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珠海 5190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手术麻醉部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术毕超声引导下穿刺至前锯肌平面,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射罗哌卡因。结果(1)在T1、T2、T3,观察组静止时、咳嗽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T1、T2、T3、,观察组静止时、咳嗽时的IL-6、IL-10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有效减轻炎性反应,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炎性反应;影响
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常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ICA)的方式,这种单模式镇痛的方式,由于大量使用阿片药物,会产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且可能抑制人体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增加肿瘤转移复发的风险[1]。此次试验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应用了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的镇痛方法,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有效抑制了炎性反应,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35例。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0:15,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7岁、61岁,中位数年龄(50.27±3.28)岁;②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1:14,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6岁、61岁,中位数年龄(50.83±3.12)岁。根据上述信息可知,从基本资料上看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研究对比的价值。
1.2方法
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0.5mg阿托品和10mg苯巴比妥,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面罩吸氧去氮,连接心电图监护仪等监测设备,静脉缓慢推注0.05mg/kg咪唑安定、6μg/kg舒芬太尼、0.3mg/kg顺式阿去库铵、2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每分钟持续静脉泵注0.2至0.46μg/kg瑞芬太尼、50至80μg/kg丙泊酚,间断静脉推注0.1mg/kg顺式阿去库铵,进行麻醉维持。
术后,患者取侧卧位,超声定位第5肋骨,平面内进针至背阔肌和前锯肌之间,回抽无血后,对照组注入20ml生理盐水,观察组推注20ml 0.375%罗哌卡因,超声下可见前锯肌浅表产生逐步增大的梭型低回声。复苏拔管后,送至麻醉复苏室,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应用100μg舒芬太尼+100ml生理盐水,静脉自控镇痛,锁定时间为15min,背景输注2ml/h,单次追加剂量为2ml。
1.3判定标准
在T1(术后2h)、T2(术后6h)、T3(术后12h)这3个时间节点,记录两组患者静止时、咳嗽时的VAS评分,检测血清IL-6、IL-10的浓度[2]。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x +S),组间对比方式为t检验,若计算得到P<0.05的结果,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对比
在T1、T2、T3,观察组静止时、咳嗽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由于单模式镇痛的副作用,人们开始研究多模式镇痛方法,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则是其中可行性较高的一种[3]。在超声引导下,将罗哌卡因注射至背阔肌与前锯肌之间,可阻滞外侧皮支,镇静镇痛效果显著,而且能够减少促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术后言行免疫应激反应[4]-[5]。此次试验中,术毕超声引导下穿刺至前锯肌平面,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射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有效减轻炎性反应,值得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
[1]雍雅智,柯明耀,吴雪梅,罗炳清.超声引导下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03):573-575.
[2]柴彬,林文新,郑辉利,张进,马保新.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在肝癌开腹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02):339-340.
[3]韩超,任鸿飞,周敏敏,郭燕芬,阮志慧,葛志军.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12):1173-1176.
[4]唐云,谷伟.腔内超声技术在肺癌诊断及纵隔淋巴结分期的意义[J].世界临床药物,2017,38(01):15-20.
[5]晋萍,谭慧,陈晓爱,程春华,杨承纲,黄云超.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细胞学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2):124-125.
作者简介:陈龙(1988,1-)男,汉,广东珠海,硕士,医生,麻醉;
杨思敏(1987,11-)女,汉,广东省湛江市,硕士研究生,麻醉科住院医生,擅长于老年患者及危重患者手术。
论文作者:陈龙1,杨思敏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超声论文; 术后论文; 肺癌论文; 平面论文; 两组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