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ID的文化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网络论文,ID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5;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7)03-0410-05
网络ID(identity的缩写),俗称网名,即网民上网交流时所用的代号、名称等,是用来指称、识别网民的网络身份的文化符号。网名的选择与使用一般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其主要形式是在特定的字数内,由汉字、外文、数字、符号等单独或交叉使用来构成。网名可以是现有的词语、单词,也可以是数字或无意义的符号。除随意性这一特点外,网名还具有虚拟性、简洁概括性以及即时更换性等特点,可以较大程度上折射出网民的职业、年龄、性别、信仰、爱好,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人文素养。因此,网络给了大众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由于网上交流的特殊性,网友之间一般互相看不见,听不到(音频视频聊天除外),其相互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纯文字进行的,因此网名本身更显重要。正是鉴于网名背后隐藏着上述的诸多文化特征,笔者对网名(主要是QQ上)做了分时段的随机调查,初步探讨了网名的语义特征及所属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指出了不同文化个体间的交汇冲突与互融共存,并着重分析和论述了网名背后蕴藏的人文特质与文化心态。
一、网络ID的调查和分类
笔者分别于2006年3月4日、6日、8日对QQ聊天室的网名随机调查了500个样本。考虑到上网人群年龄段的分配密度以及不同时间段上网人群的变动,特选取10岁~40岁年龄段,分三个时间段:早上9:00~9:30,下午3:00~3:30,晚上11:00~11:30。在这500个样本中,有效网名476个(纯符号、图案或数字为无效)。这些网名分别显示了不同的文化心态,有的明白如话,如“真累呀”,有的庄重典雅,如“迷之生命体”,有的自我调侃,如“俺很丑”等等。不同的网名透露了不同的信息,展示了不同的性格与追求。笔者针对网名蕴涵的不同文化特质,做了以下具体分类。
第一,直接表明自身的网络性别(这是笔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即网络上的男女两性,可以与实际一致,也可以相反)、性格、爱好、身份等个人信息,表达自己的心情、目的、要求、意愿(既可能是现实中的也可能是聊天请求的)。如:快乐美眉、快乐血蓝心、调皮坏魔女、篮板王、彪彪的姐姐、苗苗找喃喃、傍个大款、我恨负心人、快乐、慕夏三梦、笑等等。
第二,用实物标明,有动植物、山川河流或日月星辰等。如:小鲤鱼、夏日樱花、可爱兔兔、秋天枫叶、飞火流星、红日、隐形的翅膀、南海一条龙。
第三,有明显的地域语言特色。如:爱咋咋地、山东大汉、阿拉上海人、柜!(广东话用字)、俺很丑。
第四,直接用外文词汇、汉语拼音或加汉字和其他符号。如:peter,echo,yingxiong,Seraphim军,STAY_AWAY,silence,发烧的CPU。
第五,用生活中现有的真实名称或结构与真名相似的。如:古天乐、李惠、拿破轮(“轮”字故意不用一般的译法“仑”)、迈克尔·乔丹、★杨飞宇★、贺文聪。
第六,现实中的俗语、成语、习语、典故等已有词汇(或变异)。如:一江东水、卧龙藏虎、心想事成、意犹未尽、大力水脚、天命玄鸟、一念心。
第七,由健康向上、态度积极的一些短语和习语(有时候是文艺作品的名字)构成,一般都还极具诗意与想象力。这些网名的使用者多是大学生,他们风华正茂,激情澎湃,书生意气,指点江山,这类网名也多是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与愿望。如:迷之生命体、生命开幕式、微雨青原、花月夜、永恒落叶、轻雨飞扬、阳春白雪、星空下的传奇、革故鼎新、翼玉烟。
第八,客观陈述一个事件,或者就是一个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如:血染情人节、自我评价、南缘北梦、乌黑的夜晚、小百姓或是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大小多少。
第九,明显的反传统、反主流文化,用反常规语言达到标新立异的目的,借以吸引网友注意,这类网民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岁~20岁,具有叛逆性。如:火爱上冰、上帝是我、党让我帅、第二天堂、骑着猪逛街、六月的雪、花开盼花落。
第十,由繁体字和其他一些符号、字母或单词组合而成。这类网名的使用者也主要集中在15岁~20岁之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也是人格形成阶段,思维活跃,充满幻想,同时又具有叛逆性格,敢于去藐视成规,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自出心裁。如:。
第十一,直接与性相关的词语或是间接的性暗示语言。如:官人我要、风骚少妇。
二、网络ID的人文心态透视
语言学家都认同这样的观点: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对语言形式亦产生深远的影响。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通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1]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分支,当然也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族的个性、心态、信仰和思维模式等各方面的文化信息。网名是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网络文化的产物。自网络出现起,它就与上述的文化信息紧密联系。鉴于网名分类大同小异,不如我们转换方向,从网名的人文心态下手,看看到底每个网名后面隐藏着什么样的潜在想法。胡适之先生说:“人类的生理构造根本上大致相同,故在大同小异的问题之下,解决的方法,也不出那大同小异的几种。”[2]用到这里,即“起网名的方式”也大同小异,不过那么几种,正如我们以上分过的。
自古以来,汉民族的称呼字号就被赋予了种种特定涵义,包含了命名人的美好愿望,寄托了理想和追求。“称呼语是文化的产物,是人际关系中一种特别的文化符号,汉语的称谓语最直接、最系统地反映了汉民族的政治制度、婚姻生活、礼仪风气和民族心理,它也是时代变迁、价值观念更新在语言中的具体反映”[3]。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网名也进入了传统称呼语的概念范畴。网名与语言自身发展演变规律,以及现实条件下社会文化的背景氛围,是紧密相连的。网名,就像现实中人们使用的名字(不妨叫做“真名”)一样,是特定群体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代号,或咏己之志,或言他人之哀,它也折射了当今时代的社会文化特征。
(一)文化变迁与文化融合
1.古典文化传统的存续。起网名这个事件本身,就是对古代文人命名的字号、书斋号极其相似的传承。这其中隐藏某种一脉相承的人文心态。当今网民对自己网名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古人对自己字号及斋号的重视。字号与网名都是费尽心思为自己取的意象,寄托了一种志向,一种理想,一种追求。或者干脆就是内心的表白,三言两语不落俗套,这与中国人的传统有极大关系。中国人含蓄不张扬,讲究“天人合一”,觉得一切身外之物都可以成为寄托,虫鱼鸟兽皆有其可咏之处。能体现自己追求志向的名号就更不能轻率处理,对名号的这种重视,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比如“生命开幕式”把生命当成一场比赛,颇有古人“人生如逆旅”的感叹,给人以世事无常的悠远感;“花开盼花落”则给人一种寂寥和落寞的感觉,让人觉得似乎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更悲情,悲剧感十足,耐人寻味;“微雨青原”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吟游诗人“驱车登古原”的场景;“卧榻听雨”则让人想起了陆游一腔爱国主义的赤血,“铁马冰河入梦来”;“天命玄鸟”出自《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念心”则出自佛经“十法界不离一念心”。另外,“翼玉烟”诗意十足;“冰枫雪缘”“慕夏三梦”庄重典雅;这样的网名在调查样本中占了将近一半,可见传统文化对网络的影响占不小的份额。
2.新时代非主流文化的显现。网坛大致相当于电子的文(字)坛,所以语言主体仍旧是书面语言。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殊性,一些非主流文化便堂而皇之地占据着网络文化的一定份额,像黑色文化、痞子文化、无厘头草根文化[4]等,网络名人芙蓉姐姐的走红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网络文化就是由这些元素糅合而成,所以它不像文坛那么贵族气十足,等同于少数人的娱乐场所,网络更具平民色彩,它从一开始便瞄准的是社会上的你、我、他大多数,尤其是在网名这一特殊代号的“掩盖”之下,更使它成为大众参与娱乐的“人民公园”,而非“皇家园林”。你叫“县长”跟我叫“小老百姓”在等级上没有差别。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扩大了其参与对象,是一个大众载体,在其形成过程中秉承着中间路线,笔者称之为“阳春白雪的沉降与下里巴人的升迁”。在网坛上,你诗人吟哦也好,泼妇骂街也罢,谁都可以一显“身手”,只要你的东西有人看。“花月夜”和“俺很丑”没有高下的差别;“迷之生命体”和“傍个大款”各有所爱。在网坛上,传统文化的典雅的古典美已经被稀释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得以看到很多明显与传统悖逆的网名,如“上帝是我”、“党让我帅”、“风骚少妇”等。网名这一简单的形式可以说是很多文化心态的外在直接表象。网名不再是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名号,它们已经成为自身外露的一部分,是要展示给别人看的,是见微知著中的“微”。就像女人穿裙子——露出小腿就能判断出其整体质与量了。网名就是裸着的小腿肚。不过今天的网名具有更大的随意性,可以大雅,也可以大俗,甚至于上不得桌面的脏字都可以作为网名的原材料。现今的时代摆脱了以前的束缚和桎梏,是一个文化争鸣的时代,而作为下属分支的网络文化更是作为触角和先锋,是各种文化的集成。这里不再是传统文化一枝独秀,而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坛,一个文化融合的大熔炉。
(二)文化冲突与新文化现象的出现
1.异域文化的侵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外界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外来文化也随之涌入,中国文化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外来冲击与渗透,尤其是以英语为先驱的西方文化。中国人使用英语已经非常普通,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英语更是通过影视、广告、商标等各种渠道,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每天都要和英语打交道,英语与国人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所以英语在中国网坛也占有非常重要一席,并显现出强烈的生命力与强劲发展势头。尽管现在国内因特网采用的也是中文操作界面,但具体到系统内部还是全英文操作,如果不懂英文就很难完全掌握,这样就迫使电脑学习者必须有过硬的英文功底,因特网作为英语文化的先驱,对汉民族网络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比如被调查网名中有很多就是直接用的外文词汇,像“echo”、“STAY_AWAY”、“silence”等。另外还可以看到,部分样本还用了日语和韩语文字,如“ぞ詠吥ギ誌諎”等。近几年由于“日潮”“韩流”大量舶入,“哈日”和“哈韩”一族也上升为一股不小的力量。在被调查的476个有效网名中,此类网名有72个,占了将近20%。所以,如果正确对待这些异域文化,它们就可能成为汉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成为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以前佛教的中国化;但如果不合理引导,也可能成为洪水猛兽,对中国文化造成巨大冲击。
2.浓厚的娱乐文化气息。现今是个信息的时代,人们整天被各式各样的信息所包围,媒体也日逞其威,这个社会少了媒体似乎要几近瘫痪。网名也深受媒体的影响,尤其是电影电视。一些网名就直接使用了电影电视名,或其中主人公名字,还有的用流行的广告语或歌词、影视台词。如2003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手机》风靡一时,其中一句“做人要厚道”更是成为街头巷尾相互调侃的口头禅。当然网坛也不甘落后,在QQ搜索栏输入“做人要厚道”便可以搜到100多个结果,类似的网名还有“龙行天下”、“长风大侠”、“一网情深”、“轻舞飞扬”等。更有甚者,像“因帅被叛刑”这个网名被网友无限“上纲”,出现了“因帅被叛10年/20年/30年/50年……”,一直到“因帅被叛无期”算是来了一个了结。
网络进一步走入千家万户,离不开博客和网上个人空间的出现。“写博”更是广大网民常不离口的行话,像“踩”、“浇”这样的寻常词汇,也俨然成为网民的专用语。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很多商品厂家都把网址印到了外包装上,笔者也从近几年的春节晚会上得知,CCTV也有个国际网站。诸如网络十大美女、十大型男的评比也是此起彼伏。网络一出现,便与娱乐挂上了钩。网络是娱乐信息最直接、最快捷的传播媒体,是一张漫画的脸谱。
3.网络精神的逐步形成。何谓网络精神?这是笔者对网络文化做调查分析后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精神,应该是健康向上的积极动力。网络的出现与流行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自网络出现之初,网名就是与其并生的新文化现象,也是网络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分子。因此若要提取网络精神,网名的提取是第一步。前面已经分析说,网名具有虚拟性与即时更换性等特点。这两点决定了网络精神首先应当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在网名这个“面具”的遮掩下,谁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你可以哭可以笑,甚至还可以骂人,没人知道你是谁,也没人去计较。比如叫“山东大汉”的可能是一个瘦弱的小孩儿,“俊男”和“美女”都只是代号,网名可以来伪装自己,这决定了网络精神又包括平等和宽容,但有个“度”的问题。自由与宽容不是无限度的,应该在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网络规则基础上,因为网名毕竟代表的是个人的网络形象,应该有人格因素包括在内。至此,网络精神大概有了个雏形,笔者理解为:网络精神是一种潜在的、健康向上的积极动力,具有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包含了自由、平等、宽容等因素,是网民个体自觉约定的网络道德规范总和。
三、网络ID的另类声音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除了吃饭穿衣以外,人们也逐渐把焦点转向精神层面。网络无疑是一种快捷获取知识的手段(也有专家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现在普通家庭拥有电脑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据有关机构调查,我国网民以青年人为主,大学生正是青年的代表,他们是网络主体。笔者所在学校公寓共住一万两千多人,各宿舍电脑总数是6300多台,拥有电脑人数已达到50%以上。种种现象表明,网络和学习工作一样,已经上升为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它有时也发出与“网络精神”不和谐的声音,仍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网络语言文字的混乱及不文明言论
前面提到,网坛相当于电子的文(字)坛,不同就在于网络少了写这一程序。但这样问题也随之而来——错别字现象严重。由于大部分网民都使用的汉语拼音输入法,汉字又有很多同音字词,很多人图省事就近选择同音项中的第一项,由此造成网上错别字连篇。这是一种对汉语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是国民基本文化素质下降的表现。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神圣象征,是汉民族文化的发言人,我们必须捍卫汉字的形象和尊严。另外,网络的盛行使人们用笔写字的机会变少,很多人连基本的字都忘了笔画,特别是中小学生书面手写能力的下降,更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网络就象一个假面舞会,每个人都戴着面具,互相看不见。正是网名这块面具的掩盖,给了某些网民以自我保护的盾牌,他们在网上散布谣言,对网友谩骂,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也正因为此,网络变得不可信,并直接导致了网民的“身份迷失”现象,一些人在现实中与网络上简直判若两人,他自己也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自己。笔者所提“网络性别”的概念也由此而来,现实中的男女可以通过网络ID的遮掩“变性”。这样,人人存着“防人之心”,一些人上网甚至就是为了骂人取乐,网名的即时更换性使得这些人更加嚣张,网上不负责任的言论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势必对我们提倡的诚信带来很大的冲击。比如前段时间原北京大学教授王天成起诉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叶中,认为其著作严重剽窃了自己著作的内容,累计成段抄袭的表述至少达46处(约5200多字),即闹得一度沸沸扬扬的“武汉大学周叶中教授抄袭事件”,尽管该案件早已尘埃落定,但其余波远未平息。对此,“世纪沙龙”和“关天茶社”等论坛的网友进行了为时半个多月的大讨论,很多网友的评论已超出该事件本身,直指周叶中教授本人,其中不乏恶毒中伤的人身攻击,有些网文甚至就是无赖骂街,彻底否定了周以前的一切成绩。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萧瀚副教授,专门就此事发表《网名的限度——谈学术批评规则》一文[4],表达了自己对网络言论的一些担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就事论事原则和平等原则,杜绝夹带人身攻击的匿名学术批评或纯人身攻击等。笔者以为,这些建议不仅适用于学术界,更适用于网坛,应当成为网络交流的基本规则,成为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上文提到的网络精神,其前提也应当是这些基本的规则。无网络规范便不会有网络精神,它应是我们弘扬的社会传统道德的一部分。
(二)不健康文化泛滥
网络也是一个社会,这上面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可谓鱼龙混杂。随着上网用户的增加,网络对社会影响更加深远,长期沉迷网络使人陷入虚幻,不切实际,以致不可自拔或“走火入魔”。另外网络还给“黄色”文化提供了一个更为隐蔽的温床。时下成人网站、网上裸聊屡禁不止,通过网络卖淫的事情时有发生,网上认识的“一夜情”更是屡见不鲜。网络无疑助长了当下“快餐”社会的浮躁和投机风气。尤其是对于广大青少年,无时不对他们形成诱惑,较弱的辨识能力使他们不能在驳杂的信息当中去糟粕取精华,难以抵御“糖衣炮弹”的攻击,以致终日沉溺不可自拔,更有甚者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不归路。一方面我们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监督系统,以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我们要进行有关性的健康教育,解除他们心底对于性的好奇,并让大家知道,沉迷网络百害而无一利,网络更不能代替现实的书面学习。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阶段,更应当提高自身免疫能力,自觉抵制网络“鸦片”的毒害。
透过网名,我们可以了解在网络这个巨大的人际交流平台上语言的使用特点,也可以由此折射出聊天者的审美情趣与心态,网名是研究语言和文化的新窗口[5]。通过对网名人文心态的分析,可以看出网坛也是喜忧参半。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仍占了很大的份额,是网络的主流,它引导着健康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网络ID也折射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即网络语言文字混乱和不健康文化泛滥。网络是一堵宣泄墙,它为都市快节奏生活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场所,谁在现实中遇到了什么挫折,都可以到网上发泄一通,但是,这种发泄也得遵循基本的网络道德和规范。因此,我们在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的同时,更要注意到它不好的一面,去劣存优,趋利避害,更加合理、健康、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净化不仅需要国家的有效监控管理,更需要广大网民自觉遵循基本的网络道德。
不管怎样,网络已与我们越来越亲近,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文化也必将成为文化主体下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这样预言,网络必将成为此后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它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收稿日期:200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