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筱 朱丹妮
(晋中市左权县华能左权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032600)
摘要:为了保障智能变电站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只有不断的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进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提升自身责任意识,加强电力系统的监管力度,当故障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的稳定、可靠。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存在问题;有效策略
引言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装置的运行将直接影响电气事故的发生和控制,甚至可能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坏,致使整个电力系统瘫痪。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是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1智能变电站概念
就智能化变电站而言,主要指的是将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变电站当中,以此可以有效的提供变电站的智能化程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变电站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实地存在和变电站信息平台。实地存在主要包括了变压器、互感器以及高低压转换设备等智能化的元件,其功能在于接收上一步的指令,实现对电压和电流以及功率的有效调节。变电站信息平台主要是凭借对变电站各类设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最终的结果呈现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面前,为其日常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从而能够有效的保证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如此一来,可是实现与多个不同位置的变电站进行连接,不仅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同时为智能化变电站网络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面临的问题
2.1继电保护系统安全性较低
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有很多电子装置,对行业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较为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对这些电子装置的合理利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譬如时间同步装置和网络交换装置等,这些装置既是系统保护中面临的问题,也是保护工作中的重点。
2.2管理效率较低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涉及很多管理工作,对行业管理层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但是结合我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管理工作的效率不容乐观,在很多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设立专职工作人员,自然也就很难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再加上电力行业的技术设备较多,推进相关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行业来说任重而道远。
2.3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行业工作人员是智能变电站工作中的核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会对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在我国的智能变电站行业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不仅表现在专业技能和素养上,在综合素质上也是如此,这也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一大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方法
3.1设计环形网络结构的母线保护组网方案
对于母线保护组网方案,其主要是利用母差保护装置,从而有效的接收智能终端发出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继电保护,可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它会极大程度地降低母差保护装置的容量。因此,基于这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实际状况,不断地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使得母线保护组网的方案不断得到完善。此外,为了使得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实事求是地做好环形网络结构的组网保护方案工作。
3.2实现自动报警
在变电站中有效的应用自动报警机制,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也有着巨大的提升。当智能变电站在运行时有故障现象,自动报警机制就会启动,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最先作出反应,它会及时地整理并且保存好变电站内部的电力数据,并且迅速找出故障发生点,收集相关故障数据,对于这些故障信息,系统会进行分析,作出初步诊断结果,完成诊断以后,继电保护装置会立即跳闸保护系统。引入自动报警装置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电力故障的诊断效率,还能保护电力系统不受电力故障的干扰,这也促进了智能变电站可靠性的提升。
3.3过流电限定保护
智能变电站在其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电流过载会导致变电站系统的外部设备出现断路的状况,从而引起电流负荷过大的现象发生,尽管这种现象发生时,与正常电流的数值相比,过负荷电流数值的大小区别不大,但是,过负荷电流容易引起跳闸现象的发生,这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提升。相关工作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改进配置方法,可以采取电压限定延时的方法,对于各线路中电流量来进行测定并对电量进行合理的分配,当过负荷现象发生时,电力系统会及时监测,并且及时地将相关信息发送到智能终端中加以解决,这样就能有效的促进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提升。
3.4继电保护系统线路保护
智能变电站在其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重保护好系统内部的电路,可以通过纵联差动保护方式发挥出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对于继电保护系统线路的有效保护,才能实现对不同级别电压之间的间隔单元的保护,进而对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有所提升。
3.5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需要行业的群策群力,主要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待推进:首先可以提高电力行业的入职门槛,从根本上提高行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其次就是充分利用后期培训工作的作用,一方面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另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合多种因素来看,我国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薄弱点,行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结合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永,魏锥,许凯.220kV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24):97.
[2]黄彦婕.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8):245.
[3]李世倩,沈宇强,胡敏达,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隐性风险评估系统[J].电工技术,2019(14):97-99.
作者简介:冯筱(第一作者),男,河北邯郸人,1988.08,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厂运行工作。
朱丹妮,女,山西朔州人,1993.12,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厂工作。
论文作者:冯筱,朱丹妮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可靠性论文; 《云南电业》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