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而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智造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智能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大城市当中,面对这一新形势的变化,本文从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发现我国智能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缺乏对智能建筑的研究;智能建筑施工人才相对缺乏;分析智能建筑技术方面的缺陷等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以期推动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建筑;理论研究;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
智能建筑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整体趋势,智能建设是传统建筑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我国智能建筑在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便利人们工作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城市的整体品味和格调。
一、我国智能建筑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智能化建筑开始起步于20世纪9O年代,并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的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1990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18层)可认为是我国智能建筑的雏形,而1993年建成的位于广州市的广东国际大厦可称为我国大陆首座智能化商务大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建与在建的楼宇中,带有“智能建筑”色彩的约有数千幢,上海约有800余幢。这些工程投资在智能化设备上的费用一般占总投资的5%~8%。国内已建成的180m以上的建筑,都具有比较完善的智能化功能。目前,智能建筑所分布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行政机构、商业、公共建筑(医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等)、住宅小区、交通枢纽等。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我国智能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现就其中较为突出的几点问题做如下阐述:
1. 缺乏对智能建筑的研究
当前,我国对于智能建筑的认知以及产品使用方面基本上都应用了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并进行改造与创新,我国的建筑行业没有高度重视智能建筑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开发相关技术产品。我国非常专业的智能建筑的理论著作极少,没有关于智能建筑相关的建设规范,建筑行业了解到智能建筑的各种优势大力进行建设,只有将国外的技术与自身的理解相结合,在没有明确的建筑方向的时就建成
了很多智能建筑,难以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智能建筑的也没有将其功能充分的利用起来。
2. 智能建筑施工人才相对缺乏
在智能建筑发展中,我国对于智能建筑工程的规划以及设计水平,还有施工队伍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当前没有智能建筑相关的行业标准,找不到较高素质的高水平施工的队伍,再加上与智能建筑相关的专业工程师人才的缺乏,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未经过专业的智能建筑工程师以及设计师的工作指导,智能建筑的建设以及规划完全由建设商的要求来决定,设计的方案也没有考虑到智能建筑整体的全面和长远性,所以智能建筑的质量很难有所保证。
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很多都是按照传统建筑技术来施工,由于未经过相关的培训,根本不了解整个智能建筑的系统,所以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建设并不顺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分析智能建筑技术方面的缺陷
其实,智能建筑建设的技术也有不少缺陷存在,例如网络频宽方面技术的限制、通讯空间需要更宽阔等,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科学、完整的数据模型,导致智能系统中的自动化设施与控制系统间不能形成数据的有效交换与转换。在先进通讯设备与数据安全性方面的技术也有尚不成熟,由于智能建筑这一行业所涉及的技术知识相当广泛,还要求建筑对于信息以及自动化控制水平的发展与应变能力较强,比较成功的智能建筑就是各领域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最终成果,缺乏专业和稳定的技术骨干团队,我国的智能建筑质量要想达到国际化的先进水平难度较大。
二、完善我国智能建筑的具体措施
1、强化智能建筑相关理论研究工作
学科的发展对于行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前沿学术研究对于我国智能建筑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加大对相关理论工作的开展,占领相关学术领域的制高点。国家可针对智能建筑相关学术领域的问题设立专门的国家课题或省级课题,并设立专门的研究基金,积极鼓励学术界就智能建筑展开学术研究。同时,实施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吸收海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智能建筑的研究当中。引进国外先进的智造技术,鼓励相关行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创造活动,大力推进科研成果的实践转化,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
2、着力培养智能建筑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行业的发展同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智能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匮乏的现实困境下,必须着力培养智能建筑人才,加强队伍建设,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培养智能建筑专业人才队伍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的积极协助和通力配合,首先要依托国内各大知名院校,开设专门的智能建筑专业,或在相关专业中增设智能建筑课程,以高等教育的模式对智能建筑队伍进行正规化、规模化建设。同时,要以现有的人才队伍为基础,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教育提升,通过开展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会、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的知识水平,增加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另外,相关建筑行业或单位还可从现有的人才队伍当中,选拔一些年轻的业务骨干,通过人才交流学习,或在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等形式,储备年轻人才队伍,为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
3、完善智能建筑规范化管理
智能建筑的规范管理是推动智能建筑行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标准体系,才能为我国智能建筑的长期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相关设施配套费用参差不齐,人员类型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开展智能建筑规范化管理极具现实意义。完善智能建筑规范化管理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方面是从国家层面而言,要积极制定行业规范,通过对当前行业环境深入调研之后,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以及行业行情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以便为智能建筑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标准支撑。另一个方面是从建筑企业层面而言,建筑企业要严格遵循现有的法律规范以及行业标准,认真审查智能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尤其是对于已完工项目的验收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力图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 蔡军,冯杨,李君毅.浅析智能建筑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消费导刊. 2010(04).
[2] 赵鑫,吕妍.建筑智能化技术设计以及特点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05).
[3] 马艳华.展望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的未来与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14).
论文作者:胡天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智能建筑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建筑论文; 人才队伍论文; 行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