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涵养师生成长①
——广州市第四中学文化自信培育实践探索
◎赵小成
摘 要 对于中小学校而言,文化自信的培育,应依托课堂主阵地,开拓实践活动课程,并携手家庭与社会,从增进文化自信认知开始,引领师生体验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而深化文化自信情感,实现文化自信认同。
关 键 词 校本课程;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学校是文化传播与创造的重要场所,自当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沿阵地。作为一所具有百年文化积淀的完全中学,广州四中秉持“执锐志四方”的校训,革故鼎新、锐意创新,依托课堂主阵地与校本课程开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涵养师生的文化自信。
一、依托课堂主阵地,增进文化自信认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讲是对民族主流价值观的内在自信。对于中学生而言,文化自信的形成须建立在对文化自信内涵的认知基础之上。
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自当是落实文化自信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通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学科课程和“两课”(班会课、团队课)等建设,倡导教师引领学生从接触与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始,深入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历来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更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多年来,四中一直注重教师的德育专业化发展,通过读书交流分享、教师读书节、学科组集体备课教研、校本观摩研讨课等活动,强化教师自身的思想提升和专业能力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在编撰安全检查表时,要使其纳入指标具有代表性,且概念清晰便于理解,同时也要考虑到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才能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应用中评价过程能顺利进行。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教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文化自信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助力。学校将课堂延伸至家庭,不断创新家校合作路径,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的文化自信认同与践行。
(1)为了参与竞争,多方找关系先入围,然后想办法得到标底,再拉拢评委打高分,这样一来使投标费用很高,不中标就造成很大损失;
语文、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瑰丽画卷。各学科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文化自信教育元素,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创新性发展,感悟革命文化时代精神,更走进新时代感受和领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不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树立文化自信意识。
体验学习是中小学德育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活动方式。作为主体与外部世界发生关联并生成反思与感悟的认识、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2]在增进文化自信认知的基础上,学校借助多样的专题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自信体验,深化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情感。
(4) 如果锅炉热负荷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而高调门关小后导致主汽流量大量减少,再热汽流量大量增加,那么汽温变化的必然趋势就是主汽温和再热汽温升高。RB回路的优势在于其快速降低燃料量本身就能快速抑制主汽温度和主汽压力的飞升,辅助过热器减温水自动控制,用以控制主汽温度。
二、拓展实践课程体验,深化文化自信情感
数学、物理、科学等学科组则依托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带领学生走进《九章算术》《本草纲目》、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灿烂辉煌的发展历程,感受自然学科所强调的可证实、可证伪、可重复、可检验,讲求客观性、强调逻辑性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思维。在了解祖国科技文化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考察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展望未来,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节三礼”是四中校园的传统文化活动,也是学校重要的德育活动课程。它包括科技文化节、读书节、艺术节,以及开学礼、毕业礼、升旗礼,串联起学生生动的中学生活,也成为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载体。
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与孩子一起健康成长。学校承办“沟通·真感情”高中生及家长亲子沟通团体心理活动,通过“你抓我逃”的“深情对望”,“你说我做”的言语沟通,以及“风雨同行路”的心手相携,引领师生家长真情沟通,共建良好家风。
陈钰玮,女,1991.11.23出生,工作单位:西安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由此,每年的开学礼都成为四中人触摸校史、感悟中华文化,激荡文化自信的重要仪式。学校与周边军队共建,每年都组织新生开展军训学军活动。学生走进军营,在亲历体验中学习解放军良好的思想作风和优良传统,激扬爱国、爱党、爱军热情,从而更好地开启“执锐志四方”的四中生活。
依托课堂主阵地的实践探索,学校进而鼓励教师依托班会课、团队课,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化思潮辩论、励志教育等主题学习,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文化自信内涵的认知。
读书节、科技文化节和艺术节更是四中人丰富文化自信体验的生动舞台。学校每年寒暑假都会为学生推荐专题阅读,并在4月隆重开展读书节,通过读书征文比赛、文化自信系列书信、绘画比赛、观看国防主题系列纪录片、现场演讲辩论、阅读之星评选等,为师生分享文化学习心得创造平台。“习近平讲故事”“文明型国家”“强军”“厉害了,我的国”“辉煌中国”“中国新年:全球大庆典”“粤港澳大桥”等书籍和视频,成为师生乐于分享的素材。由此,形成了“品读长征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传承长征精神系列、“热血青春筑国防、同心共筑中国梦”强军系列等文化自信教育专题,引领师生不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学军、学农、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参观、志愿服务等校外拓展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进广阔的生活世界,在亲历体验中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多年来,四中师生走进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和采芝林中药文化博物馆等社会综合实践基地,从岭南中医药文化管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年清明走进广州市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扫墓,回顾革命奋斗历程,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革命先烈、感悟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走进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学农,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七年上山下乡的历程,立志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融入学习与生活,“执锐志四方”,共筑美好明天。
科技节更是成为了四中的品牌活动。“探索科技、传承文化”“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秋科普自由行”“院士专家校园行科普讲座”“创造新科技,绽放新文化”“科普新模式凝聚未来创新力量——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等系列活动,引领师生感受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体验科技创新的乐趣,展望科技强国的未来,对祖国的强盛充满自信和向往。
三、创新家校共育路径,共促文化自信认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学校开展了“终身学习”“提升素养”“锐阅读、悦成长、促高效”等主题读书交流活动。各学科组教师分享了《全国优秀学科教案评析——青蓝工程学科教案评析系列》《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高效课堂的理念与行动》等书籍的阅读感悟。政治学科组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进程等教学内容,分享对于2017版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感悟。“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引发了老师们对于如何落实文化自信教育的思考。
开学,可说是师生和家长新生活的阶段性起点,蕴涵着丰富的德育价值。每年秋季开学,学校都力争让四个校区师生共聚一堂,一起迎接新生活。在隆重而愉悦的氛围中,从立志开童蒙、启民智的学人于西禅寺遗址创办广州模范学堂,到学者袁苞承学堂血脉筹建市立第十五小学,直到卸下戎装、重拾教鞭的教育家潘佛章先生宣布四中建校……师生一起回顾四中革故鼎新的百年发展历程,深刻领悟校训“执锐志四方”的厚重文化底蕴,对于“志存高远、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有了初步的认识,爱校、爱家、爱国的情感油然而生。
学校承办的荔湾区第四届中小学“阳光心理节”现场交流会更是精彩纷呈,活动以“与心灵相约 与健康同行”为主题,以学生生涯规划为主线,设置了游园区、大讲坛、倾诉区、操场游戏区、展示区等。师生、家长聆听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方法,倾诉成长困惑,探索与唤醒自我,找寻未来理想。心理社团的同学还带来了精彩的心理剧“理想与规划”,展示青少年成长的困惑与冲突、迷茫与抉择。学生在规划成长、憧憬美好未来中勇敢前行,立志“锐意进取,志存高远”,薪火相传“锐志”精神,成就更好的自己。
每年的成人宣誓仪式,学校都会郑重地邀请家长观礼。高三全体学生面向国旗庄严宣誓,伴随着礼炮声,学生跨过“成人门”,接受父母的家书和教师送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庄严的氛围和庄重的仪式感,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步入新的人生旅程。
多年来,学校依托家长会、家委会,积极开发家庭教育的优势资源,创设了“一封家书”“谈家教、议家风”等新式家校共育活动。携手家庭,让中华传统文化之“礼”“孝”等元素植根学生心中,家校合力促进文化自觉与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从图2中可以看出,未经预处理的树脂脱附液的初始膜通量为18 L/(m2·h)左右,而预处理后的树脂脱附液的初始膜通量约为43 L/(m2·h),是未经预处理的树脂脱附液的初始膜通量的2倍多。随着纳滤膜处理的进行,未经预处理的树脂脱附液的膜通量逐渐下降,预处理后的树脂脱附液的膜通量随着时间进行,膜通量也逐渐下降,但树脂脱附液预处理后的膜通量一直高于处理前的膜通量。在反应进行到9 h时,树脂脱附液预处理后的膜通量约为19 L/(m2·h),处理前的膜通量约为11 L/(m2·h)。
移栽期不同,烤烟在大田生育期间所处的气候条件就不同,从而对烤烟个体发育、生育进程及其产量和质量产生明显作用[18]。移栽过早,生长前期温光不能满足烟株生长的需要,烟株生长缓慢;随着移栽期的推迟,气温、地温、光照时数逐渐升高,光合作用增强,烟株的生长速度加快,烤烟的大田生育期缩短。因此,提早或者推迟移栽,均会对烟株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不同移栽期在各个生育时期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在成熟期,不同处理间的株高及叶面积差异显著,以4月25日移栽的烟株生长发育较好。叶片发育程度的不同,导致叶面积大小的差异,从而影响烟叶的产质量。从经济性状角度看,仍然以4月25日移栽较好。
文化自信的培育,应当是“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进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学校将继续探索,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文明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融入,树立文化自信,立德树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07-01)[2019-3-25]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2]翟毅斌.概念隐喻:道德的跨域体验[J].中小学德育,2019(1):52-55.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 章 编 号 2095-1183(2019)04-0058-03
①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专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下文化自信的培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JKSJD126)成果。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中学广东广州 51017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标签:校本课程论文; 文化自信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文; 广州市第四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