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能源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测量分为初勘和终勘两个阶段。在具有 1:10000 地形图地区.初勘一般在室内进行.部分线路段在现场对照地形地物进行选线。终勘则是报据初勘所选线路在实地进行.也叫定线测量。目前,由于红外测距仅的普及应用以及袖珍便携计算机的推广,给定线测量 带来了许多方便,从而大大提高了定线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阐述在高压输电线路测量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从实用角 度出发,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方法。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测量;若干技术;问题
前言
电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在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测绘工作,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特 别是在架空输电线路测量当中,从配电线路到输电线路,从近距离输 电到远距离输电,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从低电压到高电压,再到 超高压,到现在的特高压……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过程都离不开 测量工作,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又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 所以测量工作在何时何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1. 终勘要注意三个统一 (1) 由于山高林密,通视条件差,选线很困难,而定测要完完全全按选定的路途走向更是不容易的;双方一定要密切配合,心中有数,使定测与选线统一。(2) 终勘选线时要以初勘时确定的路径方案为依据,使终勘与初勘统一。(3) 在现场选线和定测的过程中,如发现更合理的路径方案时,对方案的弃旧纳新,选线和测量专业人员要步调统一 [1]。2. 关于风偏问题由于中线两侧各 25 米宽的地域里不可能定测时同时伐掉所有的树木,地形变化情况很难自视判定,所以风偏和横断面很容易被漏测。这样输电线路建成后有可能会出现导线对地距离不够,这是很危险的。当横断面坡度大于1:5 时, 在可能立杆塔处应同时测量高低边线的横断面。在非立杆塔处可能较小的地方应测量高边线。在风偏断面影响范围内,如有突出之地形, 应作风偏横断测量。如导线在风偏时仍然能满足导线对地距离的要求( 如杆塔位附近峡谷等处 ),即可不作风偏横断面测量。3. 防止返土改线现场定测中如出现返工改线,就要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测量人员一定要采取切实措施,按现场选妥的路径走向定测, 特别要选好转角点位和准确计算转角度数,二是就一条直线段而言, 不能前面选后面跟着都测,这样盲目进行,可能出现线路中途遇到障碍或出现路径走向不合理。4. 纵断面地形在定位测量中,有时出现已排定的杆塔位与现场地形不符,甚至错误。这显然是纵断面地形测量不准确造成的。这样必须在现场重新补测纵断面地形和改正图纸,重新排杆塔,变更档距和杆型,甚至增减杆塔,这给测量和线路设计带来很多麻烦,所以一定要把纵断面地形测量的准确无误。
2高压输电线路测量技术的应用
2.1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电压大于 330kV 小于 750kV 的输电线路一般称为超高压,常见的有 330kV、500kV、750kV 三种; 电压大于 800kV 的输电线路一般称为特高压,常见的有 800kV 和 1000kV,目前国内电压最高的为1000kV。按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对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统一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 [2]。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先用飞机和照相机沿线路的大致走向进行航拍取得摄影相片,一般为单航带,再按相关规 范进行外业控制测量、像控点测量和外业调绘,取得少数特征点的高 精度的坐标和高程,内业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影像相关和特性匹配、建立数字高程 模型并生成等高线图、正射影像图、景观图等。它具有摄影精度高、 测量速度快、适应性好、数据利用率高等优点,能精确测得三维坐标, 快速生成三维数字模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阶段可以利用生成好的正射影像图或立体模型进行室内选线,对地形地貌地物容易判读,整体衔接性好,对 线路路径受控的地方和有地质灾害的地方能够一目了然地反映在屏幕上再进行避让,使设计人员能够整体规划,局部调整,细节优化,对 有疑问的地方再进行实地考察验证,经综合分析比较得到一条真实可靠的线路方案,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外业的工作量。然后再加载相应的 电力测量模块生成粗略的线路平断面图,进行预排杆位,在设计人员
确定最终方案后再进行手工细切断面,外业结合工测方法进行一次终 勘定位,检测断面、边线、危险点等细节,最后再进行数据综合处理 得到高精度的线路平断面图和塔基图,此方法代替了传统的室外选线, 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方法已在大量工 程中得以应用,而且技术成熟、精度高、效率高;缺点是前后工期长, 飞行带宽小,飞机易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多,飞行成本高。
2.2RS 遥感技术
RS 遥感技术主要是在距离地物几公里到上千公里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各种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并 以图像或数据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判读分析、野 外验证和应用遥感信息的全过程。优点在于能获取庞大的信息量,具 有综合性的获取信息,图像丰富、逼真、直观,能动态地探测地物和 具有广阔的探测范围与较快的数据获取速度。例如,一幅陆地卫星TM 图像可以反映发出地面 34225km2 的景观实壮,我国需要 500 多张这种图像就可以拼成全国卫星影像图,而更新速度一般 16 天就可以对地球进行一次数据更新,数据现实性非常好。在电力线路方面应用表现在 遥感图像技术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工程沿线的基本信息,如道路、建筑、 河流湖泊等;还可以对线路沿线的土壤、植被、地质、水文以及地貌 等特征进行分析和判读该地区是否存在对电力线路构成的安全隐患, 并能提供各种地物的属性信息,为解释各种地质现象和水文要素创造 条件。它还可以得到有关定位定线信息,如已有线路的走向和分布、 电厂位置、规划区、军事区等特殊点位信息,为线路选线工作提供了 最为直观的最新的真实图像资料。
2.3工程测量技术
目前工程测量技术多以全站仪和 GPS 技术为主,初勘和施工图阶段再配以 1:5 万地形图或 Googleearth 卫星图为辅助手段,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手段。(1)全站仪在通视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比较常见,在 GPS 技术没普及之前大多数单位都以全站仪为主,它作业时一般是将仪器架设于直线桩或转角桩上,先将后视方向度盘置零,然后采用正 倒镜分中法定测前视桩位,观测水平角一测回,允许偏差±30",然后 再进行地物、边线、危险点、塔基断面等的测量工作。但测量过程中 容易造成误差积累,有时会出现 C 型或 S 型的线条,在高山区比较密集或通视条件不好(村庄、厂区、城区)时也非常吃力,作业时要带 好多人力进行砍伐通道,设计路径不合适时要反复进行,有时一个山 头的树会全部砍掉,造成极大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而且对自然环 境也造成极大破坏。(2)GPS 技术无须测站间通视,而且精度高,不存在累计误差,它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山区只需砍伐少量的树 木甚至不砍伐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条件允许时将两者结合起来可能 效果会更好,比如用 GPS 进行定线和平断面的测量,全站仪进行塔基断面或地形图的测设;或用 GPS 只定测桩位,中间的平断面数据用全站仪进行贯通和采集,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将两者灵活结合运用不失为 一种好的办法。
总结
综上所述,以后的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会以高精度信息化平台为基 础,建立综合性的数据处理模式,朝着有利于电网信息化、数字化、 三维智能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宇 . 高压输电线路测量中 GPS-RTK 技术的应用分析 [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35):13-14.
[2]胡现辉 , 范晓进 , 姚麒麟 , 潘国荣 . 高压输电线路勘测中坐标转换程序开发[J]. 铁道勘察,2007(04):35-38.
论文作者:林仙福
论文发表刊物:《建设者》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测量论文; 线路论文; 技术论文; 地物论文; 地形论文; 高压论文; 断面论文; 《建设者》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