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灌南县供电分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5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对电力的需求更是加大,电力日渐成为国家经济提升的利刃。但是由于管理不到位、不科学,导致线路损耗居高不下,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经济的损失,而且极大影响着电力电量的平衡和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研发出一套有效减少线损,真正降低电能损失率的自动化系统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所以电力自动化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利用是不容推迟的。文章就此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应用
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和四分线损概述
电力计量系统是综合电力营销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能计量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综合构成,从而对电能信息进行全面、实时、有效的采集与分析。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有两个基本载体,公用移动通信网络和电力专用通信网络,并加以设置多个计量点,从而确保对整个电网的全面把控与管理,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发挥。
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四分线损,所谓四分就是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分压就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电压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从而实现对电能损耗问题的统筹;分区就是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并且分析不同区域内的线路损耗情况,统一计算线损率,从而掌握不同区域内的线路损耗情况;分线就是管辖区域内的各条线路的损耗进行集中的统计、分析与考核,从而可以分析出送点线路等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分台区就是分析一定区域内公用配电变压上电路的电力损耗情况,并进行统计、归纳和管理的过程。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是由主站、自动化终端、通信信道构成。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主站,主站是需要通过通信通道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自动化终端的任务就是对计量点的信息进行收集,加以整理后将其传递到计算机中,对主站发出的指令进行接收。通信信道的作用是进行自动化终端和主站的连接,建立起二者之间的桥梁,实现对数据网的调度,无线业务的分组以及分址等目的。
2.电能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流程
2.1建立模型
在线损管理工作中应用以计量自动化技术,能够对线损模型的构建起到良好的协助效果。此外,应用这一技术手段还可实现对计量点、变电站线损分析,而后再构建起契合于实际情况的线损模型。一旦监控表明存在异常情况系统便可自主进行调控。可利用现已掌握的相关数据信息来建构出相应的模型,其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一旦出现改变,也可以快速化的了解到实际的线损率与用电状况。采取这一种计算形式所获得线损率有着极高的精确性,能够有效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2.2形成报表
在电力企业当中应用以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直接形成报表。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之时,其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线损分压管理、分线管理、分区管理、分台管理的完整统计,而后再综合权衡最终的数据结果来生成线损报表。通过对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还能够实现在多个时间区段来加以甄别与评估,例如对当日线损与当月线损展开分析,来给予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来自于第一线的详实性的数据信息。在日常的工作阶段当中,应当就针对实际的线损情况展开科学化的分析,一旦检出有故障问题便应即刻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只有确保电能的正常、稳定供应,方可实现对企业效益的充分保障。
2.3监测系统
在线损管理当中应用计量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多个维度的精准分析,而后再将有关隐患问题及时检出并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个工作日当中要能够针对各节点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进行精准采集与监控,而后再将之发送于管理系统的末端设备当中,并通过末端设备对整个系统运行的各环节步骤实施更加详细的测定、分析及处置。此外,系统还可以实现在一个工作日当中对于线路的运行状况予以准确计量,并达到精准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在将营销工作与系统合并以后,将系数数据接入到营销系统内,还能够有效规避人为性的错误行为,由此不但能够实现对线损率的大幅度降低,亦可提升工作的精准性。
2.4自动统计
基于线损管理工作之中开展计量自动化设计能够更加方便的开展自动统计工作。采用分压管理、分线管理、分区管理、分台管理的四分线损管理方式来加强对线路的统计与分析工作。同时也可把计量自动化系统运用到这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可在多种完全不同的电压水平下来进行损耗统计,而且还可分别设置为多种完全不同的周期形式,再将之与电压级别相合并实施线损统计。通过引入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统计通过的有效分担,有助于提高统计效率与精确性。
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远程抄表
线损管理早期仅仅依靠单一的人工核算方式,因此,时效性将直接影响电能的直接损耗,因此,远程抄表便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个切入点,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节省资本投入,无论是在人力资本还是在时间资本的投入上都是有益的,同时也可以缩减线损。
3.2防窃电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引用
在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窃电行为的发生频次。以往仅仅依靠人员的监管,很难预防偷电事件的产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力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也给企业无形之中增加处理问题的难度。针对现有社会现状,电力企业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于是电力计量自动化应运而生,该项自动化系统的引入,不仅能实时监管信息的动态,同时也能设置一定的标准,去应对用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从而形成自动报警装置,避免偷电、漏电的产生。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反窃电的作用,同时也间接保护了线路免受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3.3功率因数管理
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改善了功率因数,进而帮助提升线损率。功率因数是最直接的反映变压器的用电状况,其因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电能的消耗程度。将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有效的引用到线损管理中,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快速、准确的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有效解决。电力计量系统的运用,能大大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也能为供电企业节约电力资源,优化电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如果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引入功率因数配置,将可以实现对功率的远程监测,实现对用户设置合理有效的因数配置,避免无效的电能损耗。
综上所述,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电网的稳定运行。线损问题对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极大影响,我们需要明确线损出现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策略进行解决。通过对计量点的统计、分析和计算,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案去应对,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本浪费,同时也推动整体电网的平稳发展与正常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陈秋燕.试论电力营销中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24):78.
[2]周金祥,李勇,黄鹏.电力企业中计量自动化的线损管理系统实践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2):135-136.
[3]黄晓岚.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与创新,2016,(08):50.
论文作者:徐红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线损论文; 电力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能论文; 信息论文; 线路论文; 功率因数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