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的电影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精神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系统是以儒家为主体,并吸收道家、佛家观念的泛儒家文化系统。本文 选择了号称“台湾电影之父”的李行导演——一位典型的电影儒者作为个案,从电影文 化学的角度对他的电影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转化做了初步的描述与分析, 是结合中国电影美学与电影文化学的一次尝试性研究。
一、道始于情:郭店楚简的启示
对于李行电影的总体评价,论者一般认为他延续了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的形式与风格 ,在台湾创出新的乡土写实电影传统,为台湾原创电影的发展,奠定技术与美学的基础 。关于李行对台湾电影美学方面的影响,台湾电影史学者卢非易给予很高评价,他在《 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一书中讨论台湾电影于创作环境先天不良的 条件下依然陆续出现优秀的创作时,便以李行的作品作为典型:“……《王哥柳哥游台 湾》开发出台语喜剧原型,《街头巷尾》为健康写实电影定下基调,《秋决》奠定儒家 电影的伦理风格,《海鸥飞处》重赋爱情文艺类型新生,《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城 故事》引介本土反思与乡土意识,以致《原乡人》领先探讨中国/台湾情结。可以说, 李行始终能步于众人之前,呼吸时代的新空气,一再地带动台湾电影的发展方向。”( 注: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1 2月版,第266-267页。)
李行近30年的导演生涯、50多部作品,其创作始终不出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家庭伦 理的主题圈子。从中不难看出李行关注现实的品格、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创作立场和“ 文化中国”的气质、在意识形态与艺术追求的中间地带从事“主流”电影的创作、尽可 能兼顾政宣要求和风格化的艺术表达、坚持将伦理道德的理想渗透进商业化的剧作构思 、百般眷恋的乡土情结和爱国情结等等。以上也是历年众多论者一再论及的内容,在此 不必重复。不过,同时也有一个不容抹杀的事实,就是李行电影还一直受到争议及批评 。李行自己也很清楚,对于他的电影,有两方面始终是激烈争议的引发点。一是他的“ 煽情”作风,一是他的“保守”的伦理观念。那么我们就从李行作品的争议处入手展开 评析,在下文我们将会发觉,这两方面的批评,也从另一个角度触及了以儒家为代表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
先说“煽情”。其实,与其判定李行是“煽情”,不如说他是十分的“重情”。李行 作品一贯“重情”,尤重传统的伦理亲情。关于亲情的描写,在他的健康写实电影(如 《街头巷尾》)、哲理电影(如《秋决》)、爸爸电影(如《路》、《吾土吾民》)、琼瑶 电影(如《婉君表妹》、《哑妻》)、乡土电影(如《汪洋中的一条船》)、寻根电影(如 《原乡人》)中都有鲜明体现……这是与中国人的抒情文艺传统一脉相通的。
关于中国文艺的抒情传统,其源流之久长,影响之深远,无论怎样描述都不为过。朱 天文在《悲情城市十三问》一文里讲述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以区别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 ,不仅仅是侯孝贤电影的学理脚注,也同样适用于李行的电影。她借用学者陈世骧的观 点,从诗经开始梳理这条抒情传统的线索,楚辞、汉乐府、赋、元小说、明传奇、清昆 曲,可说都是由名家抒情诗品“堆叠”起来的。(注:吴念真、朱天文《悲情城市》, 台湾三三书坊1989年8月版,第12-16页。)不仅从民间文化的“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的角度来看,这一抒情的品质,堪称民间文艺世俗精神的核心;而且根据考 古学者和文化学者的考察与研究,抒情传统不仅仅局限在“小传统”,并与“大传统” (great tradition)同源。(注:关于“大传统”与“小传统”——1956年美国芝加哥大 学人类学家Robert Redfield发表《乡民社会与文化》(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与“大传统”(great tradition )这一对观念,“用以说明在较复杂的文明之中所存在的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所 谓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里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这多半是经由思想家、 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refined culture);而相对的,小传统则是指一般 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传统虽各有不同, 但却是共同存在而相互影响,相为互动的。”大小传统文化也可称为“高文化”与“低 文化”、“古典文化”与“俗民文化”及“学者”文化与“通俗”文化等。Robert
Redfield认为自己这一组大小传统的观念最适于研究古老的文明社会,如印度、伊斯兰 和中国社会。见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143页。)
1993年10月,在湖北荆门市郭店村出土一批竹简,共13000字,含18篇学术著作,即著 名的“郭店楚简”。据学者庞朴介绍,“郭店楚简”提供了许多我们过去从不知道的“ 儒家之秘”,其中就涉及重情的思想:“我们以前一直认为儒家相信性是善的,情是恶 的,因此所有有关儒家修养的书都好象是道貌岸然、远离七情六欲的、不食人间烟火的 。可是这一次竹简的出土基本上摧毁了我们的观念。竹简里面有好几篇谈情的重要性— —道始于情。人道从哪儿来的?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从性来的。因为儒家认为性本善,从 性善里面派生出人们的道德规范来。可这一次它明确说,道始于情,从情开始了人的道 德规范、人的行为准则。这个思想我们以前不敢想也不敢说,这是儒家的一个秘密。” (注:庞朴《郭店楚简探秘》,《北京晚报》2001年4月6日,第26版。)
既然“道”始于情,那么“文以载道”的“文”、“影以载道”的“影”也应当有“ 情”。而“情”、“道”之间的渊源,来自儒家文化传统的“有情的宇宙观”。关于“ 有情的宇宙观”,学者韦政通是这样解释的:“中国传统的哲学,以儒家为主,儒家哲 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仁,仁的基本性质是感通,所以能感通者在有情。……仁,内 在于人说,为人心;超越于人说,又是万物之性。仁周流于人与自然之间,促成人与自 然的相感通,人与人的相感通,以及物与物的相感通。从儒家的观点看,万物莫不相感 通。万物莫不相感通,也就是万物莫不有情……儒家认为天地万物乃一生化的历程,是 一有情的生命体。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就是说,人能由感通之道,与天地万物融 而为一的意思。了解这一类的玄思,必须了解它的基础是定在情字上:人与人之间的不 隔,由于情;人与物之间的不隔,由于情;物与物之间的不隔,由于情;人与天地万物 ,统被连系在情的交光网中,此之谓有情的宇宙观。”(注:韦政通《论中国文化的十 大特征》,载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下),中国青年出 版社,1989年5月版,第44页。)
在“有情的宇宙观”基础上,韦政通先生又说:“中国传统中第一流的文学,不是纯 粹写景的山水文学、自然文学,而是融情于自然山水之中,情景交感的性情文学。”( 注:韦政通《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载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 中国文化》(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44页。)归根结底,亦在一个“情 ”字。由是观之,李行导演一贯的“重情”作风实在是受中国文化传统、文学传统的深 入影响所致。
至于李行的“保守”,我们知道李行选择坚守“影以载道”的传统立场不改变,一开 始是由于在台湾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电影从业者不得不苦苦寻找政治、商业和艺术三者 之间的通约点,结果是找到一种折中方案,“拍摄一些既反映台湾现实又符合政宣要求 ,宣扬中国伦理道德,在票房上也能有起色,不担风险的电影”。(注:陈飞宝《台湾 电影导演艺术》,台湾电影导演协会、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52页。)同时 ,李行自己讲:“我的作品重点,多半强调父母子女间的亲情,这一点,与我的家庭环 境极有关系,在我的感觉里,上一代与下一代应该是协调的,不应该是叛逆的、相抵触 的,人类感情,没有比父母对子女更真诚无私,我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是传统 保守的中国人典型,所以我最服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受了他们很大的影响。”( 注:黄仁《一代大家:维护中国传统伦理的美学——李行主要作品述评》,载《北京电 影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1958年,四位台港地区的新儒家学者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张君劢共同署名发表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宣言》的副标题为《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 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标志台港地区新儒家作为一个思潮的崛起。而当时 的国民党政府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来支持。由6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民 党在台湾大力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积极动员权力体制内的各种电影资源——李 行是“中影”公司的大导演,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而为他所拳拳服膺的传统伦理道德, 又恰巧与政宣内容不谋而合。所以,他的“保守”作风,他的一系列“保守”作品,还 有这样一个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不容忽视。
那么“传统的伦理亲情与教育,正是李行导演作品中的主要元素,也可以说是他的美 学核心,他的导演三昧”(注:黄仁《一代大家:维护中国传统伦理的美学——李行主 要作品述评》,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这亦是在特定的历史/文 化/政治语境之下,不得不采取的一个在政治上相对中性、在艺术上符合表达愿望的主 题区域和题材空间。至于李行在后来政治限制相对宽松的时期仍旧坚持其“保守”作风 ,如何看待当然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毕竟创作者有坚持自己风格的权利与自由,而且无 论怎样的艺术家都不可能不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局限。
二、影以载道:美是道德的象征
李行的电影,是以传统的眼睛看传统,以之为“健康”标准拣取现实素材,有论者认 为是将现实渲染、美化、构造成传统眼光下的现实:在传统眼光先于一切、居高临下的 注视下,一切社会现实的外在现象,经过过滤、筛选,都被儒家的传统精神统摄起来、 凝聚起来。“事实上就是传统的伦理主题落实到某种层次人的生活中,而使得观众能更 真实地领会其情感而已。”(注:陈飞宝《台湾电影导演艺术》,台湾电影导演协会、 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53页。)
无论多么剧烈的内在或外在冲突,无论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多么疏远、多么隔膜(如《 路》、《浪花》、《原乡人》),在“仁爱”精神、忠恕之道的感召下,对立都化解, 问题都消弭,隔膜被穿透,距离被拉近,在心有灵犀般的感动、共鸣中,走向人际和谐 的圆满,在作品中的小世界实现儒家的道德希冀与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就是“亲亲爱人 ”的实践与圆满。
李行的“保守”,尤其他作品中一以贯之的道德伦理观念,其实也和“有情的宇宙观 ”有着微妙联系。中国的传统哲学,受“有情的宇宙观”影响,始终没有能够和文学划 清一条界限,“情”与“理”之间缺乏明确区分。为了以文载道,多少损失了文学的独 立性,即,给文学的表达定下一套先验的哲学理念,虽然这一理念与情感有关,可一旦 成为定式,就难免理念先行而情感在后的说教嫌疑。儒家思想对中国文艺作品的这一消 极影响为诸多论者提及,而在李行的电影中也确有说教过多的痕迹。同时,这种天人感 通的哲学传统,造就了儒家文化的一大特点——泛道德化的伦理主义系统。在儒家的道 德思想中,视道德原理为“先验”的道德原理,“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可 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先验(a priori)一词,借用自康德哲学。根据康德的解释,先验就是先乎经验的意思 ,同时,也包含对于一切人、一切可能情况都适用的必然的、普遍有效的意义在里面。 凡是先验的原理,都不必由经验来证明,它是不证自明的。孔子的“仁”,孟子的“性 善”,都属于这种先验的道德原理。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就是,只要 我要求实现仁,那么仁就可以实现。实现仁的条件,既不依靠知识,也不需要任何外在 的经验,唯赖人的意志。还有孟子著名的四端之说,作为儒家的四大德目,代表儒家所 厘定的行为规范。这些德目的根源是为人心所固有的。(注:韦政通《论中国文化的十 大特征》,载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台港学者论中国文化》(下),中国青年出 版社,1989年5月版,第52页。)这样把儒家的道德抬高到宗教信仰的层次,倒颇能帮助 我们理解,李行的人伦道德的理想为什么始终渗透在他的电影作品里,构成贯穿其整个 电影艺术生涯的重要特色。从而,李行作品中这一普泛存在的、居高临下的道德高姿态 与传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同源共流,面对受过传统文化精神熏陶的中国/台湾观众,正 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因而一度获得相当广泛的认同。特别是李行的健康写实作品 ,撷取现实的素材,按照儒家的精神进行理想化的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与其说是反 映现实,不如说是提升现实;与其说是描述现实,不如说是美化现实。道德精神的和谐 与完满是李行作品主题一贯的、先验的归宿。所以,李行的大多数作品,不是“现实” 的,而是理想的;不是再现的,而是象征的。内中渗透出的影以载道的“理趣”,成为 其美学风格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
康德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专门论述过“对美的理知兴趣”,他把审美判断理解成 不仅仅是纯粹的审美,而且是部分地具有理知性的趣味判断。“当心灵思索自然美时, 就不能不发现同时是对自然感兴趣。这种兴趣是临近于道德的。”(注:这里采用李泽 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所用的较为通俗的译文,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 第405页;宗白华的译文为“当心意思索自然的美时,就不能不发见自己在这里同时对 于自然是感到兴趣的。这种兴趣按照它的亲属关系来说是道德的。”载康德著、宗白华 译《判断力批判》(上),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版,第145页。)在此,道德的理念通过 “象征”而感性化,成为审美——“趣味归结乃是判断道德理念的感性化的能力(通过 二者在反思中的类比)”。(注:这里采用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所用的较为通 俗的译文,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405页;宗白华译文为“鉴赏基本上既是 一个对于道德性诸观念的感性化——通过对于两方的反思中某一定的类比的媒介——的 评定能力”,载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版,第2 04页。)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把“纯粹美”/“自由美”和“依存美”区别开来:前者如花 、鸟、贝壳、图案画、无标题音乐,属于纯粹的形式美,是非功利、无概念、无目的的 ;后者是指“依存于一定概念的、有条件的美,它具有可认识的内容意义,从而有知性 概念和目的可寻”,即并非以线条等纯粹形式而引起美感的对象如人体、园林、建筑等 等。(注:这里采用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所用的较为通俗的译文,安徽文艺 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403页。)康德将“依存美”看作是高于“纯粹美”的,指明 “依存美”才是真正的美的理想,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著名美学命题——例如 白色象征纯洁,或把自然景物类比于一定的观念而成为美等等。李泽厚认为:“中国古 代艺术中的松、菊、竹、梅四君子象征道德的高尚贞洁,与康德这里讲的意思倒相当一 致。”(注:这里采用李泽厚在《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所用的较为通俗的译文,安徽文 艺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406页。)
在李行的代表作中,《秋决》(1971)极其典型地传达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理趣、 理念,片中的每个主要人物都有着明确的象征意涵,成为探讨儒家哲学及伦理的形象化 概念,达到“趣味与理性的统一,即美与善的统一”。我们不妨将李行长兄李子弋对该 片剧本第十二稿的读后意见录在下面,文章不啻为影片道德象征理念的上佳阐述:
“《秋决》应有三条主轴:第一、与生俱来本质上‘道欲并存’的人性可塑性。第二 、刑罚教化‘刑期无刑’的矫正性,自我反省、悔改重于刑罚的惩治。第三、中国传统 女性的牺牲奉献与柔顺妇德,所彰显的无私的爱,会开启人性至善之门。
秋决,是中国法治的精神,以秋天肃杀、收敛,蕴涵着下一个春天生命的再生。中国 文化的传统精神,在于‘生生不息’,中国的文化价值,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充满生命 精神的世界,它是一种生命形式转化为另一种生命形式,生生是后一个生命接替了前一 个生命,是一种圆的转换与传承。
中国人对生死的看法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秋决正是这种生生死死,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时序与生命转换。
因此,《秋决》的男主角,是‘道欲并存’人性可塑性的象征,女主角则是柔顺妇德 、母爱光辉,牢头则是‘刑期无刑’鼓励反省悔改的力量,通过秋的肃杀一个旧生命的 衰退,开启春天苏醒一个新生命的成长,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转换。”(注:黄仁编 著《行者影踪——李行·电影·五十年》,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股份公司,1999 年12月版,第28页。)
《秋决》以死囚裴刚由暴戾乖张到良心发现的心路历程为叙事主线,穿插塑造了仗势 护犊继而悔恨不已的奶奶,性格温婉柔顺、甘愿传宗接代的莲儿,以及正义严峻又慈悲 若父的牢头、代表性恶的小偷与彰显良知的书生等几个人物形象,再辅以诗性象征意味 的四季自然景色的描写,俨然是探讨人性、亲情、天命、生死、道德等等诸多人生终极 问题的哲理电影诗。影片完成后,李行称它是过去十年来以伦理为主题的毕业论文。
追溯该片之主题渊源自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我们知道,中国的“天人合一 ”哲学观本来就有把道德理性和自然理性先验地看作一致的倾向,后世理学家据此发展 出“致良知教”,即认为良知天然植于人心,可由人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不待虑 而知,不待学而能”是良知的最大特点。这里举一实例说明之。已故的现代新儒家大师 牟宗三(1909—1995)有一件难忘往事,曾深刻影响其哲学观念:“30年前当吾在北大时 ,一日熊(十力)先生与冯友兰氏谈,冯氏谓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是一个假设。熊先生听之 ,即大为惊讶说:‘良知是呈现,你怎么说是假设!’吾当时在旁静听,知冯氏之语的 根据是康德……而闻熊先生言,则大为震动,耳目一新……‘良知是呈现’之义,则总 牢记心中,从未忘也。”(注:转引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年1月版,第308页。牟宗三正是在熊十力的启发下开出“道德的宇宙论”,视道 德的秩序为宇宙的秩序,再融汇康德先验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要,依着主观唯心主义的 理路,推展出一整套现代新儒学的“先验道德论”哲学架构。另外,关于“良知”的先 天自存于人心,可参考王阳明《大学问》第26卷所讲:“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 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良知到底是不是“呈现”,从理性的角度,既无从 证明,也无从证伪,只能是悬案。新儒家继承宋明理学传统把它理解为德性之知的“呈 现”,已越出科学的界限而进入信仰的领域,故而有的学者干脆把儒家文化系统看作“ 宗教、伦理、政治”的三合一。
为了使《秋决》有力彰现儒家之自然与人伦同源不二的信念,李行和编剧张永祥屡易 其稿,惨淡经营,借用情、景、人、物、事在凸显“道”与生命的联系,视天、地、人 为一整个的生命系统——“天地之大德曰生”——把自然和人伦统一在天道运行、生生 不已的哲学境界里,这样一来,就把伦理道德的终极依据形象化地展示出来。
关于此中蕴涵,可再参考国学大师钱穆的一段文字:“这一个道,有时也称之曰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就大自然言,有生命,无生命,全有性命,亦同是生。生生不已,便 是道。这一个生,有时也称之曰仁。仁是说他的德,生是说他的性。但天地间岂不常有 冲突,常有克伐,常有死亡,常有灾祸吗?这些若从个别看,诚然是冲突、克伐、死亡 、灾祸,但从整体看,还只是一动,还只是一道。……从道的观念上早已消融了物我死 生之别,因此也便无所谓冲突、克伐、灾祸、死亡。这些只是从条理上应有的一些断制 。也是所谓义。因此义与命常常合说,便是从外面分理上该有的断制。所以义还是成就 了仁,命也还是成就了性。每一物之动,只在理与义与命之中,亦只在仁与生与道之中 ,冲突克伐死亡灾祸是自然,从种种冲突克伐死亡灾祸中见出义理仁道生命来,是人文 。但人文仍还是自然,不能违离自然而自成为人文。”(注:钱穆《湖上闲思录》,生 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北京第一版,第34页。)
三、时代/个体局限:在政治、商业的夹缝生存
李行电影创作的黄金年代是20世纪60—70年代,台湾此时正处于经济起步的历史阶段 。从经济角度上看,台湾正在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官僚资本、私人资本迅速增长,连带 着电影投资也大幅提升。从政治角度上看,国民党政府鼓励本土电影发展,并限制外国 片进口,在政策方面为台湾本土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支持空间。在相对稳定的社会 氛围里,老百姓自然会有对电影的消费需求,又值台语片渐渐走向颓势,国语片急需找 到新的表现方式。而且这一表现方式既要能够兼顾政治宣传目的,又得符合市场的需求 、观众的口味。在电影艺术方面,世界兴起写实主义的电影浪潮,波及台湾,它成为“ (健康)新写实主义”电影应运而现的又一催化剂。
然而表面安逸的社会征侯并不能掩盖深层次的紧张。当时正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在“冷 战”背景下处于两极对立的时刻。“保守的威权统治与政治压抑仍继续强化,以确保一 个低风险的稳定投资环境。”(注: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12月版,第97页。)
“鉴于过去上海左派电影的庞大影响力,政府仍小心翼翼地钳制电影内容与意识。60 年代的主要片商戴传李,曾提及当时噤若寒蝉的状况:‘有轻描淡写社会的不平,但不 敢深入说明,太露骨的话,不要说惹事上身,只要禁演,就赔大了。’电影检查的严苛 与近乎神经过敏的自我约制,使台湾电影始终谨守在政府许可的意识范围内。这样紧张 兮兮的创作气氛,贯穿了整个60、70年代。”(注: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 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12月版,第98-99页。)比如台湾当时的 文艺政策中有所谓的“六不”,即:“不专写社会的黑暗、不挑拨阶级的仇恨、不带悲 观的色彩、不表现浪漫的情调、不写无意义的作品、不表现不正确的意识”。(注:卢 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12月版 ,第103-104页。)在如此鲜明的意识形态限制之下,确实是先验地、强迫性地决定了健 康写实电影的扬善隐恶的根基品性和价值起始点。作为从台语片时期走过来的成功导演 ,李行为了在这一社会氛围中生存,也面临自身的表现方式、风格的转型。因为他必得 在夹缝中求生存,一面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一面是观众口味的要求,并且艺术家还 有强烈的表达个人关怀的愿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要想三者兼顾协调,诚非易事。
李行作品中的所谓“健康现实”的美,是作者的审美理想以“现实”的表象外化在银 幕上,至于它与客观现实的真正关系,往往成为论者争议的引爆点,至今仍褒贬不一。 尽管李行在政治与商业的双重夹缝中生存下来,在限制中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 的风格,但既然是时代背景限制下的产物,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的烙印,无法真正 逃离时代的局限性。李行的局限,一方面是他的伦理观念及教化主题上的局限,一方面 在于他实现其电影美学风格的手法的局限。
在道德伦理主题方面,李行若有意若无意地流露出对当时国民党意识形态的迎合,即 对现实父权/威权文化的某种依附或妥协。陈飞宝中肯地指出李行电影“遵古守旧、不 做任何改变的思想,与当时台湾社会趋向开放的社会潮流格格不入。对代沟问题的探讨 ,他总是远离台湾政治社会生活,远离现代工商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巨大 变化和对中国固有伦理和传统的具体分析,单单强调下一代向上一代迁就和妥协,这是 很不够的、片面的”。(注:陈飞宝编著《台湾电影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1 2月版,第203页。)
在电影美学、电影风格方面,则属焦雄屏最具代表性,她提出以李行的《蚵女》、《 养鸭人家》、《路》为代表的“健康写实主义”电影——
“一、背景多设在台湾某农村、乡下、渔港等地,以农渔的生产为题材,在外景实地 拍摄,避免了以往片场显出的虚假狭陋景观。
二、人物普遍是劳动的普罗阶级,如《养鸭人家》的农户与养鸭户,《蚵女》的殖蚵 女郎,《路》的筑路工人和近邻的贫破木屋区。不过,这些演员并未掌握角色的现实原 则。扮劳动妇女的女星常挂着一脸都市妆上戏(如:眼影、假睫毛等)。男星则吹着飞机 头、穿着花衫西裤演农夫。其面貌与写实的外景并不搭配。
三、标准国语的演员,使电影极不写实。这是台湾充满南腔北调的时代,农渔村更是 一片台语。但是,训练有素的话剧传统演员,吐着咬音标准的台词,使人产生错乱。
四、健康写实脱不了宣传政策的任务。虽然放弃了反共的陈词,但是宣扬台湾的经济 变化以及政府德政都不遗余力。
五、这些电影都存有保守的意识形态,先验地巩固父权思想及封建伦理。也因为背后 已存有既定的意识形态结论,‘健康写实’完全不能如‘意大利新写实主义’一般采取 开放的形式,电影的终结往往是一家团聚,误会冰释,家庭伦理的重要性和天伦之乐超 过一切。”(注:焦雄屏《时代显影——中西电影论述》,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3 月版,第157页。)
综观以上五点意见,我们可以看出,其一,对于“健康写实”电影的评价,除了第一 条带有某种程度的肯定语气之外,其它四条都是持批评态度的。其二,前三条写出电影 在拍摄手法上的局限与不足,后两条则在电影传达的主题和意识形态方面指出其局限性 。其三,从拍摄手法的陈旧,到主题、意识形态的保守落后,这些问题几乎在80年代崛 起的台湾“新电影”全部纠正过来。因而,在这些批评意见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新时 代的电影美学观念。也正是在新的美学观念引导下,以侯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80年代 “新电影”导演们形成了大大区别以往的电影创作气候,开拓出台湾新生代电影发展的 新局面……
结语
综前所述,本文首先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情的宇宙观”对李行的“重情”作风 的影响,与我国自《诗经》就开始的抒情文学传统一脉相承。其次,说明儒家传统的泛 伦理主义倾向,直接导致李行作品中“先验”的主题意念,即“美是道德的象征”这样 一种将哲学观、道德观、审美观合而为一的创作追求。接着,又指出在特殊的时代背景 下,由于政治和商业的双重限制,李行在创作上的某些局限。基本肯定的一点,是李行 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奉持者兼代言人,他把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终生不渝的 最高信仰,从“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的角度上看,是没有任何距离感的完 全认同,即认同传统、认同民族、认同国家。
不过也要特别说明,认同传统文化、信仰传统精神的人,不一定就是极端的守旧派或 者(狭隘、庸俗意义上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主义者。比如李行的《贞节牌坊》 ,就是同情、肯定女性正当的情欲要求,反对并谴责了残酷无人性的封建贞洁观,有其 进步意义;再者,他所宣扬的传统伦理道德,也只是强调仁爱之心、忠恕之道,崇尚克 己奉献、向往亲情和谐……是对传统之积极面的认同,决非对封建糟粕认同,像后期作 品《原乡人》、《汪洋中的一条船》中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自强不息的奋斗品格,当为我 们全体中国人所信奉。因之,笔者以为应主要从积极方面看待李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 体现。
传统是复杂的,现实是复杂的,传统和现实的关系,以及传统与未来的关系也是复杂 的。人们常说温故知新、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创造转化,依据的正是文 化发展的辩证法——李行的电影创作,正给予我们这方面的重要启示——正如俄国思想 家别尔嘉耶夫关于“文化的传统”与“创造的自由”的精辟论述:“文化始终有两个源 头:一是传统,二是创造的自由。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连贯性,就没有历史沿革的合 理性。这儿说的传统决非那种阻碍创造性发展的守旧,而是跟过去的创造、过去的文化 价值的一种内在的联系。没有创造的自由,文化就没有创新,就没有不断提高和上升的 活力,就是消亡。在文化创造的历史上,发生跟过去决裂的现象,激烈地对抗过去,特 别是对抗刚逝去的过去。不仅在政治生活中,而且在文化生活中也要闹革命,但伟大的 、具有永恒价值的过去却始终会保存于深层处,人们总会向它回归……没有跟过去的联 系,没有记忆,就不存在文化,就像没有自由就没有文化一样。”(注:[俄]别尔嘉耶 夫《俄罗斯灵魂——别尔嘉耶夫文选》,陆肇明、东方珏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 版,第217-218页。)
附录:李行电影导演年表
1958年 《王哥柳哥游台湾》(上、下集)
1959年 《猪八戒与孙悟空》、《猪八戒救美》、《凸哥凹哥》
1960年 《台湾地下水》(纪录片)
1961年 《台湾教育》(纪录片)、《王哥柳哥好过年》、《武则天》、《两相好》
1962年 《金凤银鹅》、《白贼七》、《王哥柳哥过五关斩六将》、《白贼七续集》
1963年 《街头巷尾》、《新妻镜》
1964年 《蚵女》(与李嘉合导)、《养鸭人家》、《婉君表妹》
1965年 《哑女情深》、《贞节牌坊》
1966年 《还我河山》(与李嘉、白景瑞合导)、《日落日出》
1967年 《路》
1968年 《玉观音》、《情人的眼泪》
1969年 《群星会》、《喜怒哀乐》(第三段《哀》与白景瑞、胡金铨、李翰祥合导)
1970年 《母与女》、《爱情一二三》
1971年 《秋决》
1972年 《风从哪里来》、《大三元》(与李嘉、白景瑞合导)
1973年 《彩云飞》、《心有千千结》、《婚姻大事》
1974年 《海鸥飞处》、《海韵》
1975年 《吾土吾民》
1976年 《碧云天》、《浪花》
1977年 《风铃风铃》、《白花飘雪花飘》
1978年 《汪洋中的一条船》
1979年 《小城故事》、《早安台北》
1980年 《原乡人》
1981年 《又见春天》、《龙的传人》
1983年 《大轮回》(与胡金铨、白景瑞合导)
1984年 《细雨春风》
1986年 《唐山过台湾》
标签:儒家论文; 文化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李行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象征手法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国学论文; 原乡人论文; 美学论文; 台湾论文; 良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