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雪松 湖北省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 445000
【摘要】在初中,学生处于思想成熟阶段,会受到各界影响,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也更多更复杂,作为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制观念是必要的,本文从多方面明确提出道德与法制教育的主要策略,从教学实践出发,希望能够提高认识,并为相关的教学事业发展助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0-003-01
道德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修养,具备独特的魅力,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保障,可以创建出和谐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青少年作为祖国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要进行良好的教育,才能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初中生看待问题还不是很理性,往往凭借个人主观意志决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正确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主动去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在讲授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这样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1.加强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
随着我国现阶段教学目标改革的逐渐深入,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不例外,一定要对其加强认识和理解,教师要积极研究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方法,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目的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康,并且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促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入研究,建立起作用效果比较好的教育方式体系,把道德与法治的培养意识渗入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不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积极探索与努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加强认识,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用和功能进行强有力的保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中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律的基础,真正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2.创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模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找到教学模式提高的突破点,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
教师要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解决当前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的水平,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提高道德与法律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平和的心态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发挥自身的综合素质的优势,进行创造式学习,建立起完善的道德与法治体系,做一个遵纪守法、有道德有素养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因此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实现更好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意义也不大,因此必须针对当下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对加强自身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高做出积极努力,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学生真正掌握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方法和理念,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实现好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创建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加强应用的能力,实现全面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精髓,不断促进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提高。
4.回归课堂生活本真,拓展素养培育途径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感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力量,形成客观理性的价值体系,回归课堂本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只有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本真,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影响学生,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也是学生自身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情感升华、全面发展的主体。只有通过自身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观察、思考、参与、运用,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核心素养培养的共识。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汲取生活的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际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核心素养也随之进一步深化。
5.小组互助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应将分散的学生个体组成小组的形式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没有顾及到的学生,出现被遗忘的“角落”。例如,在进行“人生自强少年始”课程学习时,该课程主要有三个部分,扬起自信的风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走向自强之路,自强不息是学生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教师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对课程的讲解,教师设计问题,如你对自信的理解、如何才能使自己自信、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自己做,如何走向自强之路等。设定问题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一过程中应鼓励多个答案的产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小组讨论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这一过程的讨论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也使课堂气氛得到了活跃,同时激发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兴趣,教师也可以设计小组竞赛环节,将所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进行辩证讨论,设定反方与正方。例如,针对现在具有争议的一个社会现象:老奶奶摔倒了该不该去扶的问题,正方应说出扶的原因,反方应说出不该扶的原因。经过双方讨论,针对结果教师进行总结,给出正确的观点,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指导学生有正确的道德观念,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是应该义不容辞。教师通过与生活相结合,进行道德教育。教师也会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得到收获,通过学生的小组探讨,教师能准确知道每个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解决,通过小组互助使学生学习效果倍增。
参考文献
[1]朱文霞.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
[2]邱霖昌.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5).
[3]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论文作者:覃雪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道德论文; 法治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素养论文; 初中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0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