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赛龙小学校 638300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其的兴趣。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学科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效率 创新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我结合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合作交流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我在教学中大胆地引入游戏,但不是仅以玩为目的,而是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手段。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会很认真。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理念对改革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学生要更好地获取知识,紧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动身,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但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局部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发明性思维,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发明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地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错,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发明的乐趣和胜利的喜悦。
三、给学生提供勤动手,多训练的机会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与动手、勤动手。从最基本的指法到各种软件的应用,只要能坚持练习,速度和质量都会有很大地提高,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及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地掌握。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副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四、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仅能检验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我们不能单纯地从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还应该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评价他们。《新课标》提倡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无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评还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或点拔、启迪,并以友爱的情感,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民主的态度调控评价过程;用赞许的目光,宽容的微笑,亲切的动作,传递“你有进步”的信息。多用你的大拇指,少用你的小拇指。使学生增强信心,以愉悦、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又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受到鼓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每个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通过学生接触、了解计算机,在实际操作、应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开办的目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多学习、多钻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才会有创新,才能为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部 制订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作者:朱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自己的论文; 指法论文; 评价论文; 小学论文; 目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