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品德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论文_潘晓华

浅析信息技术在品德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论文_潘晓华

山东省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261400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小学思品教学的课堂。在小学思品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整合,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使思品课堂情感流动、知识充盈、灵动有趣,让课堂“活色生香”。下面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做时间的小主人”一课为例,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借网络资源之力,提供开放课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堂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单调而又枯燥的文本资源,远远不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当前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小学生已对网络非常熟悉。而日益丰富、功能强大的网络资源及熟悉的生活资源是小学生学习的必要补充。面对丰富的网络与生活资源,我在备课时做足功夫。围绕教学目标,在网络查找相关教学信息,通过深入思考、反复比较,选择有效的教学资源;在生活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及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支持。本节课我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音频资源、视频资源、文字资源、图片资源、动画资源等。这些资源来自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将学生的学习空间从教室延展到社会与生活,扩大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进行时空转移。通过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有效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课堂,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深化学生情感认知,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服务。

二、借“问卷星”之力,了解学习需求

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需求,即学情分析,以此来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本节课,为了调查学生平时利用时间的情况,我利用“问卷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进行课前调查。“问卷星”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在线完成,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真实想法的表露。通过调查我掌握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了学生平日的真实行为,借助问卷星的后台统计功能,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统计数据,既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

三、借电教手段之力,优化教学过程

以往的教学,存在以书本为主,缺少多样化的生活资源;教学目标以知识为主,缺少能力与方法培养;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缺少情境体验和探究;教学过程空洞说教多,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关注点以教为主,缺少对学习方式的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具有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具体,让学生亲耳所听、亲眼目睹、亲身所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借音频播放,激发学习兴趣。课前,我为学生播放了歌曲。关于时间的歌曲网络有很多,经过反复比较,我选取了学生以前学过的“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学生既熟悉又亲切。在播放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跟唱,迅速渲染了一种“时间哒哒哒哒向前跑”的氛围,不仅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学习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2.借视频呈现,创设学习情境。这是本节课实现教学目标的重点环节。我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体验感悟。

一是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我除了设计一分钟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之外,还出示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名言,借助权威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珍惜时间的必要性,对学生进行强化认知。为了让学生体会珍惜时间需要一定的“目标动力”,我播放了“闻鸡起舞”这一动画故事。声情并茂地动画演示,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了解古人为珍惜时间是怎么做的,体会珍惜时间要有目标动力,借此激励学生也要树立自己的目标或理想。为了让学生体会珍惜时间就要“抓住今日”,我在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进行体验感悟之后,适时播放《明日歌》,将课本中的文本资源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今日事情今日毕”的道理。

二是创设了便于探究的问题情境,创建互动学习共同体,便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为了让学生体会凡事要“抓紧时间”,我为学生录制了“小丽写作业的故事”两段微视频,给学生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第一段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小丽在写作业时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通过合作探讨深入分析出现这种毛病的原因,挖掘小丽心理存在的问题。第二段视频引领学生发现小丽提高作业效率的原因是妈妈为其限定时间,提出要求,并采取了激励措施。两段微视频的播放为学生创设了思考辨析情境,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呈现了学生在利用时间上自身存在的真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学生在思考辨析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获得情感认知的同时深化了思想认识。

3.借图片展现,集中学生注意力。我将课本中的图片在课件中放大展示,学生充分了解了小军在周末的各项活动。借助鼠标点击拖动图片对小军周末六项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受到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品德教学有机地结合,使枯燥无味的文字转化为学生可直接感知的影像,突出了教学重点,化解了教学难点。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讲授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生活资源;改变以前以讲授为主的空洞说理,提供情境体验和探究。学生在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多维性、刺激性的氛围中也改变了学习的方式,扩大了认知领域,交互性、参与性更强。

论文作者:潘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浅析信息技术在品德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论文_潘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