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护理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洪爱宜

【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心理护理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8例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继续妊娠率、流产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后,对照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D)评分以及流产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继续妊娠率低于观察组,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行心理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从而减少流产情况的发生,帮助其继续妊娠,临床效果明显。

【关键词】心理护理;早期先兆流产;临床效果

前言

先兆流产是常出现于妊娠前12周的妇产科并发症,患者临床多表现为阴道出血和子宫颈口未扩张等症状,受该症状的影响,患者往往会出现抑郁、焦虑和恐惧等消极心理,不仅会增加患者流产的风险,而且会导致病情加重继而对自身身体健康也造成不利影响[1-2]。因此,为进一步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和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必须对早期先兆流产孕妇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干预,本文就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8例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38岁,平均年龄(24.50±2.11)岁;初产妇13例,经产妇21例。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为 22 岁,最大年龄为37岁,平均年龄(26.51±2.50)岁;初产妇 12例,经产妇22例。所有患者的文化水平均在初中以上。通过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现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方法如下:

(1)心理状态测量:护理人员向患者发放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D),同时指导其根据自身情况填写,随后结合患者填写情况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为后续详细开展心理护理做铺垫。

(2)个体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计划,如针对感到枯燥无聊患者:可通过听音乐、聊天和阅读等形式为孕妇营造轻松乐观的环境氛围,避免患者因无聊而多虑产生负面情绪等;针对焦虑及抑郁心理患者:护理人员通过组织孕妇观看生育录像和在病房附近张贴妇婴保健宣传报等方式分散孕妇注意力,缓解消极心理,使孕妇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针对害羞及胆怯心理患者:充分尊重孕妇,保持态度温和细心询问病史以及孕妇身体情况,掌握分寸,避免以盘查口吻同孕妇进行交流,消除其害羞和胆怯心理;针对担心成为家庭负患者: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说明孕妇目前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情绪以及营造温馨舒适环境的重要性,避免患者因环境因素致过分压抑或激动引发阴道出血导致流产或停止妊娠。

(3)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由专门心理护理人员接通电话为咨询者解决相关问题,消除患者心中疑虑,保障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防止流产和妊娠终止等意外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采用HAMA量表及HAMD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HAMA量表共涉及14项评分题,评分内容包括焦虑失眠和心境症状等,总分≥21分为重度焦虑,14<总分<21分为中度焦虑,总分≤14分为轻度焦虑。HAMD量表共涉及24项评分题,评估内容包括认知障碍和日夜变化等,总分≥35分为重度抑郁,20<总分<35分为中度抑郁,总分≤20分为轻度抑郁。

(2)比较2组患者的继续妊娠率和流产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值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HAMD和HAMA 评分

护理前,2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2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降低,但对照组HAMD和HAMA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

表1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和HAMA 评分(,分)

2.2 比较2组患者的继续妊娠率和流产发生率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继续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比较2组患者的继续妊娠率和流产发生率(%)

3.讨论

由于多数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对该病的治疗持消极态度而无法更好接受护理,导致妊娠终止和引发流产[3]。因此,本文观察组围绕以上问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不同,其是根据患者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实施的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如对患者实施心理状态测量、个体化心理护理和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的护理方式,能在评估并掌握患者实时心理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患者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疏解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和胆怯等消极情绪,继而避免患者因消极情绪影响导致阴道出血和流产等情况的发生。此外,由于护理人员不能时刻对患者进行叮嘱和观察,设立心理咨询热线能够在患者产生心理问题和阴道出血等生理问题的时候快速地提供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确保患者良好心态的持续性和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4-5]。结合本文结果分析,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以及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继续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说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未达到理想目标,而观察组对患者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不良情绪的,最终减少患者妊娠终止和流产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在缓解患者消极情绪的同时减少患者流产和妊娠终止情况的发生,临床护理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林雪英,李素婷,江洁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9):111-113.

[2]刘文妹.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4):3495-3496.

[3]吴芳.针对性心理护理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甘肃科技,2018,34(20):161-162+71.

[4]何涛.心理护理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 2019(2):224-225.

[5]林雪英,李素婷,江洁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9):111-113.

论文作者:洪爱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  ;  ;  ;  ;  ;  ;  ;  

应用心理护理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洪爱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