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送电线路检修和维护对策论文_罗旭, 周俊杰

浅谈送电线路检修和维护对策论文_罗旭, 周俊杰

1.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江西南昌 3300321;

2.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 江西南昌 3300322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供电总量的需求正在逐年递增,送电线路状态的检修与维护成为保证供电质量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送电线路检修与维护的必要性,介绍了送电线路检修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送电线路的具体维护措施。

关键词:送电线路;检修;维护

1送电线路检修与维护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电网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送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是国家电网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程度之后的必然选择。送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状态的好坏,直接性的关系着相关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想要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使用最节省的人力资源,就必须要求避免送电线路的维护的盲目性,保持设备正常运营,持有良好的健康状态。一般来说。送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需要一年最少安排两次左右,提高维修人员对输电线路的维护意识。统筹兼顾,坚持从全局入手,在分析所有路线的基础上,有重点有突破性的开展检测工作。做到施工到位,技术过关,有效地抑制和减少送电线路事故。

2送电线路的检修工作

一般来说,可能出现故障的就是送电线路的中段和末段,因为这两个段位的线路一般情况下是不受人工影响的。如果是中段出现故障,检测工人就要进行检测故障原因,出现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避雷装置出现问题,导致雷电击中,对送电线路造成破坏。这是不可抗力。但是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防雷措施,以免工人自身造成伤害。如果遇到此类情况,我们的检修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电源,更换出现故障位置的线路,这些线路的送电线一般情况下都是有专业的更换和安装设备进行更换和安装。线路安装完毕之后,对线路的避雷装置重新安装,并做好维护工作。

第二,是要进行定期巡视,注意检查线路老化程度,检测无线电干扰信号,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对于送电线路来说,定期巡视是必要的,检查线路老化程度,做好记录,针对线路老化程度做出定期巡视计划,无线电干扰信号的检测,可以使用信号探测仪器,对干扰信号的强度进行鉴定,如果探测到的强度高于高压输电线路能够承受的程度,就要对其采取探引措施,或者发出抗击这种干扰信号的无线电波,对其进行消减,消减成功,就可以使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正常工作了。

对于电缆输电来说,主要是要预防地表作业对地下电缆的损坏,目前城市高压传输电路出现的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地表作业的原因,规划建筑时,忽视了电缆所在地区的防护,导致地表作业,挖掘或其他工业作业等对电缆造成破坏或腐蚀。预防这种情况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土地规划部门负责规划的时候,要注意尽量避开电缆埋藏地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送电线路中的具体维护措施

3.1防污措施

绝缘子的使用是防污措施中的常见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玻璃和瓷质的绝缘子在自然环境中会发生裂化,影响防污效果与供电质量,复合绝缘子的研发与使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复合绝缘子具有零电阻值,在恶性环境中不易发生性质变化,具有较高的耐污压值。平时还要注意绝缘子的清扫工作,加强电力管理与监督工作。另外,在供电系统中,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效果与防污有较大的影响,应对以往的绝缘材料的防污值进行检测,提高输变电设备的绝缘能力,将防污值最大化研发与使用,也可以在设备表面通过化学试剂的喷涂达到防污的效果。

3.2防雷措施

防雷电是送电线路检修中最突出的问题,一般不在全线进行避雷线的架设,但遇到雷电直击的情况,沿导线传入变电站的侵入波很可能破坏变电站内的绝缘。所以,针对输电线路的检修,最好采用在靠近变电站一端进线的位置上加设避雷线,以避免绕击和反击。其次,因送电线路的绝缘性能自动恢复,所以大多数的雷击造成的绝缘闪络现象会在跳闸后自动消除。因此,如果在线路上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分、送电线路的雷击事故,大大减少停电的概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送电线路的防雷工作,防止雷击的永久性故障并降低雷击跳闸的频率。实践证明,加强线路的自身绝缘,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造,注重线路的实际管理与检修,清理好线路周边的缘,或者通过加装避雷器、极强杆塔接地电阻监测等措施后,就能很好地降低雷击对线路造成的伤害。

3.3防鸟害措施

鸟类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排便,造成绝缘子绝缘性能下降或空气绝缘间隙不足,引起送电线路跳闸,严重威胁送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因此可以在导线或构架复合绝缘子等鸟害重点区域安装防鸟害等装置,在线路转角、耐张、双横担上等重点部位加装驱鸟器。同时也可以按照声控驱鸟器,其主要采用高频率声波和多种鸟类悲鸣混合而成,是一种感应式驱鸟装置。它的有效保护半径为10m,只要鸟类进人保护范围就可以迅速发出多种较大的响声,达到驱赶鸟类的作用。

3.4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3.4.1加强土壤电阻率的测量精度

在送电线路以及架设杆塔的设计阶段,不但要对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精确的勘察,还应采用土壤电阻测量设备对不同环境、不同区域的土壤进行电阻率的精确测量,确保电阻率的精度。同时,不能通过以往经验作为电阻率数值的参考标准,更不能对较为典型的设计图纸中数据进行盲目的套用,这样会严重阻碍杆塔的架设以及接地装置的设置,并且,若保证土壤电阻率误差较小,则还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3.4.2使用化学降阻剂

接地电阻增高,且长时间居高不下时,可适当在接地极附近使用化学降阻剂,以此来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其中使用到的降阻剂,也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通常情况下,其中所包含的成分大多为水分和强电解质,采用网状胶体对降阻剂进行覆盖和固定,使其不会因雨水的流动而被冲刷流走,进而能够起到较长时间的降阻作用。

3.4.3接地模块

接地模块是一种以非金属材料为主的接地体,它由导电性强、化学稳定性较好的非金属矿物质、金属接地棒、电解质和保湿剂组成。接地模块埋入大地后,其中的非金属材料与大地构成一个接触良好的整体。一方面它能够与土壤紧密接触,扩大散流面积,降低与土壤间的接触电阻;另一方面它向周围土壤孔隙中流动渗透,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在接地体四周形成一个电阻率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使整个地网接地电阻显著降低。而且接地模块中含有金属钝化防腐剂,能使金属接地体表面迅速钝化,有效阻止金属接地体的锈蚀,延长金属接地体使用寿命;接地模块中保湿剂能有效保持土壤中的水分,防止干燥季节接地电阻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比接地模块具有良好防腐蚀性和长效稳定性。

3.4.4加强定期维护

送电线路杆塔的接地体会由于长时间的与空气接触或受到地下物质的腐蚀,而出现杆塔“失地”现象,为解决此类问题,应当定期对送电线路杆塔的接地体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采用测量电阻装置对接地体进行电阻的测量,若发现接地体电阻过高,则要进行金属导体的工艺处理,去除金属导体上的腐蚀面;若发现接地体的电阻过高,且腐蚀较为严重,则要及时更换接地体,使杆塔接地电阻能够处于正常值范围,以确保送电线路的输送电力稳定。

结语

总之,送电线路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出现各种故障是避免不了的,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在实际的线路维修和检修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送电线路的检修,要根据线路运行状态合理科学的安排维护和检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不断提升设备的健康水平,保障送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郭育初. 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J]. 科技尚品,2016,(01):218.

[2]陶春华. 10kV以下配电线路故障及其检修维护对策[J]. 科技与企业,2014,(23):189.

[3]何安全. 送电线路检修与维护和新构建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131-132.

论文作者:罗旭, 周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浅谈送电线路检修和维护对策论文_罗旭, 周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