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我国现有的体系已经无法支撑其发展,改革管理体系势在必行,企业管理者也应加强对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重视程度,针对自身的发展现状来制定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不断进步。
关键词:工程造价 信息化管理 问题 趋势
前言:
工程造价是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以及进度都起着重要作用,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增强以及造价质量的提升,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企业必须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将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作为发展的主线,合理的调配资源,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深入研究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
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即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存储系统,为以后的查询与分析提供便利,方便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化是指信息处理的信息化,利用先进的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信息,同时对于已经处理好的信息进行保存并及时更新,使信息的更新速度能够跟上发展的速度,不仅是信息应与时代发展步伐相同,设备也应及时的升级,能够满足丰富多样的信息的需要。对于存储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共享,发挥信息的时效性。不但完善造价信息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也应该更加的人性化,满足工作人员的发展需求,造价管理信息是进行工程造价的重要部分,对于造价信息的管理更应该创新,及时更新软件进行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以后企业的管理提供建设性的依据。[1]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必要性
2.1科学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时,应时刻关注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不能依靠传统习惯来进行判断,管理人员与相关部门都正在改变单一定价的方式,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工程造价信息的完善,不仅有利于工程造价结果的公正性,更是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支撑,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打击腐败行为,净化企业内部环境,对员工与企业的发展负责,为实现科学化的发展提供便利。
2.2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建筑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方案的合理调整,从投标地的环境,施工的条件,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合作的次数与时间长短等因素来制定方案,制定个性化的工程方案,特别是工程的造价和报价问题,管理者应格外注意,与对方进行交涉,已完成目标与提高自己企业的利益为准则,合理的调配资金,科学合理的开展工程,增强社会效益。[2]
2.3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并且未来的发展趋势也与信息化密切相关,工程造价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利用新型设备进行存储与处理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工程定额计价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量价分离,实行工程量价制度,信息化管理能够有助于其的推行与发展,并且很多国家都已经实行这一制度,并且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已将实现了不小的发展,我国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总结过去的经验,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
2.4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
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力量,管理者应时刻的关注市场的变化,以市场的需求为准绳,不断改革自身的发展方式,近几年来,国家工程造价的方式进行了改革,要求控制数量,放开价格,实现竞争化发展,我国也应该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网络实现自信资源的共享,不盲目选择材料的品种,利用网络进行比较,从而选择性价比高,并且适合企业发展的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网络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网络形式比较单一,系统功能并不全面,同时数据的更新速度缓慢,并不能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很多网站只是以定额为主要内容,对于已经公布的信息进行招投标或者是介绍很多熟知的企业或者公司,没有更深入的挖掘或者探索,企业所接触的信息也并不全面,并没有发挥信息技术在招投标中的作用,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更是没有涉及,企业在网上找不到各个地区或者行业的数据,很多信息大都已经过时,在查询需要的信息时常常会得到几年前的信息,数据的显示也不完善,甚至是偏离大方向。[3]
3.2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
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工程造价的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从设计到施工,从预算到结算,都没有可以依据的标准或者规则,这就造成施工过程常常出现停滞,经常出现预算不够,或者是施工受阻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建筑企业工程造价的发展。
3.3工程造价管理缺乏系统性
工程造价管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它从设计到实施,涉及多个方面和领域,并且工程造价信息还存在很大的多变性,因此造价信息的准确性对工程造价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很多时候,建筑工程的开展往往受到很多客观或者主观情况的影响,并且工程造价信息也时常发生变化,这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着很大的考验。
4.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4.1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
工程造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也应具备专业的素质与技能,我国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是很旺盛的,国家也应给予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服务,挖掘适合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从而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的信息数据库,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持。
4.2完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建设
工程造价信息体系建设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环,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信息的敏感度,着眼于市场的发展状况,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最新的信息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扩展融资渠道,为获取的信息资源提供资金支持,尽快与国际大环境接轨,在国家退订清单计价的同时,也能够适应国家的改革要求,加快改革步伐,针对我国的国情建设适合自身发展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管理部门应对工程造价管理给予充分的支持,各个部门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自身实际发展出发,建设符合自身发展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4]
4.3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
互联网对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企业应积极的利用互联网技术,积累数据,存储并不断更新数据,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对工程造价管理及逆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管理,利用开放性的通信网络与分布式的数据库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价值,以互联网为支撑,从而有助于企业进行合理决策,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要进行必要的加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5]
5.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不仅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企业管理者还应具备长远的眼光,实现工程造价的网络化发展,引进专业人才,完善工程造价信息体系建设,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亚清,闫铁山.浅谈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J].四川建筑,2009(04).
[2]李富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问题剖析[J].山西建筑,2009(30).
[3]赖红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所遇问题以及对策探讨[J].广东科技,2006(10).
[4]邹斌.大数据环境下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2).
[5]王伟,曹立春.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信息公开[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论文作者:苏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