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我国政治稳定的实现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我国政治稳定的实现

郑巴音[1]2003年在《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我国政治稳定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目标。历史经验证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政治的稳定。没有稳定便没有一切。但是,稳定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绝对的政治稳定是不存在的。动态有序的社会是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它既能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发端于西方世界的全球化浪潮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一方面,它为我们提升国力,加速经济发展,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夹裹着众多的政治失稳因素。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失稳因素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政治失稳因素的存在是一种“自然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这种不稳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纳入有序的轨道。本文针对中国特殊国情下的政治失稳因素探讨了实现动态政治稳定的现实路径。 本文除引言部分外,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分列二章,第一章介绍了政治稳定的一般理论;第二章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对民族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下编也由二章组成。第一章综述了当今民族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回应,第二章提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我国政治稳定的现实路径。

张海燕[2]2013年在《政治稳定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问题,准确把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真实状况,及时发现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对于维护政治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政治信仰、国家、中国共产党、政府、政治制度的认同总体不高,而且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无疑是社会政治稳定的一大隐患。大学生政治认同之所以不高,主要是受社会、学校、网络、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改变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度总体不高的现状,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感,以维护社会政治的稳定,也应该相应地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树立良好的执政党形象;二是创建亲民政府,增强政府感召力与信任力;叁是不断完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其优越性;四是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五是通过政治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此外,论文对政治认同、政治稳定等相关基本概念,以及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尤其是大学生政治认同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了阐述。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政治认同”和“政治稳定”的含义,认为政治认同就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国家、政党、制度、政府、政治信仰等政治对象产生的一种情感上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政治稳定是指整个政治体系处于稳定有序的运行状态,同时阐述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对与政治稳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陈烨[3]2003年在《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文中提出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对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都构成比较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两个概念入手,围绕二者的关系展开研究,旨在揭示转型期中国的民族问题与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政治稳定的高度相关性。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力图比较全面地把握中国的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主张。 民族关系问题构成世界任何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狭义的民族问题就是指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关系问题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极为密切,一个国家民族关系历史过程如何,影响着这个国家民族关系的发展及其走向,也影响着这个国家未来的政治局面。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对当代中国、以至将来中国的民族关系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现实社会的民族关系既构筑在历史民族关系基础之上,也是历史民族关系的承继。认识民族关系需要用客观的眼光去分析看待,为了证明现在,任意肢解或歪曲历史,也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而且认识历史也不仅有一种视角、一个维度。统一的多民族中国不必“发明传统”,也不必“制造历史”,自秦汉以至现在的历史足以证明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是历史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刻意的制造和发明。转型社会的民族关系受到来自于变化着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影响民族地区、以至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化解民族矛盾、完善民族关系、维护政治稳定是转型社会的一种要求,也是社会转型的一种目的。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民族关系对政治稳定影响以及如何促进二者向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必须着力进行研究。 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与各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转型期各个民族强烈的发展要求,给稳定的政治体系增加了负重因素,满足发展要求与引导发展方向构成维护政治稳定的主要方面。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对政治稳定影响强烈。民族经济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存在基础;民族政治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发展是政治稳定的基本保障;叁者的任一不足或偏废,都可能威胁到政治稳定的局面。 宗教问题往往是民族问题、政治稳定的敏感区域,并且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互缠绕、难解难分。端正对宗教的态度,发挥宗教的正面作用,是维护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关键。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键在于引导。 某种意义上,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转型期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维护政治稳定的必然选择。西部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状况等都可能是引发民族问题和政治不稳定的诱因。开发的理念和模式对民族问题、政治稳定影响巨大,国外国土开发虽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鲜有可比性,但在这点上则对我们有许多的启示和警示。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备受世人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益增强和世界性民族主义浪潮汹涌的今天,开放的中国免不了受到影响。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发生的民族问题对中国的许多民族、特别是跨境民族产生重要影响。世界范围爆发的民族主义浪潮多以民族问题为由冲击一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政治不稳定则无一例外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显着特征。中国应对这类挑战的武器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行的各项民族政策。 中国谋求解决民族问题,维护政治稳定,必须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依托。以发展求稳定与以稳定促发展是转型期的中国以至中国未来社会的路径选择。

李春明[4]2005年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政治文化理论传入我国以来,政治文化研究在我国理论界一直方兴未艾。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不论是政治文化理论研究,还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其着眼点应该在于促进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处于全球化的背景之中。全球化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动力。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市场经济对民主与法治的内在需求,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向民主和法治方向发展的强大动力;全球化促进了政治多极化。政治多极化为我国政治文化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政治文化走向世界,进行平等的政治文化对话和交流,既保持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国特色”,又与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保持一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和全球化统一的趋势,为保持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提供了文化动力。 全球化也给我国的政治文化发展带来强大的压力。它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提出了挑战,这影响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全球化中的西方式民主化浪潮,严重影响着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对渐进性的政治文化发展模式带来极大压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严重干扰着我国政治文化的独立发展。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动力和压力,我们应该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趋利避害,积极融入到全球化中。要坚持政治文化发展的民族主体性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同时尊重世界各国的民族主体性。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性价值,同时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的政治文化发展成果,并实现其中国特色的“创造性转换”,使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在全球化中大有作为。 发展观问题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有两种发展观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消极影响最大,一种是新文化保守主义发展观,另一种是“全

胡建[5]2011年在《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政治认同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现代政治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所谓政治认同,是指生活于一定政治体系中的社会成员对现存政治体系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基于特定利益而积极支持、参与政治体系的实践行为活动。作为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之间政治实践的联结,政治认同对于社会成员和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既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下,又面临着政治、经济现代化的社会转型期所引发的复杂矛盾,在这种双重压力之下,公民政治认同问题日益凸显。当代中国能否顺利推行政治改革,能否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认同问题能否真正解决。因此,大力推进公民政治认同建设,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就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成为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承担的重要政治使命和执政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我国公民在治理绩效认同、制度规则认同、意识形态认同等方面取得积极变化和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认同消解、虚假认同、危机性认同甚至不认同等问题。当前我国公民政治认同问题的出现,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而言,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构成了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宏观影响因素,而利益结构的分化、政治文化的分化变迁、制度规范的缺陷以及公民个体的政治素质等则构成了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微观影响因素。面对当前公民政治认同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政治认同。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当在认识和尊重政治认同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坚持社会公正这一基本价值理念,以社会公正为诉求,围绕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具体而言,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快经济建设,奠定政治认同的经济绩效基础;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夯实政治认同的制度规范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巩固政治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强化公民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提升公民个体的政治素质。只有这四个方面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才能顺利推进中国公民政治认同建设,才能不断坚定公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公民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公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李忠军[6]2008年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存亡与安危。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息息相关。从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大背景来看,种种客观因素造成“西强我弱”的力量对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图谋依存,亡我之心未死,借全球化浪潮向我国“文化输出”,“价值渗透”,这对我国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部分青年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道路。我国当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保社会主义的道路不变,红旗不倒,颜色不改。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政治素质高低、政治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因此,当前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下研究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研究还几乎为空白。本文首次系统分析和阐释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研究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因素、影响状况和教育对策;独创性地构建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方法论体系和载体体系,丰富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九个部分。第一章,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关于意识形态的学说、关于青年的学说等理论是本文的直接理论依据。第二章,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价值观。主要阐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政治价值观的概念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治价值观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第叁章,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关系。主要阐述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大学生政治价值观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相互影响。第四章,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及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现状分析。从历史发展、实证调研、组织归属等角度,系统分析与梳理我国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在政治知识、政治立场、政治认同、政治宽容、政治关注等方面的具体特点,总结归纳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基本特征。综合分析当前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治价值观教育提供现实依据。第五章,西方政治思潮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有重要影响的代表性西方政治思潮及其侵袭的主要方式和表现,考察了我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价值根源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双重影响。第六章,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和接受机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形成的教育、环境、个人叁维规律和渐进性规律。在此基础上,从接受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动力机制、加工机制和调节机制等个体接受机制。第七章,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下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的指导思想与构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独创性地提出了以政治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政治认同教育等“七项教育”为主体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第八章,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方法论。本部分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方法论的概念及其意义、理论依据以及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工作中的具体方法叁个方面展开,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政治理论灌输法、政治思想谈心法、政治文化熏染法等九个教育方法为核心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特色方法论体系。第九章,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实施。本部分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载体、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叁个主要方面入手,探索构建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视角下的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特色载体体系、管理机制和队伍建设模式。

王然[7]2018年在《当代沙特政治稳定研究》文中提出稳定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其中政治稳定是人类社会稳定的核心。政治稳定不仅是当今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实践课题,而且是政治学,尤其是发展政治学持续探索的核心理论议题。作为后发型国家集中的地区,中东各国的政治稳定问题,尤其是革命、政变、内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外来干涉等问题导致的严重动荡,既困扰着中东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又威胁中东地区的和平发展。但是,中东地区大国沙特却保持了长期的政治稳定,被称为“中东稳定之锚”,这在中东地区可谓独树一帜,也是本文选题的原因所在。本文尝试运用政治系统理论、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理论、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研究工具,研究沙特构建政治稳定的方式与举措。学界多认为,沙特维持政治稳定的关键在于沙特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斯兰教、沙特与美国特殊关系等因素。本文经系统研究认为,虽然上述因素是影响沙特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沙特政治稳定的关键更在于依据本国的国情积极构建本国政治稳定的方式和举措,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本论文除引言、结论以外,正文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核心概念和理论假设,首先界定政治稳定的概念、衡量指标和特点,其次提出构建政治稳定方式的假设,再次分析理论假设对研究沙特政治稳定的适用性。第二章在总结沙特制度不完善对政治稳定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沙特完善政治制度的举措,具体包括建立和完善大臣会议制度、国王继承制度、官方宗教制度、协商会议制度,评估政治制度建设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第叁章首先分析政治精英集团的分化重组,其次归纳沙特对王室成员、宗教精英集团、商人集团和中产阶级展开政治吸纳的措施,再次评价沙特政府的政治吸纳措施对政治稳定的影响。第四章研究沙特社会思潮多元化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及沙特政府的应对,总结沙特塑造和推广主流意识形态的举措,评价沙特控制主流意识形态对政治稳定的意义。第五章首先概述经济社会问题对沙特政治稳定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沙特发展国民经济、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评价沙特提升政府社会经济绩效对政治稳定的影响。第六章分析了沙特在构建政治稳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沙特通过推进政治制度建设、强化政治吸纳、强化意识形态控制、提高经济社会绩效,总体上维持了沙特政治稳定。但是,沙特政治体系不能满足国家需求,国王继承问题面临的不确定性,极端主义威胁增加,以及沙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日益凸显,均是沙特在未来构建政治稳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沙特必须努力创新构建政治稳定的举措,以长期维系沙特政治稳定局面。

尹淑艳[8]2004年在《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的政治安全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首要关切的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持续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结束了,世界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后冷战时代。伴随着后冷战时代的到来,原有的两极格局解体,世界逐步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这给发展中的中国迅速崛起带来了机遇。面临机遇的同时,中国同样也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局部冲突时有发生,动荡加剧,大国关系频繁调整变化,增加了诸多变数;另一方面,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这样那样的新的风险,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从容应对国际压力,解决好国内问题,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国家主权独立、政局稳定、政权巩固,是我国新一届政府必须要面对的紧迫问题。与冷战时代相比较,如今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缓和,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呈现出令人振奋的发展前景。但长期的和平生活,也使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国家政治安全意识逐渐淡化,甚至于当有人提出要重视国家的政治安全问题时,竟被认为这是太“左”的表现,是在需要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时代出现的不和谐的音调。对此究竟该怎么认识?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强调并重视国家的政治安全问题?我国在后冷战时代国家的政治安全到底面临着哪些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带着这些问题,本文试着以世界政治、国际国内互动为视角,以探讨政治安全的基本涵义为逻辑起点,以历史发展过程为基本参照,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我国的政治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以期构建一个新的政治安全理论体系。首先,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界定政治安全的基本涵义及其与主权国家的关系。本文认为,政治安全是主客观的统一,其实质就是国家的政权安全。政权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内核,主权安全是政治安全的外延,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是政治安全的主体。其次,沿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对我国建国初期前叁十年和改革开放后十几年维护政治安全的历史进行简单的回顾,以史为鉴,汲取我国在维护政治安全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叁,全面客观地分析我国政治安全的现状和面临的各种问题,既看到维护我国政治安全的有利因素,同时也注意认清和把握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以防患于未然,有的放矢地采取<WP=4>各种有效措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在谈到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时,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四种危险因素。一是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西化”、“分化”是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必然面对的危险,从建国一直到现在,这种压力始终存在,只是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二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现实和潜在威胁。叁是国际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冲击。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是后冷战时代国际上多数国家都面临的威胁因素之一,我国在全球化的国际社会中也不会成为唯一的安全岛。四是不同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交流、冲突。不同文化的交流冲突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在文化传统上与西方截然不同,因此文化冲突的可能性、现实性表现得更加突出。最后,在分析了我国政治安全在冷战结束以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政治安全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维护我们国家政治安全的基本思路。政治安全问题涉及到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驾驭起来难度甚大。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注重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并结合方面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外交、危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维护政治安全的策略,力图达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为透彻地分析我国政治安全现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政治安全战略。

闫文虎[9]2006年在《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提出以泛伊斯兰主义为主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不仅引发了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民族对立、宗教对抗、武装冲突、恐怖暴力和政府危机,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对地区安全、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为理论基点,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特点、发生的原因和影响,探讨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周边地区的影响,进而从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对台军事斗争战略等高度,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全文除导论外,共分六章。 第一章为论文的理论支撑点。主要讨论了国家安全的概念及传统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及其特点,全球化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国家安全的几个方面,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和我国的新安全观,并引入全文。 第二章,全面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类型、成因、特点和趋势及对世界的影响。认为伊斯兰极端主义和伊斯兰恐怖主义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极端化产物,战争也刺激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向极端化方向发展。伊拉克战争后,伊国内的恐怖主义泛滥,教派冲突不断,笔者认为这也是战争刺激下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极端化表现。 第叁章主要探讨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对我周边地区的影响,分析了东南来、南亚、中亚、俄罗斯车臣地区及其阿富汗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下发生的原因及其后果,如社会动荡、跨国犯罪、伊斯兰语境下的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等等。 第四章,首先,分析了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主要特点和分布情况,其次,探讨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条件下,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安稳定的伊斯兰因素,分析了东突恐怖组织是理论基础、发展阶段和未来趋势,提出东突恐怖组织是伊斯兰极端化语境下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最后,分析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在我国西北穆斯林地区发生的原因。重点指出了国际伊斯兰世界包括伊斯兰极端国际恐怖组织、伊斯兰慈善机构和有些国出于战略上需要对我国东恐怖主义的支持,对西北地区的宗教渗透。 第五章是前四章分析后得出综合结论,主要论述了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影响催生下东突恐怖组织对我国西部安全稳定的影响,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对我国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影响,分析了东突组织与台湾“台独分裂势力”联系及其对未来国家对台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准备工作的战略牵制。此外,从全球化视角分析了周边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泛滥对我国地缘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尤其是能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打击制毒、贩毒和运毒等边境安全的影响,分析了美国以打击伊斯兰恐怖主义为由全面进驻中亚地区、重返东南亚,全面渗透南亚,控制阿富汗对我国地缘政治产生的震荡。 第六章,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历史分析中得出了几点经验教训。发展西部经济,提高包括穆斯林群众在内的物质文化水平,因为经济问题是诱发伊斯兰极

郭文雅[10]2015年在《利益视角下我国民族地区国家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认同在国际层面主要是指,他国和国际社会对其国家主权独立性和完整性的认可,国内层面是公民对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对该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权威以及政治过程等的理解、赞同和支持。如果出现国际上对于国家主权独立性的质疑或者国内社会成员对自己的国民身份以及国家政权体系的不认可就可能导致国家认同问题的产生。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第叁次民族主义浪潮、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以及全球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国家认同问题。我国作为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部分民族成员也出现了国家认同问题。尤其是新疆和西藏地区,在“疆独”和“藏独”分子的宣传和鼓动下,部分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问题比较突出。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造成国家政治分裂和民族分裂。针对国家认同问题凸显这一事实,国内外学者都先后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聚焦于认同及国家认同的含义、特点,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的国家认同,族际政治整合,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等问题上。研究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研究方法上既有实证调查研究,也有大量的规范研究。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有的以历史哲学为视角,有的以文化为视角,有的以个体身份变迁为视角,有的以制度为视角,有的以全球化为视角。可以说,这些不同的研究视角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国家认同某一方面的情况,但似乎并没有完全穷尽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根源。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个体与国家的关系问题,人们之所以要结成某种社会关系,源于人们的需要,只要有人的需求存在,利益就是一个重要的分析视角和分析工具。利益是一切社会现象和政治现象的核心,能够揭示出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民族和国家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一个利益群体,而国家是最高层次上、涵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群体。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就是利益。因此,本文试图以利益为分析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利益分析方法为工具,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和国家的有关理论,对我国当前民族地区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认同建构的理论路径。希望能对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的路径有比较准确的分析和把握,为民族地方政治实践提供参考,同时丰富利益分析方法在国家认同问题研究中的运用。文章总体上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叁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并且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的前期成果,为本文奠定一个逻辑起点,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对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认同问题凸显的原因和对我国民族地区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利益配置不合理是导致国家认同问题的最根本原因,而民族地区国家认同问题产生源于国家在民族地区利益的非均衡配置。通过对美国、印度和苏联叁个多民族国家构建国家认同过程中实行的民族利益配置政策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应当吸取经验教训,立足本国国情,找到适合自身的国家认同构建模式。并提出民族地区利益均衡配置基础上国家认同构建的理论路径。认为“多元一体”是国家认同构建的理论基点和目标,其中利益是“多元”和“一体”关系的根本点,而对一体化国家的认同是利益配置的目标。从理论上廓清当前国家认同构建上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提出国家利益配置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实现利益均衡配置需要建立和完善民族利益协调机制。结语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和升华。认为利益是国家认同和构建的关键所在,而多元民族之间的共同利益是什么,如何在多元民族中寻求和扩大利益的公共空间,是今后国家认同构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另外,认为对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利的强调无疑是国家认同构建的重要途径,但还是离不开利益这个关键点,因为公民身份是国家认同的载体,而公民身份认同的首要前提是对国家整体利益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我国政治稳定的实现[D]. 郑巴音. 天津师范大学. 2003

[2]. 政治稳定视角下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 张海燕.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3]. 转型与发展:民族问题与政治稳定[D]. 陈烨. 中央民族大学. 2003

[4].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研究[D]. 李春明. 山东大学. 2005

[5].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认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胡建.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6].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 李忠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7]. 当代沙特政治稳定研究[D]. 王然.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8]. 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政治安全[D]. 尹淑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04

[9]. 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闫文虎. 西北大学. 2006

[10]. 利益视角下我国民族地区国家认同问题研究[D]. 郭文雅.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我国政治稳定的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