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工程的数量与日俱增。从建筑企业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够节省大量的建设成本,减少由于工程造价带来的项目风险的出现。因此,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角度出发,阐明工程造价的主要特征,并探究其中的管理体制漏洞、准备工作不足等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为更多的建筑施工队伍造价控制与管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施工管理
引言
近年来,建筑企业加大了对工程造价问题的关注,进一步探究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手段。从建设工程的角度来看,只有充分了解建设施工过程,科学预算,加强管理,才能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部分建设工程工期较长,如何在较长的施工时间中明确每一笔建设资金的流向,也是建筑企业工程造价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方法进行探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笔者从造价控制中的问题出发,针对控制措施进行以下深入探究。
一、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
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到图纸设计、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审计等多个方面,想要实现工程造价控制,就要从以上多个方面出发,结合工程造价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来探究加强工程造价的主要方法[1]。从本质上来看,建设工程尽管涉及方面较多,却能够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来实现严格控制,充分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建设信息,把握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工期。不同的建设工程规定工期有所不同,较短建设工期的工程涉及范围较小,资金管理更加容易。建设工期较长的项目涉及范围更广,投资金额较大,这也会为工程造价的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2.科学预算。在建设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要采用科学方法全方面进行预算分析,并加强预算有效管理,让每一笔资金都能够真正投用。
3.建筑性质。不同的建筑规模、建设技术以及材料等影响,导致了资金管理存在一定出入。
4.价格浮动。在采购建设材料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材料的价格会产生变动,尤其是人工价格,价格浮动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施工之前应全方面考虑价格因素,并提前采购和准备建设所需材料,方能够减少价格对控制的影响。
二、建设工程造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果建设企业管理体制存在漏洞,或者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足,设计深度不够,就会对进一步增加工程造价的控制难度[2]。
(一)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目前,绝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这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困难的主要原因。从本质上来看,工程造价的控制是由许多小的资金流向控制组成,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能够全方面统筹工程造价与资金管理。然而目前绝大部分建设工程为了降低管理成本,缺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甚至部分中小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较为落后,管理人员缺少正确造价控制观念,过分追求建设工期带来的经济效益,以至于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漏洞百出。
(二)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足
对建设工程进行全方面的了解,有助于对工程造价进行良好的控制。然而,部分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准备不足,没有对工程进行深入分析,导致了项目设计可行性较差,也没有经过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核,缺少经济指标与参数,导致后续管理和控制方向的缺失[3]。如果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对工程了解程度不深,缺乏对工程建设环境中的特殊性、不确定性的调查分析,让项目统筹计划流于形式,导致了管理控制上的先天不足,就会进一步增加资金管理与工程造价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部分旧建筑改造的时候,部分建设工程缺乏新设计的构想,对施工方案缺少全方面的考虑,进而导致了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纰漏,增加了造价控制的难度。由此可以看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充足对于造价控制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工程设计深度不够
对于建设施工队伍来说,良好的设计方案与精确的设计图纸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最初工程设计的深度不够,就可能会影响建设效率,延长建设工期,增加建设成本[4]。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建设项目上,应在计划中对建设材料的标准、尺寸、用量、技术等进行阐明。一般建筑企业的设计部门距离施工地点较远,一旦不能够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就会形成“边设计边施工”的难以管理的局面。深化工程设计在工程造价中,占计划投资的一半以上,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规划和分析,工程设计深度不足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管理。
三、建设工程造价的解决措施
(一)健全管理体制
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健全管理体制,明确成本管理中的责、权、利三者的关系,并加强三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帮助工程造价管理的顺利执行。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1.明确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基于此,制定成本目标与管理对策,完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
2.加强成本控制观念。要加强日常管理中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观念,将培训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去。
3.加强财务人员的预算和管理能力。积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预算分析能力,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二)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审计
工程造价审计是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的关键结算任务,提高审计的质量,加强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跟踪审计,能够有效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因此,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健全工程造价审计制度,落实审计工作的责任,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对工程造价进行严密的控制,提高工程造价审计的效果。
(三)加强项目信息资料的管理
建设工程中的信息资料主要包括设计图纸、签证单、结算资料、工程进度等。基于此,要加强对项目信息资料的管理,确保施工按照设计图纸准确进行,并保存好签证单、结算资料等,确保资料信息真实,并对建设工程中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有效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结论
笔者通过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分析,明确了其中存在的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准备工作不足、工程设计深度不够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想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要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工程造价审计,并完善工程造价审计制度,加强项目与资料的管理,实现全方面的工程造价控制,使得建设项目能够在工期内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徐艺华.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8):154+204.
[2]任益.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江西建材,2015(19):252+257.
[3]周舜莹.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252.
[4]申桂英,胡向真.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系统工程方法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4,22(02):65-69.
作者简介
柴丛丛(1989-01-07),女,汉族,籍贯:山东省济南市,当前职务:项目经理,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全日制专科+函授本科,研究方向:建设工程招标及工程造价。
论文作者:柴丛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工期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准备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