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责任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知晓率论文_裴晨晨,张燕,鲁婷,范方真

(石河子绿洲医院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的:在引进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循PDCA循环原则,主要目标是提升责任护士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知晓率,提升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调查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以及拟定对策等,分析品管圈活动对于提升责任护士精神病患者知晓率的作用。结果:通过本次活动责任护士对于精神病患者病情知晓率有原来的82.67%提升到97.14%。结论:通过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升责任护士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知晓率,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水平。

【关键词】责任护士;精神病患者;病情;知晓率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232-03

1.选题目的

通过增强与患者的交流,能更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进而能够在护理中为护理措施的提出提供更全面的依据与参考。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通过掌握患者病情,能对患者实施更准确的护理风险评估,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达到安全护理目标。《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实施细则》当中明确规定了护理人员应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整体护理服务,强调护理人员掌握诊疗护理信息,为精神病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以及专课护理服务。

2.小组概况

本次品管圈活动中开心圈作为圈名,小组成员共8名,课题类型为现场型,小组成立时间2016年6月份,活动次数共10次,活动课题名称:提高责任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知晓率。小组成员基本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品管圈小组成员基本状况

3.现状调查

首先查阅文献资料,依据精神专科的特点以及日常工作特点,全体圈员针对精神症状(32分)、风险性(15分)、患者药物使用(25分)、姓名(3分)、诊断(10分)、床号(2分)、异常辅助检查(9分)、医生(2分)年龄(2分)九个主要指标入手,并据此设计查检表,总分100分,及全面掌握患者所有情况最高得分为100分。

2016年9月1日-15日,小组成员根据检查表对病区各责任护士分管的86例患者的病情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86例患者满分总计8600分,责任护士累积得分为7110分,护士知晓率为82.67%。针对责任护士失分项目进行分析,并依据柏拉图80/20法则分析护理人员的失分情况,为改善护理效果提供参考。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表2 责任护士掌握精神病患者病情柏拉图

4.目标设定

根据文献资料,未能找到责任护士患者病情知晓率的具体参考方法,固应用品管圈手法拟定本次活动目标。小组圈员分别利用5、3、1评分法对圈员的护理能力评分,满分40分,实际得分36分,圈能力为90%。活动目标值=现况值+{(1-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82.67%+{(1-82.67%)×79.46%×90%}=95%。因此本次活动目标设定为:责任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知晓率大于或等于95%。

5.原因分析

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本次活动中责任护士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病情以及用药知晓率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具体结果见图1、图2所示:

图1 精神症状知晓率低的原因

图2 用药知晓率低的原因

6.重点原因确认

根据5、3、1评分法确定精神症状知晓率低的原因为: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少、记忆效果差、病历检查不及时;用药知晓率低的原因为:病历检查不及时、相关用药知识匮乏。

7.对策拟定与实施

全体全员通过头脑风暴针对用药知晓率低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将精神科患者用药信息制作成口袋本;

(2)每周晨会上学习一种不同的药物应用知识;

(3)夜班时查看病历,并将用药变化记录于口袋本中;

(4)白班查看病历,并将变化记录于口袋本中;

(5)医生查房时,与患者沟通。

针对病情知晓率低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利用重复记忆法,将患者症状记录于口袋本中;

(2)执行“五分钟聊天”制度;夜班时查看病历,并将用药变化记录于口袋本中;

(3)白班查看病历,并将变化记录于口袋本中;

(4)医生查房时,与患者沟通;

(5)主管护士每班与患者沟通,在患者姓名列表中打钩确认。

经研究讨论与总结,本次活动中将提升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知晓率的对策总结为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实施一:制作口袋本,每班复习

本次活动之前,护士在患者病历查看中并无具体要求,也没有记录,因此不利于循环动态复习;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初期由于症状或环境等因素影响,与人员交流较少,因此护士无法掌握患者病情,通过查看病历是最优方式。科室护士每周有两个夜班和两个白班,因此护士能抽时间查看患者病历。因此通过制作口袋本,利用重复记忆的方式,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在口袋本上,方便护士查看和复习。

实施二:落实护士与患者沟通

每班护士轮流与患者沟通,并将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在交班时进行记录。为提高与患者沟通效果,圈员应将患者的床号、姓名等信息打印成表格,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之后打“√”确认。

8.效果评价

2016年11月30-12月15日,由责任护士长以及圈员根据检查表实施检查。分析86例患者责任护士知晓率情况。86例患者满分总计8600分,责任护士累积得分为8354分,护士知晓率为97.14%,达到活动设定目标。与此同时,圈员在运用QCC方法、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和谐度、工作积极性、责任性等各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具体结果见图3所示。

图3 活动前后雷达图

9.结论与展望

通过此次活动提升了品管圈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服务意识,同时有效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得到了有效的拓展,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于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工作中对于护理标准化的认识程度。之后还要再进行圈成员的头脑风暴活动,确定了下一个活动主题为:提升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论文作者:裴晨晨,张燕,鲁婷,范方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提高责任护士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知晓率论文_裴晨晨,张燕,鲁婷,范方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