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柳 瑜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264100
摘 要:本文主要就如何欣赏音乐进行了阐述,从听觉、创造性、对音乐主题的感知与记忆还有听辨旋律的乐器音色来感知和实现审美过程。
关键词:音乐鉴赏 创造性 感知与记忆
音乐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会欣赏音乐便迈出了欣赏美的关键一步。
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这样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只要你相信自己的音乐潜能,不断地倾听音乐,你就会越来越多地获得音响美感。
一、通过听觉来实现审美过程
从音乐鉴赏的角度看,对一首音乐作品的把握首先要依赖听觉,没有听觉体验就没有音乐鉴赏。音乐的美首先为人的听觉所拥有,音响感知是鉴赏音乐的基础。音乐是时间艺术,乐音随时间的运动转瞬即逝,音乐听赏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是十分重要的。
二、通过创造性来体验音乐
音乐是个神奇的东西,正是由于音乐艺术非具象的特征,在音乐鉴赏过程中,一方面要求鉴赏者从特定的音乐音响出发去感知和体验音乐;另一方面,需要鉴赏者将自己的身心融于音乐音响之中,创造性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三、通过对音乐主题的感知与记忆来理解音乐
音乐主题是乐曲中能体现一定性格特征的主要乐思,它具有相对独立或完整的结构。主题在整个音乐作品中起主导作用,乐思的展开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的。因此,对音乐主题的感知与感受是体验音乐作品最重要的环节。
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开始是以长笛为主所描绘的花香鸟语式的音响背景,后来出现的小提琴旋律才是整个协奏曲的第一主题——爱情主题。
四、通过听辨旋律的乐器音色来感知音乐
在器乐曲中,特别是管弦乐和民族器乐合奏,各种乐器的音色是丰富音响色彩、增强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反复交替,朴实地重复,形成了恬静清新的自然美景,音乐自然流动,没有强烈的力度变化,表现出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的精神安宁。
参考文献
[1](美)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
[2]徐枫 《音乐欣赏》。
论文作者:柳 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7
标签:音乐论文; 主题论文; 听觉论文; 音响论文; 创造性论文; 贝多芬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8月总第18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