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强
(张家口市宣钢医院 河北张家口 075100)
【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出本院在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收治的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性抽选出病例数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用法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为40例。观察组胃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胃溃疡患者实施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比2组胃溃疡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胃溃疡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效果更佳,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关键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胃溃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2-0017-02
胃溃疡近年来发病率极高,由于该疾病的发生对于身体伤害性并不明显,很多患者不重视自身病情,认为服用药物后症状缓解即为治愈,自行停止用药导致病情再次发生,使得病情逐渐加重引发其他胃部疾病发作。当前,临床上治疗胃溃疡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而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种类较多,如何选择合适、高效的药物治疗胃溃疡十分重要[1]。在本文当中,对本院2017年到2018年期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分组,探究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在治疗胃溃疡的应用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内容。
1.资料、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0/组)。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过X线检查,满足临床上胃溃疡诊断标准。所有参与者均知晓并在家属陪同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内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
纳入标准:表现出上腹痛、反酸、嗳气等,经胃镜检查确诊;能够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肾、肝等脏器衰竭疾病或患有其他类型溃疡;药物过敏者。
对照组胃溃疡患者中,男性患者病例数23例、女性患者病例数17例,年龄最小的35岁,年龄最大的为71岁,平均年龄值为(51.4±4.2)岁,病程1个月~12个月,平均病程为(5.7±2.5)个月。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22例、18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5岁,下限值34岁,年龄平均值(51.5±4.1)岁,病程为2个月~15个月,平均病程为:5.8±2.3个月。
对比两组胃溃疡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0.05),由于基线资料差别不大因此能够进一步比较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针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禁止患者进食会对消化道造成损失和刺激的食物,指导患者补充适当的维生素C,在对所有患者进行规范性饮食干预和常规治疗后,给予对照组阿莫西林(生命科技生物制药有限公司H20054914),2次/d;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山东惠诺药业有限公司H20074104),每次剂量为20mg,每天服用2次。所有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连续用药治疗4周[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胃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用餐后疼痛感消失,胃镜检查后溃疡已经全部愈合;有效:患者用餐后疼痛感显著下降,胃镜检查后溃疡大部分愈合;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程度较小,溃疡检查结果未全部愈合。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的形式,表示两组胃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计数资料),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两组胃溃疡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 两组胃溃疡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见表1)。
2.2 两组胃溃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胃溃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2例恶心、3例呕吐),对照组胃溃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7例恶心、6例呕吐),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对比:卡方值=4.5878,P值=0.0322。
3.讨论
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3]。胃溃疡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明显。大部分学者认为胃溃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感染幽门杆菌有关,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进餐结束后持续性出现上腹部灼烧感疼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解,在下次进餐后再次发作,具有迁移反复的特点[4]。
临床研究认为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减少胃酸分泌是治疗胃溃疡患者的必要措施。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在经过化学反应后,能够合成苯丙咪唑化合物,具有弱碱性以及弱脂溶性,服用后会聚集在胃溃疡细胞组织周围,能够抑制H+、K+ATP酶活性,能够减少胃酸分泌,改善患者胃溃疡[5]。
阿莫西林属于半合成类青霉素广谱抗生素,能够对绝大多数的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均具有杀菌作用,还能够清除幽门螺旋杆菌,降低患者胃溃疡持续时间,反复发作的次数[6]。
上述2种药物在治疗胃溃疡患者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本次研究中,将2种药物进行对比后,发现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中应用价值更佳。这可能是因为阿莫西林无法控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损伤,导致整体治疗效果并不高。
文中,观察组胃溃疡患者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胃溃疡患者总有效率75.00%,两组胃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而且,两组胃溃疡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同样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照组胃溃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低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
在治疗胃溃疡患者中,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相比,治疗效果更佳,可以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而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价值十分理想,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月梅,林津,李萍,等.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17-117.
[2]王颂歌,余会丽,马明,等.抗菌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胃泌素指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2470-2472.
[3]李效宇.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清丙二醛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10):1034-1035.
[4]胡凤艳.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7):46-47.
[5]王海娟.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7,17(32):78-78.
[6]赵桂英.谷氨酰胺呱仑酸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5):579-580.
论文作者:杜海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胃溃疡论文; 患者论文; 阿莫西林论文; 奥美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