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建筑的种类也逐渐增多,目前,水利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了尽可能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性能,必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本文探讨了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对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养护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对于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黄河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养护水平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保障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加强对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有效地进行养护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充分保证黄河水利功能的有效发挥,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也在不断加强管理力度,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管理,并进一步规范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序,着力推进水利的三项制度建设,也就是,法人的责任制,建设的监理制和招标制等。全面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以此来实现经济体制的两个根本性变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时,一定要做好水利工程的前期计划工作,在建设过程中也要着重管理。在建后也要给予相应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工程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长久,安全高效。水利工程建设后,只有通过有效的监督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只重视建设管理而不重视建设后的维护,那么也无法推进水利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2水利工程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的许多水利工程都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尚有部分工程是在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有的工程甚至是人民群众自发组织修建的,所以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缺乏专业性,许多水利工程经过多年运行,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部分水利工程已经开始出现渗漏问题,甚至已经开始出现其他能够使堤坝损毁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群众的生命安全。
2.2管理体制不完善
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很多部门,但是在建设管理时,每一个部门的相关程序却不能相互兼顾,从中存在漏洞和缺陷,所以体制的不健全也会造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例如:在产权的市场价值评估上,某县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市场评估就较为困难,不像其他不动产价值可以评估,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可以出租。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缺乏相应的评估人员,也缺乏市场交易,所以它的价值就很难被评判,因此也就很难去发掘和利用,最终造成管理不善。
2.3 管理和养护经费不足
大部分水利工程在建成后的管理和养护方面,通常只投入少量的精力和资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建设方想要缩减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管理和养护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许多水利建设企业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水利建设工程中的管理问题和养护问题,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成本,许多水利建设企业会减少管理经费和养护经费,这就致使水利工程在养护方面出现了问题,进而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1明确项目法人的责任
水利工程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而项目法人则是政府的相应机构,应在项目法人组织成立时,将权利下放到水利建设的各个部门,就是在大框架下对水利部门的实施进行制约,并严格控制行政干预,禁止私人性质的干预,使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者,从而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分清责任人,使项目法人的组成人员不能寻思,严格按照要求明确各部门的职权,设立一人一岗。并利用项目法人来树立责任落实到人头的观念,不断提高项目法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水平。
3.2建立科学完善的施工监督机制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想解决监督责任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义务,然后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流程,并按照相关的责任执行。如果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也要根据相应的责任分配来明确各方所承担的责任义务,从而避免出现逃避责任的现象。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管理的是政府部门,所以政府也要对水利工程的项目负责,从而在出现问题时,积极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责任落实关系,并对各部门的在治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监督,提高部门的管理意识,保证各部门能够按照自己的责任义务来履行工作,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
3.3调整水价的形成机制,拓宽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的资金来源
现阶段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改善水价的形成机制,但仍未将问题有效解决。所以,针对水价的形成机制,应做进一步调整。在核定水价时,需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并结合居民生活、农业、工业等各种不同的分类和各类用水的具体成本,使水价可以和实际情况更相符,而就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可以运用“小步快跑”的方法展开调整,增强水价的形成机制、管理机制和价格调整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可以将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真实地反映出来,更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同时必须实现水费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水利管理企业化管理实现的过程中,还应把适当的竞争、约束和激励机制引入,尽全力做到“以水养水”,让水利工程能够更长时间的使用,充分发挥出工程效益。
3.4提高工程管理养护人员的素质
要想增强工程管理养护人员的素质,首先可以通过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来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管理部门组织一系列的岗位培训活动和相关业务培训。其次,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只有通过不断完善与水利工程管理养护工作相关的制度,才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管理效率。最后,采取考试的方法择优选聘工作人员,然后通过公平竞争的方法去建设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工作人员的队伍。
3.5改变传统观念,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
应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予以改变,积极推行管养分离,管养分离即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中分离出来,也就是管理单位和养护单位都相互独立。联合或独立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逐渐借助招标方式选择更佳的维修养护企业,这样可以使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切实做到水利工程管养分离,上级单位需提前配好工程管理养护的相关设施设备,方便养护单位将相关工作进一步做好,同时做出合理选择,不断丰富管理养护设备,将相关设备配备齐全,如交通通讯工具与运输机械等。国家应及时制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资质标准,而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也需尽最大努力创设好的条件,净化维修养护市场环境,以此顺利实施保管养分离,与市场经济大环境以及工程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
结语
总之,我国的水利工程同国计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今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均受到水利工程管理与养护质量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大水利工程管理养护投入力度,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思想认识,以顺利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避免出现水利工程养护和管理工作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王海龙.关于深化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J].山西黄河水利科技,2012(08):932.
[2]冯党,李艳,常鹏.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探讨[J].创新科技,2013(12):32.
[3]李柏章.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07):254-255.
论文作者:王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黄河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责任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