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结构研究_种植业论文

中国农业结构研究_种植业论文

中国农业结构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农业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基本上满足现阶段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标志着中国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种种迹象表明,在新的历史阶段,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成为新阶段的中心任务。为此,认真分析研究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明确结构调整的思路与方向,是实现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所必须的。

一 中国农业结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农业仍占主体,产业结构层次低

从农业产出结构看,目前发达国家农业总产值中,产前占20%,产中占10%,产后占70%。在我国农业总产值中,产中部门的比重仍然畸高,而产后部门的比重畸轻,农产品加工贸易严重滞后。表明中国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体,传统农业远远大于现代农业,农业结构总体处于较低层次。同时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业中,仍然是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畸重,新兴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畸轻。农产品科技含量低,良种化、标准化程度低,档次不高,品质较差,名、优、特、新产品少,精加工、深加工产品少,农业产业内部构成和产品结构亦处于较低层次。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目前我国种植业产品进行加工的数量仅占总量的10-20%,加工产值与农业生产产值之比为0.5:1,大量种植业产品仍以“原”字头的自然状态进入市场和消费领域,而发达国家则分别为80%和3:1以上;肉类加工则主要停留在牲畜的屠宰和切割上,肉制品加工程度仅仅只有5.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市场肉类加工程度20%的水平;水产品加工比例仅占30%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75%的水平,且主要是冷冻和小包装产品,初级产品多,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水果贮藏保鲜量仅占总产量的15-20%,加工量也在10%以下,而国外发达国家一般在60%和50%以上。

目前,中国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体,产业结构层次低,是导致农业资源配置效率低,农业结构系统整体效益差的根本原因。对于中国农业来说,既要缓解国内市场愈益突出的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又要迎接加入WTO的挑战,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加速农业结构高度化不仅是解决农业结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农业结构效益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惟有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向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结构层次和高度,优化产业结构系统整体效益和功能,才能保持农业的持续增长和农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国农业跨世纪的发展目标。

2、生产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且与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不相适应

分析中国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只用了短短一代人的时间,人均收入就增加了4倍多。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物质生活由温饱走向小康,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食品消费正从主食吃饱向副食吃好方向转化,对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动物性食品和果蔬类产品的发展需求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粮棉产品。据计算,1997年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80年代初的67.7%下降到55.1%,其中人均主食支出额在食品支出比例中下降到41%,人均副食支出则上升到5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56.7%下降到46.4%,主食消费支出仅占14%,而人均副食支出则高达80%。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消费需求正由追求温饱向要求改善食物品质的方向转化,呈现出“高蛋白、中热量、低脂肪”的发展趋势,消费水平上升的结构性变化极为明显。

分析中国农业生产结构,1998年,中国农业生产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比为58.1:3.5:28.6:9.9,种植业与林、牧、渔业之比为58.1:41.9。虽然较改革开放前有所调整和优化,但种植业比重仍远远大于其他各业,而为人类提供蛋白质来源的畜牧业、渔业比重偏低,产值仅占农业生产总量的28.6%和9.9%。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部门的生产项目结构中,也未能形成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以种植业为例,1998年,中国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55706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3787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73.1%,经济物播种面积30539千公顷,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9.6%,而其他作物作仅占7.3%,表明种植业结构仍呈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状态,且粮食作物生产占居主导地位。在农业生产品种结构中,则种类单一,特别是质量较差,农产品优质率仅为40%左右。种植业以谷类作物为主,畜牧业以牲猪为主,水产业以鱼类为主,片面发展传统产品、大宗产品和高产品种,忽视名、优、特、新、稀农产品的生产。以地处中部地区的湖南省为例,据调查,湖南现有4800万亩耕地,3800万亩水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左右。3800万亩水田中,大约有3400万亩用于种植水稻,占水田总数的90%。是全国种植结构最单一的省份之一。水稻中,品质较差的早籼稻占的比重又相当大,常年早籼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40%左右。从水果来看,也是以品质差的密橘为主。1997年,湖南水果产量中柑桔(含柚子)占88.6%,其它水果只占11.4%,柑桔中,中熟尾张温柑又占60%以上,优质水果产量不大。牲猪也以本地土猪品种居多,瘦肉型良种猪饲养规模不大。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这种以高产作物为目标,粮食生产为中心,偏重种植业的农业生产结构虽然在人均收入和农产品数量水平较低、城镇人口相对较少、国内与国际贸易不发达的情况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农产品供给的日益丰富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城镇化及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这一农业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最主要的缺陷就是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不能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日益偏离消费市场而不断引发农产品周期性“卖难”危机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从80年代开始,我国已出现了1983-1984、1991-1992年两次较大的农产品“卖难”问题,1996年至今又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多种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和销售困难。一方面农民手中积压大量品种单一的低质农产品,价格一再下降使农民利益不断流失,另一方面,城镇居民需求的多样化的高质量农产品却供给不足,消费者效益最大化目标无从实现。在粮食市场上,南方早籼稻价格不断下降而大量积压,但优质粳稻、糯稻需求旺盛却供给不足,不得不大量进口。在副食市场上,城镇居民虽然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常用蔬菜、肉食、水果等,但潜在需求很高的无公割蔬菜、优质水果却很难买到。

3、区域产业结构趋同,未能发挥自然资源供给结构的优势

根据中国自然资源供给结构的特征,我们将中国农业区域分别划分成南北两大地带和东中西三大地带来考察中国农业区域产业结构,结果表明:1998年中国南北两大地带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结构相似系数为0.992,农作物播种面积相似系数为0.99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8%以上;中国东中、东西、中西地带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983、0.972和0.997,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相似系数均为0.99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2.0%以上。说明中国农业区域产业结构高度趋同。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其最基本的特征是自然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作为一种生物生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需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农业生产过程就是生物和环境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因而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始终离不开自然力的作用,并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由于作为产业发展的最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及农作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表现为区域间的差异性及区域内的共同性,因而,农业生产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合乎规律地确定不同地带的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确定区域内的生产结构,农业生产布局不仅要合乎经济规律,而且要根据自然规律,实现产业生产的合理地域分工,保持自然生态平衡。而中国目前高度相似的农业区域结构不仅未能充分发挥我国自然资源供给的优势,限制了农业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的自然环境。首先,不顾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而片面抓粮食生产,破坏了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其次,这种结构使农业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无从发挥,结构偏差导致过剩的劳动力集中于粮食生产上,劳动的边际报酬很低,以高成本的“过度型增长”推动粮食产量的增长,其结果造成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升反降。再次,过于单一的农业经营方式不仅制约了地区间比较优势的发挥,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的资源环境。例如,把许多本来适宜于其他部门发展的资源也开发为粮田,甚至实行掠夺式经营,从而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条件逐渐恶化。

4、技术结构水平低,难以支撑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要素投入快速增加,农业技术结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80年代以来,科技兴农的不断发展已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农业由资源型向科技型转变,也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面对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我国农业技术结构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

①技术创新不足。从总量上看,我国农业科技供给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重大科技成果储备量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也与科技投资效率低下有很大的关系。从内容和质量上来看,由于现存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农业科技人员主要围绕国家的宏观目标开展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造成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出“三少一多”的现象,即适用于农业生产的高新技术成果较少,适应于农业生产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实用新技术成果较少,而科研中低层次、低水平的简单重复较多。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中研究,尤其是粮食生产,农副产品贮藏、保鲜、运输、加工技术十分缺乏,高科技的生物技术、信息遥感技术、生态工程技术等寥寥无几。

②成果转化率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推广、生产各自为政,生产需要和科研选题缺乏有机联系,导致部分科技成果脱离生产实际,或成熟度低,配套能力差。加之推广部门体制不顺,投入不足,队伍不稳,素质不高,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商品化。目前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40%左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

③劳动力素质低。劳动力素质是技术结构的重要因素。一般发达国家的农民文化水平都较高。如美国的农场主大多是各州立大学农学院的毕业生。西欧国家的农民除文化水平外,还要经过专门培训并考试及格领到“绿色证书”后,才能成为正式农民。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占6%,高中生占75%。目前中国农业中不仅容纳劳动力比重过高,且科技文化素质低,1997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10.1%,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5.1%,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4.3%,高中文化程度者占8.9%,中专文化程度者占1.2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0.33%,而懂经营、会管理、掌握一、二门农业适用新技术的现代农民则更少。农业劳动力文化、科学、教育水平差,素质低,严重制约着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推广应用,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④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综合生产能力不高。50年代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农用工业体系,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农业生产中现代化要素投入量有所增加。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仍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生产手段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

5、土地经营分散,规模偏小

目前我国农村主要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管理方式。全国2亿多农户,人均经营0.27公顷的土地,并且被优劣搭配分散在4-6块土地上,这种插花式的土地格局,使农业生产只能以手工方式为主进行粗放式的家庭经营,与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很不相适应。据统计,1994年,中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4.35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印度的2/5,巴西的1/13,法国的1/48,英国的1/41,美国的1/230,加拿大的1/376,澳大利亚的1/406。丹麦一个普通家庭农场,夫妻俩管理土地2250亩,美国的家庭农场多在4000亩以上,至于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所经营的土地面积则更大,而我国一户种几十亩地就算专业大户。这种分散经营和粗放的管理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一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中国2亿农户,3.4亿农业劳动力,在产出上每个农业劳动力仅生产粮食1300公斤左右,1个农业劳动力仅能生产供养3个人的食物,这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消费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造成单位产品成本高,规模不经济,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三是不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能目标明确地生产适销对路的有一定批量的农产品,并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四是不利于采用先进实用的综合配套技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此外,这种分散经营还破坏农业生产的协调性,造成农业公共设施的利用率低下,不利于抗御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二 中国农业跨世纪的结构调整思路与方向

1、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根据农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及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要求,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科技实际,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面向市场,依托资源,提高质量,深化加工”。这一思路的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其核心是以市场为动力,协调好农业内部各产业的关系;农业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平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结构的调整、优化,至2010年,中国农业将发生三个变化:一是农产品总量供求基本平衡,品质适销对路,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二是农业全面转向优质、高产、高效的轨道,务农劳动力的收入逐步接近社会平均水平;三是农业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布局,不同地区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

2、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该是:

①从整个国土资源出发,立足于发展现代大农业,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搞好农业的综合开发,提高农村资源转化为农产品的效率。使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在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②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业自然区划的资源、经济、技术、市场、人才等比较优势,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在保证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其中粮食产量稳定在6亿吨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力争至2010年,农业生产总产值中,种植业的比重由目前的58%下降到50%左右,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产值比达到50%:5%:35%:10%。

③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在西部山区特别是长江、黄河上中游,以及部分湖区、牧区及生态脆弱地区,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中部及东北粮食主产区,应放手发展粮食生产,多增产粮食。

④在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要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由传统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变。林业要在基本上消灭宜林荒山的基础上,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大力发展林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的结构调整,要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牛、羊、兔等食草动物以及饲料报酬率高的禽类生产。充分利用秸秆和农副产品等饲料资源,促进农牧结合。水产业要在继续开发远洋捕捞业的同时,积极利用浅海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水面和低洼地,发展海、淡水养殖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一些经济价值高的名优水产品。

⑤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力争至2010年,农产品加工的数量达到农产品总量的40-5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生产产值之比达到2:1以上。同时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贸工农等一体化生产经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并通过一体化把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⑥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因地制宜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名、优、新、特、稀农产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开发、生产优质高效农产品,并形成一定规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⑦加强农村市场建设,特别是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健全市场体系,深化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⑧深化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大力开展科技革命,逐步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高效益转化科研成果的技术推广体系和显著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至2010年,使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中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达到70%,50%的农民取得“绿色证书”。

标签:;  ;  ;  ;  ;  ;  ;  ;  ;  

中国农业结构研究_种植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