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有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口服加肌注维生素B治疗,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片加肌注维生素B治疗,治疗4周,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治疗1,2,2,4周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第3、4周后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7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感,后遗神经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龙胆泻肝汤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起疱及相连部位持续疼痛3个月以上的一种慢性疼痛病理综合征,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常好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特别是发生在治疗不及时的老年人及免疫低下人群[1]。
PHN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龙胆泻肝汤联合微波治疗PHN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 月-2011 年10月间,天津长征医院就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例90例,全部90例病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7分,并排除严重肝肾疾病患者、药物过敏患者及不能按时复诊患者。
全部9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组45 例,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4岁,VAS评分8.1±0.31,平均病程(7.3±1.6)个月;对照组45 例,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岁;VAS评分8.0±0.37,平均病程(6.9±1.8)个月;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肌注维生素B12500μg,每日1次,在此基础上加服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20g、栀子15g、黄芩10g、泽泻10g、车前子15g、柴胡10g、当归15g、生地10g、延胡索6g、郁金6g、紫草6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150ml,早、中、晚温服。
对照组患者口服吲哚美辛片(商品名消炎痛,广东台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44020701)25mg,肌注维生素B12500μg,每日1次。
治疗期4 周,在治疗期嘱咐所有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及精神刺激,并停用具有和龙胆泻肝汤相似功用的中药,及其他镇静、止痛的西药药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2组患者均以VAS值评价疼痛情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的VAS值,用以进行疗效评定。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疼痛程度、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及睡眠情况与治疗前无差别;
显效:疼痛程度有所减轻,但仍有阵发性发作倾向,生活质量及睡眠略有改善;
有效:持续性疼痛消失,偶有轻微阵发性疼痛,基本不影响生活质量和睡眠,精神状态较好;
治愈:持续和阵发性疼痛都消失,生活质量、精神状态及睡眠恢复正常。
总有效率=(治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显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表1可见,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均有所缓解,表现为治疗1,2,2,4周后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第3、4周后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比较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可见,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7.8%;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为皮肤科的常见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好发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临床症状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疱疹及局部神经痛为特征。后遗神经痛是病毒引起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受伤,引起支配区域疼痛及皮肤水疱,在皮损完全消失后,神经痛仍然持续存在,称为后遗神经痛,其发病率高达带状疱疹发病人数的40%[2]。本病好发于春秋季,免疫力低下人群好发,以老年人为多。因其疼痛剧烈、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带状疱疹在中医学中属“蛇串疮”、“缠腰火丹”范畴,中医认为肝郁化火,或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兼感毒邪皆可导致其发生。其病位主在肝胆,病邪为湿热郁火,病机为湿热火毒蕴积,外溢于肌肤。因此带状疱疹所致皮疹多循行于肝胆经,故中医多以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为主要治则,兼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等治法[4]。
龙胆泻肝汤为经典名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等10味药组成,功能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胆实火,又能清利肝经湿热,故为君药,山栀子清泄肝胆湿热,黄芩清肺与三焦之热共为臣药,柴胡清少阳胆经之热,泻热解毒,使热邪由里外发,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紫草清热解毒凉血,方中诸药舒肝利湿,助气血运行,消散瘀滞,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5]。
本研究中,治疗组用龙胆泻肝汤可以明显减轻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疗效,辅以心理疏导、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能更快地减轻疼痛、促进疱疹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明喜,熊源长,王景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和临床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22(2):99-102,
[2]贾玉珍,柏冰雪.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其防治现状.见:张建中.皮肤性病诊疗新进展[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1:93-96.
[3]王培东,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51例临床观察[J] .河南中医,2012,28(9):85.
[4]沈静,龙胆泻肝汤配蛇丹膏外敷治疗带状疙疹56例[J] .时珍国医国药,2010(10):2709.
[5]胡于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1):20-23
论文作者:张志玲1,卢国梁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龙胆论文; 神经痛论文; 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湿热论文; 后遗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