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探索论文_肖钢

简述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探索论文_肖钢

河南城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对路面结构设计的要求比较高,目的是保障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进而满足城市道路的需求,体现结构设计的价值。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设计中,比较注重实践性应用,一方面维护道路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延长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所以,文章以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分析路面结构的实践设计。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要点;合理化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道路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今的城市交通对于道路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今的城市交通呈现出交通量大、承载能力强、行车速度较快等特点,为满足城市交通中的以上特点,需要做好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传统的沥青道路路面受温度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对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可达到零下几十度,从而使得城市道路的路面状况大为恶化,长时间的行车及车辆的碾压会导致城市道路路面的破损,因此,对现有城市道路路面结构选型设计进行相应的完善,是提高城市道路路面质量、延长城市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举措

1城市道路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开展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要关注到其后期使用常见的病害,进而优化结构设计。城市道路路面常见病害,具体如下:①路面破坏。此类病害主要包括坑槽和沉陷等,若产生则会影响车辆稳定行驶,极易造成交通事故。②排水不畅。城市道路路面质量的把控,路面排水系统是基本条件,在设计时要做好完善和改进,保证排水的畅通性,进而控制路面病害的发生。若排水系统设置不当,出现长期积水的情况,极有可能会损坏道路路面,增加路面局部的含水量,造成路基失稳,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③城市道路路面使用中,常见问题为翻浆。究其原因,在设计时未能做好水文和地形地貌等的分析,因此需要严格把控。

2我国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质、气候等的条件不尽相同,需要在城市道路建设之初进行大量的地质勘测来得到相应的道路数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原有的道路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通过做好对旧城区的改造及建造新的城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尽管我国在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城市道路路面的设计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总结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的特点制定出更好的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以满足城市发展对于城市道路的需求。

3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调查

做好对于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首先需要做好对于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调查工作,在进行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调查的过程中需要选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和路段,其中所选择的路段需要具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其中以一年以上三年以内的路段为宜,通过对城市内的道路路面结构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方便后续对于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设计。

4 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注意要点

城市道路路面沥青路面主要分为三层,其中表面层为最上层,剩下的为中间和下层,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面,城市道路路面的裂缝多数都是从最上层开始的,因此做好城市道路路面表层的抗压、抗裂处理对于确保城市道路路面的质量及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中下层主要是城市道路路面的基础层,应当适当地选择中下层的结构层来与最上层进行相应的配合,以达到最优效果。

4.1 做好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型

做好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之初首先需要对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层的施工材料进行相应的选取,尤其是对于一些气候、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做好对于材料的选取对于确保城市道路路面的质量及使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吉林地区,冬季严酷的寒冷会使得很多材料的性能有着较大幅度的下降,需要针对性的选取符合要求的材料来确保城市道路路面的可靠性。在现今我国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层材料的选取中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两种,但是随着路面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了性能更为优秀的沥青混合材料,例如采用多空隙的沥青混凝土可以使得路面承受更强的压力。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中使用不同的材料搭配会对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强度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中做好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层之间的搭配,确保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强度。在进行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层材料选择时需要做好材料选择成本与质量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时对于一个城市中的地质、水文等的情况较为相近应当建立起一个相应的典型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组合,并根据施工地段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

4.2 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层的设计要点

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层主要分为三层结构,在日常的使用的过程中,与车辆接触最多的是城市道路路面的最上层,此层面由于受到车辆的碾压会使得其出现裂缝的几率大大增加,最上层对于抗压能力的要求要远高于下两层,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中的下两层中主要起到基础作用,由于其深埋地下因此要求其在水文和抗裂性能上有着较高的要求。此外,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区别交通要道和次要道路在道路承压方面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规划,从而使得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更为合理、完善。在交通要道的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道路行驶车辆对于道路碾压对道路所造成的破坏,因此应当着重注重城市道路路面的承压能力,对于一些辅助道路其车流量较小,因此可以采用在城市道路路面的最上层采用高强度的承压处理,而对于城市道路路面结构中的下面两层结构设计中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即可。同时在对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进行规划设计时还需要着重考虑周边环境对于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的影响,例如在南方多雨地区需要做好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层的水文处理,而对于东北吉林冬季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几十度的地区则需要注意做好城市道路路面结构层的防冻处理,保障城市道路路面结构的使用质量和寿命。

4.3 城市道路路面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特点分析

城市道路路面所使用的沥青路面根据其结构类型的不同会造成其路面的使用性能也各有差异,应当根据城市道路路面使用功能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路面足组合结构,现今我国所采用的沥青路面结构主要有:改性沥青混凝土结构、改性沥青SMA结构以及橡胶路面结构和排水式沥青路面结构等,以上这些沥青路面结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其中改性沥青混凝土结构是在最大密实原则的基础上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其具有材料强度高且施工工艺较为简单的特点。SMA沥青结构的混合料是按照间断级配比来进行相应的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的,其在材料的配比中使用较多的粗骨料,同时对于沥青和矿粉的需求也较多,从而使得粗骨料之间的间隙较大,为填补骨料之间的间隙需要使用沥青等来对其进行填充,当使用沥青无法达到所需要的强度时需要在其中添加相应的纤维来对其进行调整。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好严格的把控。在设计时,做好路面排水设计,设计原则的把控,从实际出发,做好路面处理形式分析,强化结构层组合型设计把控。

参考文献

[1]陈武.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探讨[J].低碳世界,2017(5):207-208.

[2]毛明春,赵利.潍坊滨海盐渍土地区城市道路设计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7):62-65.

[3]李敏.城市道路立交桥主梁结构强度优化设计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7(4):162-165.

[4]赵晋红.城市道路设计的现状及技术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2016(9):143-144.

论文作者:肖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简述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探索论文_肖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