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下水作文”?就是把写作比作游泳,要教会别人游泳,教者自己必须会游泳。教者会游泳,也不能只站在岸上指挥,要教运动员游泳,教练必须先下水示范。“下水作文”也由此引申过来,表示老师与同学一样,也要写作文,老师就是教练,光有理论不行,还得亲自实践。
作文是语文得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水平更是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展示,因此学生的作文训练必须高度重视。由于农村的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农村孩子可看的书不是很多,见识相对少,导致农村孩子的学习相对较差,尤其是语文的功底差,这就导致学生怕写作文,教师也怕教作文的后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下水作文”能使作文教学变难为易。
一、“下水”解决学生“不写”
自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所有小学毕业生都进入初中学习,这就使农村初中生素质良莠不齐,很多学生在小学就写不好作文、怕写作文,更别提兴趣了。到初中随着学习科目增多,作文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每当语文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谈虎色变”、“一声叹息”,作文草草、应付了事,再加上大多数老师是只教不示范,学生就觉得老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兴趣不高,积极性全无。经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反复试验,我发现教师在讲作文之前,先自己写一篇作文或者是现场作文,比起学生们在课内或课外接触到的那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妙文更实用,学生也很乐意接受。比如在教学晒出自己的一天时,我事先并没有告诉学生要写作文,只是让学生讲讲自己的一天是怎么过的,大多学生都很积极的讲述,当然抱怨的也不少,但是课堂氛围却格外轻松。听完学生们的讲述,当堂布置了作文,并和学生做了个竞赛游戏,字数600字以上,学生中若有一人比老师先完成,就算老师输,输了就表演一个节目。学生们立马行动,态度较以往认真了不少,积极性更是尤其高。老师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还为学生找到了现成的最贴近的范文,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作文也不是那么难的事,更可以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下水”告诉学生“写什么”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农村初中生作文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学生们每天“家里——学校”两点一线,循环往复,生活枯燥单调,甚至是无聊。再加上农村初中生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其知识、视野狭窄,作文素材陈旧缺乏新意,时代感不强。比如写教师,大多就写教师送课到家,颂母爱大多就写背子医病;要么就千篇一律、缺乏创新,要么就只会以记流水账式记叙生活的点滴,毫无主次详略之分;再就是假话连篇,编造现象尤为突出。教师下水作文有效地为学生示范了作文的立意,选择最有价值的最有意义的素材写作。如写晒出自己的一天,教师以学生的口吻叙述学生的一天,截取学生早上起床困难;下午上课克服打瞌睡,坚持认真听讲;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熬夜完成作业的场面,表现初三学生的忙碌生活,同时把克服有时也想放弃的念头,期望达成自己的理想等心理描写,主次详略分明地介绍了学生的一天。作文呈现的内容与学生讲述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却并不是像学生所说的那样无聊,原来这看似无聊的生活却是这般生动而有意义,带学生发现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有细心地发现才能挖掘更有价值的素材,并清楚地示范了生活中的素材哪些可以拿来写、甚至是详写,哪些可以略写或者不写,使学生具体地明确作文的内容,知道作文该写什么,才能使作文变得深刻而有意义。
三、“下水”教会学生“怎么写”
农村初中生由于语文基础较差,致使部分学生就算心有感悟,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表达不清楚,表达方式不恰当,使得原本好的创意没有得到最好的呈现,作文水平也没有质的飞跃。教师下水作文,从自己创作的文章下手,把自己的创作过程介绍给学生,包括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行文等都一一详细地讲给学生听,比如写晒自己的一天时,以闹钟的准时响起开头,而以床上慵懒赖床,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却又不得不起床的形象出场,贴合学生的实际,学生也感同身受。以晚上熬夜完成作业,倒头就睡,连梦都不忍来打扰结尾,学生的一天生动形象,又极富正能量。这作文既教会了学生怎样作文,又教育了学生理想的实现是需要勤奋努力的。由于“现身说法”的缘故,比起干巴巴地向学生强聒不舍施教,效果要好得多。教师下水作文,既使学生从心底信服,又让学生具体地明确了怎样把握作文的方法,使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更加轻松,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总而言之,作文训练关乎作文的质量,而作文教学的质量却是衡量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恰当地策略选择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写出靓丽多姿的作文,如何迅速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些问题一直都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做作文教学中的有心人,不断探索,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兴趣,作文教学的质量定能再上新台阶。
论文作者:王莉娟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3月总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农村论文; 老师论文; 学生们论文; 素材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3月总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