻窦处无炎症存在,VAS评分<1分判断为显效;经治疗后,经CT扫描,结果显示鼻窦处炎症明显好转,但仍存在炎症,VAS评分降低≧6分判断为有效;经治疗后,经CT扫描,结果显示鼻窦处无炎症无减轻甚至加重,VAS评分降低<6分,判断为无效。
1.5 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用χ2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接近,组间无明显差异;经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1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大环内酯类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头孢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传统的观念中感染、解剖因素是重要的发病机制,由于真菌定植、细菌超抗原等引发炎性的免疫反应,导致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以及进展,临床上主要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有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肾上腺能药物。随着使用药物时间的延长,耐药菌的的产生,导致头孢菌素、青霉素等常用抗生素使用无效,提高疾病治疗的难度[4]。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虽有细菌的感染作用,但最为重要的是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大环内脂类药物不仅具有抗菌作用,同时具备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
红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短期应用,不能达到有效清除慢性鼻-鼻窦炎中致病菌,由于鼻窦内抗生素的穿透功能家底,需长期使用,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同时提高纤毛运动能力[5]。另外,红霉素还能有效抑制息肉组织中纤维细胞的生长。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头孢类抗生素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对临床上应用青霉素或是头孢类抗生素无效的鼻窦炎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大环内酯类通过抗炎机制来治疗鼻窦炎,该类药物对酸稳定,药代动力学稳定,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体质较弱的患者使用,无需调整使用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起效慢,需使用4~6周,才能发挥药物的抗炎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需给患者交代药物治疗疗程,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环内酯类组患者经治疗后VAS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头孢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头孢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当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宇,吴天杰.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7):1289-1291.
[2]周浩,陈兵.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13,28(1):48-51.
[3]徐强军.大环内酯类药物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北方药学,2017,14(1):46-47.
[4]张立彬,夏晓生,普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配合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0A):85-86.
[5]杨欢欢,舒畅,孙常领.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2014,21(4):174-176.
论文作者:胡志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患者论文; 鼻窦炎论文; 内酯论文; 头孢论文; 类药物论文; 头孢菌素论文; 评分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