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南京市园林经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市政园林规划设计也随着发展起来。根据中国公园园林的特点,针对城市政公园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市政公园园林绿化设计的创新技术手段,以期对城市绿化设计与实施有所帮助。现阶段,我国城市绿化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市政;公园园林;绿化设计;创新
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生产力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城市公园的园林绿化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现阶段,如何更好地进行绿化设计,美化、净化和亮化公园,已经成为绿化设计师们应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1.我国市政公园园林的特点
1.1以区域为特征
以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如当地的植物种类、自然特征、自然地质特征、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如当地的历史文化、文化景观遗产等社会因素。公园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出地域性的特色,主要包括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
1.2以生态为核心
主要对环境中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建设进行研究。在园林规划过程中,假设植物不能按照生态学的要求进行园林的规划和设计,就造成植物不能和谐的生长。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植物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生长都与生态学有关。
1.3以自然为主体
不论是人们的生活,还是公园园林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自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是空虚的,他们希望通过不断地触摸外界事物来改善自己的内心生活。看到了许多被现代人人工雕刻的物质,人们会对自然事物感到好奇。所以,现代园林设计更多地关注自然景观的结构,也就是说,虽然是人工设计,但人工设计的手段和方法,使人工设计体现出来的植物或景观与自然一样天然,有一种巧夺天工的园林设计理念。
1.4作为功能的空间
园林的核心是空间,空间与景观构成园林。市政公园更是城市里景观的一部分,紧密联系着人们的休闲活动,它可以有效地连接不同的空间。每个区域都是相互连接的,每个空间的边界作为空间的参照,那么花园就是彼此空间的相互组成,形成了它的共同空间。景观设计应注意其空间边界的关系。空间之间的相互延伸应起到过渡作用。因此,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合理设计空间与空间之间的相互转换,满足不同人群之间的功能需求。
1.5用场地作为基础
市政公园绿化设计前期,首先要对现场及周边环境要充分的了解,设计师首先要收集园内的各种信息,对场地进行勘察,观察场内哪些景观资源可以利用,哪些需要梳理,且充分了解周边的环境,并将其转化为人们想要的景观,有效利用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市政公园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加速发展,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因为经济因素、思想观念因素,以及历史因素的影响遭到严重破坏。严重的威胁了生物物种。在这种情况下,园林发展在城市市政公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的产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给我们带来的问题,缓解了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城市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严重的忽视了生态观、自然生物定位和地方文化。
在实施过程中,市政公园的园林设计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方面,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市政公园园林设计施工方显得苍白无力,城市公园自身的园林功能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是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对城市建设中的环境破坏进行治理,其次是对现有自然环境的最佳保护,强调设计理念中的自然因素,试图在城市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及绿地系统,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为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保证
3.市政公园园林绿化设计的创新探究
3.1整合先进科技
目前,我国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兴起,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人们满足自身需要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以,在绿色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务必要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效地融入,这样不仅使园林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符号,而且还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和实用的手段和基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园林绿化设计中,科学技术的有效地引入,可以使绿化方法更加先进、科学,而且有利于我们灵活的交流和综合的信息获取,从而聚集更多的人的智慧,让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更具生态性和科学性。
3.2人性化发展观导论
人类通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开放性,人类这一群体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因素,自然的特性也形成于与自然的连续互动中,这是人与自然的结果。人的自然本性是自身的本性。所以,在人类活动的空间中,在公园绿地进行绿化设计时,应尽量克服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突出人性化在设计理念中的有效性,为人们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以及最大限度的体现公园园林的意义与价值。
3.3当地环境特色的完美结合
在这方面,人们可以窥探一些植物的设计,在选择植物物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当地物种,主要是由于当地植物的成活率和种植能力强,容易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需求,种植后的生长和恢复周数相对较快,对一些常见灾害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它很容易被当地人接受并具有很强的熟悉性。此外,设计师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还应对一些设计的创新进行不断地、积极的追求,对新的文化细节和探索路径进行寻找,不断丰富项目的内在意义,广泛吸收历史的精华,从而积极改变人们的观念和思想,让人们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更好地实现创新。
3.4基于世界的发展趋势
对于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已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使每个人的内在精神得到了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转化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世界观,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所以,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应立足于持续发展趋势,寻求利益与生态的平衡,遵循生态标准的原则和互惠共生,增强生态的立体性和多样性,使绿色设计工作能够更好地实现创新,为自然良性发展作用的发挥提供有利的条件。
3.5艺术是公园园林绿化设计成功的重要标志
目前据了解,公园园林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它始终受到艺术的影响,共同发展成为优秀文化的载体。公园园林向往自然美的生活,体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园林绿化的意境和艺术品质直接影响着规划设计的继承与创新。园林设计师应以泥土为画布,通过造景技术创作公园园林景观的诗歌和绘画。随着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给设计师从现代艺术理论中汲取养分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并通过先进的手段来总结、提炼和运用中国传统园林造园的空间艺术和色彩艺术,以及景观艺术,从而创造出一个高层次的园林佳作。古代园林大多为少数人所喜爱,现代园林是人们的“公共乐园”,艺术观的变化不仅随着现代园林的性质和风格而变化,而且还随着现代园林的用途变化而变化。在市政公园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运用传统的园林时空处理方法,有机的将景观与艺术结合在一起,为现代市政公园园林绿化设计增添了光彩。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总结了和分析了当前市政公园中园林绿化设计的特点,对有效的创新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要求,以便推进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车代弟.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和营造要点---访冯美瑞教授[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10(12):24-25.
[2]潘延宾.景观设计当回归自然--有感于模纹花坛和花境设计的泛滥[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5(03):27-29.
[3]糜诚浩.绿化建设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J].上海建设科技,2015(03):75-76+80.
[4]葛红艳.城市开放式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03):24-25+28.
[5]林海波,周远松.深圳市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改革情况调研[J].园林科技信息,1999(02):7-10.
[6]叶炜标.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与监管控制研究[J].乡村科技,2016(11):66-67.
论文作者:张慧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园林论文; 公园论文; 市政论文; 自然论文; 空间论文; 植物论文; 城市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