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在髋部术后的应用论文_杨冯睿,汪超,易汉,刘汝,罗中辉,胡啸玲(通讯作者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分析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在髋部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将患者按照所选择的镇痛方式,划分为甲组与乙组(n=28)。甲组患者采用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的方式,乙组采用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以及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患者镇痛优良率为89.29%,乙组患者镇痛优良率为96.43%,乙组患者的镇静效果同样相对较为理想,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方面,甲组与乙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4.29%与17.86%,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方式在髋部手术后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镇静效果与镇痛效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相对较高,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静脉自控镇痛;髋部手术

髋部手术通常为股骨头和股骨颈部位置手术,手术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失血量较多的问题,患者疼痛感受较为强烈。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感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机体的快速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为了深入研究髋部术后镇痛的最佳方式,文章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进行临床实践对比研究,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髋部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患者年龄均在17岁到74岁之间,年龄均数为(51.24±0.32)岁。将患者按照所选择的镇痛方式,划分为甲组与乙组(n=28)。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常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常规吸氧,监测患者的动脉心电图、血压、心率等,开放静脉通道,复方乳酸钠林格液 5ml/(kg?h),托烷司琼5mg静推,避免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1]。给予腰硬联合麻醉,穿刺位置在L2~3或者L3~4之间,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67%罗哌卡因20mg,蛛网膜下腔麻醉后,硬膜外导管向头侧置管,测麻醉平面稳定后开始消毒手术[2]。而后,为甲组患者实施静脉自控镇痛的方式,为乙组患者实施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的方式。

1.2.1 甲组

甲组患者术中硬膜外管中注射5ml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立刻接静脉自控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150μg、地塞米松5mg以及生理盐水100ml。

1.2.2 乙组

乙组患者术中硬膜外管中注射盐酸氢吗啡酮0.5m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理盐水稀释至总量5ml实施超前镇痛,手术结束后立刻接静脉自控镇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150μg、地塞米松5mg以及生理盐水100ml[3]。

所有患者均采用患者自控镇痛泵(爱朋智能镇痛系统),手术结束后自控镇痛泵持续注射的速度为2ml/h,首次剂量为2.0ml,追加量为1.0ml,锁定时间为15分钟,镇痛时间为48小时[4]。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以及并发症状发生率。(1)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SA)进行评价,0分为无痛,10分则为剧痛,低于3分则表示优,3分到5分之间则为良,差即为高于5分[5]。优良率表示优与良患者之和/总患者数量。(2)镇静效果:0分表示无镇静,1分为轻度镇静,2分为中度镇静,3分表示重度镇静[6]。(3)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含头晕、恶心、呕吐、心率过快以及低血压等等[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采用%表示,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对比

甲组患者镇痛优良率为89.29%,乙组患者镇痛优良率为96.4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手术后疼痛主要是由于手术对机体组织所带来的伤害以及患者疾病本身所造成,是一种具有复杂性特点的胜利反应,临床治疗中发现,不同的镇痛方式下,患者的疼痛感受也会有所差异,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也会不同[8]。

髋部手术处于人体躯干与腿相互连接的位置,是驱使腿部前向、向后以及侧面自主运动的重要身体环节,但是因为髋部引导着人体一系列的运动能力,故而损伤的发生率也会相对较高,特别是一些体力劳动者或者是年龄相对较高的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多是在跑步、举重物或者是伸展过程中引发髋部骨与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下而造成[9]。

髋部手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的主要原因多为术中使用电刀或骨水泥热反应,关节假体置入后髓腔压力增加或假体,亦或者是术后周围与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提高等等[10]。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疼痛发生原因,采取减少术后炎性介质释放的方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不但能够减轻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感受,同时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几率,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维持患者机体内部稳定性的重要方式,而这个过程中药物方式的选择十分必要。盐酸氢吗啡酮(Hydrogen morphine ketone)属于半合成阿片药物,作为升级版的药物,其镇痛效果高达吗啡的7倍到10倍,镇痛效果更加显著,主要用于硬膜外镇痛中,药物见效时间相对较快。但是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头晕、低血压、恶心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反应,预防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状。硬膜外超前镇痛指的是控制组织外周的损伤冲动向中枢的传输,阻止延缓脊髓区的兴奋。阿片类药物在超前镇痛中的应用,不但能够减少手术后对患者所带来的疼痛刺激性反应,同时也能够减少手术对患者所地阿莱的伤害,阻断脊髓的兴奋,进而达到提升临床镇痛效果的目的。

每次小剂量应用盐酸氢吗啡酮,能够在保证临床镇痛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剂量的盐酸氢吗啡酮药物应用持久性、见效性同样比较理想,能够减少手术后患者的镇痛药物服用剂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硬膜外手术治疗中,疼痛主要是通过麻醉药物以及阿片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发挥较好的镇痛效果,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但是因为髋部手术中腰段L2~3或者L3~4麻醉,易于造成脊髓神经受损的问题,对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影响较大,故而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导管位置或者拔出导管等方式,保证麻醉的效果。

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的方式均具有其优势,将两种镇痛的方式融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不同镇痛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感受的基础上,保持药物应用的效果,降低髋部手术对患者机体所带来的伤害,为患者髋部手术后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结果,乙组患者在镇痛效果与镇静效果的对比方面,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实验研究数据对比的结果充分表明了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方式在髋部手术中应用的价值。在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方面,甲组与乙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4.29%与17.86%,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联合镇痛方式下,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髋部手术后患者能够在联合镇痛的方式,提升镇痛的效果,减少手术后对患者机体所带来的疼痛感受,降低潜在风险发生几率,患者手术后恶心、呕吐亦或者是低血压的发生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相对较为理想。本次实验结果的结果与相关参考文献以及临床医学报道研究结果相符,充分表明了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方式在髋部手术后的应用价值,能够保证髋部手术的质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同时也能够彰显“以人为本”的新医疗改革中心思想,有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方式在髋部手术后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镇静效果与镇痛效果,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相对较高,建议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杰,陈伟. 盐酸氢吗啡酮不同镇痛模式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对比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03(21):400-402.

[2]孙成飞,王爱娜. 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盐酸氢吗啡酮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J]. 海军医学杂志,2016,03(37):222-224.

[3]罗晓琴,张檀,格桑曲珍,等. 高原地区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和神经阻滞镇痛复合静脉镇痛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8):89-90.

[4]彭洪,巫志国,周兵,等. 氢吗啡酮术后镇痛对全髋置换术患者的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江西医药,2015,05(50):399-401.

[5]谢海森,林晓刚,王晓丽. 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单次注射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 现代医院,2015,02(15):45-47.

[6]杨小立,陈莉,何志权,等. 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05(26):1038-1039.

[7]袁建虎,张旭光. 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痔上黏膜环切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对比观察[J]. 中国医刊,2016,04(51):92-94.

[8]Vivek Gulati,Kelechi Eseonu,Junaid Sayani,ectl.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in the newborn:A systematic review[J].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2013,02(4):32-41.

[9]ZHAO LiXi,PAN Hong,WANG Jing,ect. Two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he GDF5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 in Chinese female population[J].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2013,11(56):1063-1065.

[10]Scott Yang,Quanjun Cui.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Review of anatomy,techniques and outcomes[J].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2012,05(3):42-48.

论文作者:杨冯睿,汪超,易汉,刘汝,罗中辉,胡啸玲(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盐酸氢吗啡酮硬膜外超前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在髋部术后的应用论文_杨冯睿,汪超,易汉,刘汝,罗中辉,胡啸玲(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