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论文_裴宏清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论文_裴宏清

天水嘉通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水平都取得了较好发展,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度越来越大。为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建筑企业必须注重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本文以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建筑施工的管理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提高措施

导言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建筑物也不断增加。建筑工程为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建筑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建筑企业竞争异常激烈,想要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建筑企业单位必须要掌握相关的工程技术方法,及时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技术引导和统领功能,构建现场施工管理制度,通过提高施工技术运用能力来促进整个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保证施工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的意义

1.1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竞争力,才能在建筑领域处于不败之地。现场施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通过管理能够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管理,实现各项技术的优化组合。通过对施工成本、技术、质量进行相关管理分析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的要求,企业经济效益从中得到更大提升。当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质量提升之后,自然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占领更多的建筑市场份额。

1.2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工程建设现场技术与施工管理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建筑质量是建筑工程的首要目的,建筑质量是整个建筑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工程建设现场技术与施工管理可以检验每一道施工工序是否达到质量标准,还可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先进的建筑理念,使建筑工程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筑内涵与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的强度和耐久性对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有重大影响,由于我国土地广阔,地形地质具有多样化特点,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不足、容易变形的特征。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软土地基问题,它很有可能导致建筑物下沉和出现裂缝。因此就需要在软土地基上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技术。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强夯法和碎石桩结合、碎石桩与CFG结合等技术,新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预压法、粉煤灰吹填法、换填垫层法、水泥土搅拌法等,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尽量减少地基发生变形或不稳定情况的发生。

2.2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其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我国在混凝土的生产技术、工艺方法和自身性能等多个方面,都加入了大量的投资,这也有效提升了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经历了早期片面追求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到后来注重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再到现如今的混凝土原材料方面和混凝土的添加剂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技术上飞跃式的进步,这些都有效提升了我国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比如当前预拌混凝土等早已进代替了传统的混凝土,单纯的减水添加剂也已经发展成为多功能的抗渗、抗冻、缓凝添加剂,相关施工人员可以结合不同的工程需要和要求,来科学选择不同的混凝土种类。另外目前我国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大量施工工程实践的积累,开发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支护技术,包括水平及竖向模板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等都在内,这些工艺方法都各有各的特点,在强度、耐久度和刚度上都各有各的优势。

2.3钢筋结构和抗震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门,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对于钢筋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于钢筋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提升建筑主体结构的基本性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抗震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同样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施工人员在引进抗震施工技术时,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完全掌握各种抗震施工技术能够承载的力度,对施工结构的形变及受力特点等都要完全掌握。施工人员还要完全掌握地震力,对于建筑物的破坏形式怎样,高层建筑结构形态的刚度也需要进行调整,甚至包括建筑解耦股低层、转换层、构建的变化处等各个位置都需要调整好刚度。另外对于整个建筑的剪力墙也需要把握和约束好弯曲变形力度,从而保证整个建筑位移不会过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的抗震效果。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出现的问题

3.1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图纸的质量差,绘图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不足,使图纸制作粗糙,细节方面没有明确的指示标记,缺乏科学性,导致了在施工中误差较大,影响工程质量。②工程预算工作不到位,导致了实际成本花销大幅度的超出预算,施工管理人员不得不偷工减料来弥补预算差,这不仅对工程质量造成极大地影响,也直接损害了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③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能够及时的对建筑中需要的建筑材料、金属材质、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在施工时常常因为预先准备的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而停工,耽误了工期,为企业带来信誉上的损害。④基础施工工作不完美,例如在进行道路施工时,需要对考虑到污水处理、积水等问题,如果修路工作前的排水工作不做好,就会影响工程的施工,为道路通行的安全带来埋下了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管理问题

在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中,时常会因为施工管理不足的原因,为施工质量和效率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由于施工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团队意识,经常擅自地进行自由活动,不服从管理者的管理;部分工人的工资结算是以天为单位的,这就导致了工人恶意拖工,拉长了工程周期,增加了企业开支成本;在安全意识上,部分工人没有安全意识,不佩戴安全帽或进行高处建筑时不系好安全绳索,而管理者对安全实施的检查也不能做到尽心尽力,导致了施工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在施工中,工人态度敷衍,工作不认真的情况屡有发生,总是以“差不多”的态度进行工作,竣工后也不能认真地进行排查,不仅为工程安全埋下隐患,更不利于自身企业的全面发展

3.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施工意外将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不管对个人和部门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延缓施工进度,延长施工工期。在施工现场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施工流程和措施管理,比如脚手架不按规定随意搭建,在施工工地上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4完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措施

4.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

建筑施工是一个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专业素养是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想要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需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建筑企业可以定期安排培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可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调整,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建筑企业应确保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进行岗前培训,不断向员工灌输质量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在工作时牢记施工质量问题,培养其更高的技能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4.2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督制度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由于周期较长、工作专业性较高、人员较为复杂等特点,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在管理中建立一套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施工的正常运行。例如,在施工前对准备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对建筑中需要的建筑材料、金属材质、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对质量不合格材料进行及时更换,避免在施工中耽误工程进程,追究供货源和采买部门的责任;在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必须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拆除重建,确保每一处工程的工程质量,对经常出现施工问题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开除处理;严肃地看待竣工检查工作,一旦发现质量隐患就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建筑施工企业要有责任感与工作使命感,面对“豆腐渣”工程,即使重建也绝不允许带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工程进入人们的生活。

4.3企业施工人员作业水平的提高

施工人员是很大的流动性群体,其中涵盖的工作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以及各个阶层,因此,他们所具有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工程建筑施工人员中包含着很多不稳定因素,很难保证施工人员技能和素质的稳定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在选择施工人员时,要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录用时要选择一些可以在企业中长期稳定工作的人员。施工人员是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任务,他们直接接触到各个项目的操作过程。因此,他们所具有的素养和技能知识与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紧密相关。施工企业单位要对此加以重视,要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各种手段来提高他们的素养和专业技能,也可以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4.4需要完善奖惩机制以及责任制度的落实

施工人员之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缺乏使命感,是因为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工程的好坏与工作人员的自身经济利益无关。部分工作人员认为只要做好的本职工作,工程质量的好坏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导致了施工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就要求了管理人员必须完善奖惩机制才能真正落实监督制度。将施工工作中的施工质量与效率、安全意识等方方面面纳入考核制度,对工作积极性高、工程质量高等能力突出的员工给予奖金的发放,对于工作消极、在工作中存在着重大失误的员工进行扣除奖金的处理,情节严重者要进行开除处理。此外,还要设立特别奖项,表彰对工程作出特殊贡献的员工,例如能针对工程中棘手的问题提出建议与策略或通过自身的工作化解了工程中难以发现的安全隐患等。

4.5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引进新技术

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过于按部就班,缺少一定的创新精神,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立足和发展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敢于运用先进的科学施工技术,以此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当然,新技术的引进和运用不只是为了高效有序的完成施工作业,也是为了减少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投入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利用新技术带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应用,在减少施工企业成本开支、促进建筑工程以更高的标准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上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此过程中,应加强提升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督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的管理,避免由于管理水平的不成熟导致的施工现场上的混乱,实现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的目标,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卫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路径的若干思考[J/OL].建筑知识,2016.12(08)123-128.

[2]马越.基于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OL].建筑知识,:2016,13(08)125-128.

[3]周路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OL].山西农经,2017,(06):01.

[4]张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189~190.

[5]田硕.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212~213.

论文作者:裴宏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论文_裴宏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