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价值论与西方经济价值论之比较--拜暴力教授访谈_价值理论论文

马克思价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比较——白暴力教授访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理论论文,价值论文,暴力论文,西方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科学评价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价值价格通论》一书的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白暴力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揭示了价值与价格的本质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科学地完善了价值实体理论,在生产价格范畴上研究了价格的直接基础,并且探讨了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中,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一个虚假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实物价格理论都是对价值价格的一个特定层次的研究,均衡价格理论研究的是市场价格,实物价格理论研究的是生产价格精确值的计算,这些价值理论都不能构成科学完整的价值理论。我们应该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吸收这些理论的合理成分,推进价值理论的发展。下面是白暴力教授就这个问题同《国外理论动态》记者的谈话。

记者:您最近出版的著作《价值价格通论》,不仅建立了一个六个层次统一的价值价格理论,而且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各种价值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您能不能在这里谈谈这些比较分析的要点?

白暴力: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石,不同的学派都有自己的价值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矛盾和发展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主要有:边际生产力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实物价格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一个虚假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实物价格理论都是对价值价格的一个特定层次的研究。这些价值理论都不能构成科学完整的价值理论。下图说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各学派价值理论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四个层次的价值理论研究,揭示了价值与价格的本质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科学地完善了关于价值实体的理论,在生产价格范畴上研究了价格的直接基础,并且探讨了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古典经济学主要是对价值实体的研究,实物价格理论本质上仅是对生产价格精确值计算的研究,均衡价格理论仅是对市场价格的探讨和描述。

记者:您能否从比较的角度上分析说明西方经济学的各种价值理论?

白暴力:好,我们首先分析边际生产力理论。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现代形式,是西方经济学涉及价值创造的基本理论。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原始形式是200年前萨伊提出的“三位一体”公式。“三位一体”公式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逻辑缺陷。然而,由马克思建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分配理论,在理论上具有自整性,不存在类似于“三位一体”公式命题的内在逻辑缺陷。由于自身在理论上的困难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相对优势,“三位一体”公式在经济理论的发展中自然处于难以维系的状态。

为了克服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原始形式的内在逻辑缺陷,西方经济学家建立了所谓的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是100多年前由克拉克在其著作《财富的分配》(1899)中提出的,后经其他人补充、完善,形成三要素创造价值理论的现代形式。这一理论有下列三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边际生产力理论是建立在所谓的“新古典生产函数”之上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认为: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因而,投入与产出都是用物理量度量的;并且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三大生产要素。

边际生产力理论将产出对劳动的一阶导数称为劳动的边际产品,将产出对资本的一阶导数称为资本的边际产品。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就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将要素的边际产品与产品价格的乘积称为边际产品值,并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值就是要素创造的价值,即资本的边际产品值是资本创造的价值,劳动的边际产品值是劳动创造的价值。

第二个内容:根据最大利润条件,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即贡献。边际生产力理论用工资率和利息率建立了它的成本函数。在新古典生产函数基础上,与它的成本函数一起建立了利润函数。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求解利润最大化,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得出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值,而边际产品值又被称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因此,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生产力。由此得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生产要素的贡献。

第三个内容:根据欧拉定律,总计相等,没有剩余。边际生产力理论假定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的(固定规模收益的),数学上的“欧拉定律”证明:产品总值(厂商总收入)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值总和,即产品的价值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恰好分配完毕,没有剩余。

然而,边际生产力理论存在着下列三方面不可克服的内在逻辑缺陷。

第一个内容的内在逻辑缺陷是资本的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

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一个内容的前提是新古典生产函数。对新古典生产函数,新剑桥学派提出了责难。这种责难大致如下。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生产函数被界定为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既然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技术关系,也就是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投入与产出都应用物理单位来计量。但是,产出q和劳动投入L都有自己的物理量单位,而资本却无法用一个物理单位来计量。因为,按照新古典学派的定义,资本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因素,而这些生产因素的种类又是无穷多的,例如,厂房、车床、刀具、润滑油等等。这多种多样的生产因素是无法用一个单一的物理单位来计量的。而如果资本无法用一个单位来计量,那么,新古典生产函数就不能成立。① 这种责难最早是由新剑桥学派的领袖、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在195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生产函数和资本理论》中提出的。②

对于这一责难,边际生产力理论及其拥护者无法回答,因而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如果无法度量资本,如果新古典生产函数不能成立,那么,资本的边际产品就无法存在,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一个内容就不能成立。

第二个内容的内在逻辑缺陷是成本函数的成立性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说明,将资本作为投入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本身就是不能成立的。因此,作为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二个内容的第一个前提本身就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不仅如此,作为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二个内容的第二个前提的成本方程式本身也是虚假的,不能成立的。首先,成本方程式中的资本作为一个总量也是无法用实物量来度量的。因此,成本方程式是不能成立的。其次,即使退一步,假定资本能够用实物量来度量。那么,与这个实物量相乘的量(r)就应该是资本这个实物量的购买价格。但是,在成本方程式中,r却是利息率(正常利润率)。一个实物量怎么能去乘利息率呢?相乘的结果是什么呢?如果用一个实物量去乘一个纯百分数,其量纲是这个实物量的单位。而成本方程式的第一项的量纲则是货币单位。成本方程式中两项的量纲不同,成本方程式不能成立。如果,为了使成本方程式完善,还可以再退一步。这个再退一步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假定资本量K是用货币度量的;第二,假定r不是利息率,而是资本实物量的购买价格。然而,按此计算的结果与边际生产力的内容和结论毫无关系。

第三个内容的内在逻辑缺陷是“没有剩余”的一般条件的与最大利润二阶条件的存在性问题。

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的假定前提是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的。对于这个假定,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出批评。③ 第一个层次的批评是:在一般条件下,生产函数并非齐次的,齐次生产函数只是生产函数的特例。如果生产函数不是齐次的,那么,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就不能成立。第二个层次的批评是:退一步,假定生产函数是齐次的,但生产函数并非就是一次齐次的,一次齐次生产函数只是齐次生产函数的特例。同样,根据数学上的“欧拉定律”,可以证明:当生产函数不是一次齐次时,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二个内容不能成立。因此,在一般条件下,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第三个内容不能成立。

还有些经济学家证明:如果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的,那么,作为边际生产力理论第三个内容前提的厂商最大利润二阶条件不能被满足,因而边际生产力理论本身在逻辑上是不完善的,因而是不能成立的。④

由此可见,如果生产函数不是一次齐次函数,边际生产力理论不能成立;如果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函数,边际生产力理论也不能成立。

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一个虚假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正因为如此,这一理论难以解释一些简单的经济现象,这是其外部的理论困难。关于这些外部困难以及边际生产力理论错误的根源,拙作《价值价格通论》一书都有详细的说明。

记者:边际生产力理论是一个虚假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然而,在开始时您曾说过均衡价格理论和实物价格理论与其不同,都是对价值价格的一个特定层次的研究。您能否对此展开说明?

白暴力:好,我们先分析说明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理论,然而,均衡价格理论仅涉及价值价格理论上的一个特殊层次:市场价格。均衡价格理论在描述和分析市场价格及其运行上有许多合理的内容,但是,由于均衡价格理论没有研究价值价格本质、价值价格实体和价格直接基础等深层次的内容,因而,它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

首先,均衡价格理论存在“价格本质说明缺陷”。

均衡价格理论是描述表面现象的,同时,它却否定研究本质层次的劳动价值学说,因而它无法说明本质层次上的问题,无法完善自身。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在说明价格决定之前就直接使用了价格概念,而没有说明价格的本质、内容和决定。在对需求的讨论中,均衡价格理论在消费者收入预算中,直接使用了商品的价格与商品数量之积作为消费者支出,并由此得出了反映消费者需求与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消费者需求函数和曲线。在对供给的讨论中,均衡价格理论在厂商均衡中,直接使用了以价格表现的厂商产品的需求曲线,并且由此得出了反映完全竞争厂商供给与商品价格之间关系的厂商供给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分析中,均衡价格理论直接使用了由以价格表示的消费者需求曲线和厂商供给曲线所得出的以价格表示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并由此得出了市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理论就此宣称它说明了价格的决定。但是,如果人们进一步追问,均衡价格理论一开始就使用的“价格”概念的内容是什么,由什么决定?均衡价格理论就无法回答了。由此可见,均衡价格理论只是停留在价格运行的表面现象的描述上,并没有深入到价格决定的本质中去。

第二,均衡价格理论直接使用了以货币计量的各种量,而没有也不能说明这些量的本质、内容和决定。均衡价格理论在对需求的讨论中,直接使用了消费者以货币表示的收入概念,在对供给的讨论中,直接使用了以货币表现的成本概念。然而,如果人们进一步追问,这些概念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并且能以货币来计量?它们的量如何决定?均衡价格理论就无法回答了。由此可见,均衡价格理论只是停留在对消费者和厂商行为的表面现象的描述上,并没有深入到这些行为的本质中去。

为什么均衡价格理论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而不深入到本质中去?这是因为,如果深入到本质中去,它就不得不承认劳动价值学说的正确性,而这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利的,因而,均衡价格理论不愿也不能深入到本质层次中去。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无法完善自身的。

其次,均衡价格理论存在“新古典缺陷”,是一个泥足巨人。

均衡价格理论从新古典生产函数推导出供给曲线,从效用函数推导出需求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并构成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主体。新古典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是均衡价格理论的两个基础和出发点。然而,新古典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存在着“新古典缺陷”。正是这两个理论缺陷,使得均衡价格理论这个庞然大物成为一个泥足巨人。

第一,在供给曲线的推导上存在“资本的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性”的困难。

均衡价格理论中的供给曲线是从新古典生产函数推导而来的,然而,正如在分析边际生产力理论时所说明的,西方经济学中的新剑桥学派指出了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着“资本的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性”的困难,因而不能成立。

这一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作为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本身,而在于新古典生产函数将资本作为生产函数中的一个投入要素。

资产阶级经济学仅仅抓住表面现象,通过描述表面现象来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而将资本界定为生产资料。例如,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约翰·穆勒说:“所谓资本,是手段与工具。”⑤ 均衡价格理论也不例外。其定义认为:“资本一词被用来概括所有被生产出来的生产因素,它包括各种资本设备、正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被生产出来的原料”⑥。“资本被界定为用于未来生产的人造物品,包括所有的机器和其他生产设备。”⑦

然而,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已经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资本不是物质的和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的总和。资本是已经转化为资本的生产资料,这种生产资料本身不是资本,就像金和银本身不是货币一样。”⑧ 为了说明这一点,马克思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事例:一个名叫皮尔的英国资本家带了共值5万英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3000名工人来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试图建厂发财。可是,没想到一到地域辽阔、可以自行占有土地而且物产丰富的澳大利亚,工人们纷纷离开皮尔先生,自行占有土地去生产谋生。连一个替皮尔先生铺床和到河边打水的仆人都没有留下。马克思讽刺地说:“不幸的皮尔,他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⑨ 在举了该例之后,马克思说:“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直接生产者的财产,不是资本。它们只有在同时还充当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条件下,才成为资本。”马克思批评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错误观点,指出:“但是在政治经济学家的头脑中,它们的这个资本主义灵魂和它们的物质实体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致在任何情况下,甚至当它们正在资本的对立面的时候,他也把它们称为资本。”⑩

虽然均衡价格理论将资本界定为生产资料,但是无法摆脱资本是一个价值量,是一种生产关系这一客观事实。因而,它不得不在其理论中把资本作为一个并非仅是生产资料的范畴来对待。如果资本仅仅是生产资料,我们就可以将生产资料中的各种物质成分直接作为投入加入生产函数。这些物质成分又都有自己的物理单位。因此,它就没有必要在生产函数中将资本作为一个总体投入,因而也没有必要为其作为一个总体投入来寻找度量单位。但是,均衡价格理论一定要将资本作为一个总的投入来加入生产函数。因此,它要在包含资本作为投入的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分配理论,要在这个分配理论中说明:资本家阶级的收入是资本的贡献,资本主义制度是合理的。正是出于这种辩护的目的,均衡价格理论必须将资本作为并非仅是生产资料的总体投入加入表现物与物之间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中。

同样出于辩护的目的,均衡价格理论又必须通过仅仅描述表面现象将资本界定为生产资料。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如果将资本界定为生产资料,那么,它就没有必要作为一个总体投入加入生产函数;如果将资本看作并非仅是生产资料的总和,它又不能作为投入加入表示物物关系的生产函数。均衡价格理论正是将这个不能作为生产函数中投入的资本作为投入加入生产函数之中。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均衡价格理论将一个并非物的资本作为投入加入到表示物物之间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中去;就生产函数的性质而言,作为投入的资本必须要有物理单位,而就资本本身的性质而言,资本没有物理单位。这就构成均衡价格理论中生产函数理论无法解决的困难。实质上,以资本作为投入的新古典生产函数是不能成立的。

总之,为了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均衡价格理论仅仅描述现象,将资本界定为生产资料,并作为投入加入表示物与物之间技术关系的生产函数。同样,为了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在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又不得不将资本作为一个特殊的整体。因此,在新古典生产函数中,资本的度量单位就成为一个不可解决的难题。均衡价格理论中的新古典生产函数理论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需求曲线推导存在“效用的度量问题”。

均衡价格理论中的需求曲线是从效用函数推导而来的,但是,新古典学派的效用函数遇到的一个最大的理论困难是: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度量问题。这是一个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因为对效用的度量必将涉及对社会结构的说明,所以,新古典学派面对这个困难,也采取了回避态度,放弃了基数效用论,而采取了所谓的“序数效用论”,用“序数效用论”来说明需求曲线的建立。(11) 由“基数论”转向“序数论”,给新古典学派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实际上,这是放弃了对社会财富的度量问题,也就是放弃了“价值论”,因此,这时的均衡价格理论仅仅只是一个价格论,而不再包含价值论的成分。第二,“序数效用论”很难达到理论的自整性,只有在强假定下,才能完善。这就是均衡价格理论近100年来所走的弯路,也是西方经济学近100年来所走的弯路。

由于效用的度量问题没有解决,由效用函数推导而来的需求曲线就缺乏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均衡价格理论的第二个新古典缺陷。

总之,均衡价格理论由于仅仅停留在价格运行的表面现象上,不仅不能说明价格的本质,而且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理论缺陷。

然而,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不仅揭示了价格及其运行的本质,而且,在其基础之上可以建立科学的市场价格运行理论,能够充分地、完善地说明价格及其运行的现象,能够解决均衡价格理论无法解决的理论问题。在《价值价格通论》一书中,我们完成了这项工作。

记者:您分析了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很有启发。您能否再分析分析实物价格理论?

白暴力:好,最后我们讨论实物价格理论。

1960年,新剑桥学派著名的领袖保罗·斯拉法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建立了其价格理论——“斯拉法体系”。该书被学术界称为是划时代的著作。该书建立的体系是用生产各种商品的投入、产出和一般利润率建立起联立方程组,由此解出各商品的交换比例即价格,并将其与分配联系起来。斯拉法指出,出版《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的目的在于为批判新古典经济理论提供基础。斯拉法的追随者却认为他建立的是一个完善的价值价格理论。这就是“实物价格理论”的起源。

斯蒂德曼是利用斯拉法的理论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代表。1977年,斯蒂德曼出版的《依照斯拉法理论研究马克思》一书,声称斯拉法的理论既可以批判“右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也可以批判“左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他将“斯拉法体系”进一步数学化,依据实物价格理论,在自己片面理解的基础上,力图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在价格决定上是多余的和累赘的,应该予以抛弃。该书具有很大的影响,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一个里程碑”。

实质上,以斯拉法理论为基础的实物价格理论,讨论的是生产价格精确值的计算问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推进了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且,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实物价格理论仅涉及价值价格理论中的第三个层次的特殊情况——生产价格,孤立的实物价格理论无法说明价值价格的本质、价值价格实体,甚至无法完善地说明价格的直接基础和市场价格的运行。正是因为这样,实物价格理论存在着一系列缺陷,如:不能解释价格的本质,不能解释利润的来源和本质。

首先,实物价格理论不能说明价格的本质,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恰恰能完善地说明价格的本质。

众所周知,一个等式要能成立,等式中每一项的量纲必须相同。这也正是马克思指出的:“不同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后,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不同物的量只有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是同名称的,因而是可通约的。”(12) 从斯蒂德曼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斯蒂德曼的实物价格方程式要能成立,前提是等式中每一项的量纲必须相同,也就是等式中各项要通过各商品的价格化成相同的计量单位,或者说化为同质的东西。那么,这个相同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这个同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斯蒂德曼令R[,g]=1,即以货币商品(金)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将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化为货币,即P[,i]=α货币。但是,进一步的问题是:所有的商品为什么都能化为货币这同一质的东西呢?另外,斯蒂德曼(和斯拉法)又认为,其实用哪一种商品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都是无所谓的,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作为价格的计量单位。这就是说商品价格的质可以是任何一种商品。这恰恰告诉我们商品价格的质不是任何一种商品,而是独立于任何一种商品之外的独立的东西(13)。正是由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是这个独立的东西,所以所有商品才能够相互比较,互相度量。但是,这同一质的东西是什么呢?斯蒂德曼的实物价格理论没有告诉我们。这个理论能告诉我们的惟一答案是:它是“满足生产条件”的“交换比率”(14)。这就是说商品价格在质上不过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比例或关系而已。这并不是什么新思想,而是马克思早已批评过的贝利的“不断重复千篇一律的老调:价值是商品的交换比例,因而不是什么别的”。(15)

然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指出:这个独立于每一商品价格之外,又使一切商品价格成为同质且具有相同计量单位的东西正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人类抽象劳动——价值。虽然一种特定商品的生产价格会偏离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但是生产价格的实体和计量单位仍然是物化劳动。正是这个以物化劳动(价值)为实体的生产价格决定了(资本主义)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和货币价格。显而易见,比起那种只认为价格是交换比例的学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进一步揭示了价格的本质,因而是更深入、更完善的理论。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价格的本质和实体是物化劳动,从而揭示了商品的价格不仅是表面上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比例和关系,而且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劳动和分配社会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显而易见,这一点是斯蒂德曼实物价格理论没有说明,也无法说明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提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6)

其次,实物利润决定理论不能说明利润的实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及社会本质——剥削。而马克思建立的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理论则能完善地说明这些问题。

在斯蒂德曼的实物决定理论中,利润只不过是产出超过投入的一定货币量,或者一定实物量,利润率只不过是这一数量对投入量的比率而已。马克思曾指出:“李嘉图从来没有考虑到剩余价值的来源,他……不是……寻找剩余价值存在的原因,而是寻找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原因。”(17) 这对斯蒂德曼的利润理论也是恰当的,不过,从李嘉图的价值理论中,我们能发现剩余价值的来源;而从斯蒂德曼的利润理论中,我们却无法找出利润的来源。

然而,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和利润理论中,正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说明了利润的实体和本质是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劳动形成的,从而说明了资本主义利润本质上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劳动,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和社会实质——资本家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斯蒂德曼曾辩解说:既然利润是劳动者生产的净产品减去付给劳动者的实际工资的剩余,这个剩余是资本家依靠对生产资料的法定所有权占有的,那么,这种关系就已经直接表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但是,如果进一步问:为什么资本家占有了这个剩余产品就是对工人的剥削呢?合乎逻辑的回答只能是:因为这个剩余产品是工人的劳动生产的。这实际上是把产品(量)转化为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把剩余产品转化为剩余劳动。这是什么呢?这正是价值和剩余价值概念(18)。可见,斯蒂德曼用剩余产品直接说明剥削关系实际上(无论自觉或不自觉地)暗用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概念。

显而易见,要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和社会本质——剥削,就不能没有劳动价值论概念。而这一概念正是斯蒂德曼实物利润理论中没有并极力反对和排斥的。

由此可见,一方面,正是劳动价值学说使马克思能够科学地揭示生产的社会性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本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斯蒂德曼抛弃了劳动价值学说,因而无法揭示生产的社会性质,无法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本质。要研究和揭示生产的社会性质,研究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本质,那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不仅不是多余的,而且是必要的、惟一的科学理论基础。因此,斯蒂德曼的断言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要进一步研究当代社会经济,决不能像斯蒂德曼所认为的那样:应该抛弃劳动价值论。而是恰恰相反:应该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继续前进。

注释:

①参见:A.Asimakopulos.Micro-Econom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P168。

②琼·罗宾逊:《经济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5页。

③白暴力、弓亦辛:《微观经济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7页。

④参见:M.Henderson and E.Quandt,Microeconomic Theory,Third Edition,McGrow Hill Book Co.,1980,P109。

⑤约翰·穆勒:《穆勒经济学原理》,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222页。

⑥A.Asimakopulos:Micro-Econom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P157.

⑦R.Lipsey and P.Steiner:Economics,Sixth Edtion,Harper and Row,1981,PP175—176.

⑧《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0页。

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5页。

⑩《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3页。

(11)布留明:《政治经济学中的主观学派》,下卷,第七章,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卷,第63页。

(13)“商品价值表现的无限系列表明,商品价值同它借以表现的使用价值的特殊形式没有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8页。

(14)保罗·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巫宝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页。

(15)《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50页。

(16)列宁:《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卷,第563—564页。

(18)马克思:“把体现在剩余产品中的剩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同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是一样重要的。”《剩余价值理论》,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1页。

威廉·鲍莫尔:“价值论的要点可以总结如下:物品确实是由劳动和自然资源共同生产的。但是有关的生产的社会来源却是劳动,而不是无生命的‘土地’。因此,也必须把利润、利息和地租归功于劳动,它们的总量就等于(同义反复地)劳动所生产的总价值减去劳动者本身所消费的数量。”《价值的转形:马克思“真正”作出的解释(一个说明)》,转引自《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六辑,第98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马克思价值论与西方经济价值论之比较--拜暴力教授访谈_价值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