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的调查分析论文_范梅

范梅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第二人民医院<隆昌县精神病医院>精神科 四川隆昌 642150)

【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病人的肝功能情况及发生肝炎的发病率,得出结论抗精神病药会对肝功能有所影响,会进而引发肝炎,应加强监测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 药物性肝炎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024-0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nti drug induced hepatitis antipsychotic dru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chang County Neiji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Longchang County psychiatric hospital psychiatric Fan Mei Sichuan Longchang64215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long-term use of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tipsychotic drugs and th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draw the conclusion: antipsychotic drugs have effects on liver function, will then causehepatitis, shoul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liver function, accomplish early discovery, early diagnosis, early treatment.

【Key words】Antipsychotic drugs drug hepatiti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药物性肝炎病人110例,男60例,女50例;年龄16~86岁。

1.2诊断标准 (1)病前1~8周或更长时间内有明确用药史; (2)部分患者有发热、皮疹; (3)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6%; (4)有肝实质细胞损害或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表现;(5)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肝炎或黄疸; (6)部分患者虽原有肝病基础,但服药前检查肝功能正常; (7)停用药物即好转。

1.3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查阅住院病历,记录原发病史、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检验、病原学检查、腹部B型超声检查。

2 结果

2.1药物性肝炎发生率16~30岁15例,占13.6%; 31~60岁20例,占18.2%; 61~87岁75例,占68.2%。

2.2引发药物性肝炎的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 在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氯丙嗪应用最多,占27.3%,氟哌啶醇次之;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利培酮应用最多,占8. 2%,喹硫平次之(见表1)。

表1 导致药物性肝炎的抗精神病药物及其发生率

2.3药物导致肝损害的出现时间 1个月以内20例, 1~2个月55例, 2~3个月19例, 超过3个月16例。以上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于服药后1~3个月。

2.4临床表现及分型 肝细胞损害型80例(72.7%),表现为乏力、厌食、发热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胆汁淤积型30例(27.3%),表现为发热、皮肤瘙痒、黄疸、右上腹痛、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3 讨论

3.1肝损害的发生率

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最早可于服药后24h发生,但多数在服药后头1—2个月发生,在服药后第1个月内发生率为18.2%。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依次为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舒必利>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奥氮平。金通观通过对79例氯丙嗪或氯氮平治疗3月一3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肝功能随访,他发现16.6%氯丙嗪对肝脏有损害。而近年来报道也说,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无论早期或服药后期都有一部分病员出现损害指征, 因此定期复查肝功能,指导临床用药有其临床意义。

3.2肝损害的机理及诊断

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可能有如下机理:

3.2.1药物代谢产物直接毒性作用。抗精神病药物在肝内经过细胞P450酶作用,代谢转化为一些毒性产物。

3.2.2毒性代谢产物与肝细胞大分子结合造成肝坏死。

3.2.3药物引起胆汁淤积。药物与胆盐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改变肝细胞的结构,减少肝细胞对胆盐的摄取和排泄抑制NA—K—ATP酶泵,形响胆红素的转运清除过程则可导致胆汁淤积。

抗精神病药物致肝损害的早期诊断关键在于保持高度警惕。用药前查肝功能、白细胞,以备用药后对照,然后定期复查。若用药后发现肝功能的异常或发生消化道症状,不明发热,皮肤搔痒,发疹或黄疸。应立即复查肝功能及血常规,如白细胞升至10×109/L以上,肝功能超过正常值1倍以上,即疑为药物性肝损害。确诊药物性肝损害,有时较困难,可参考以下各项慎重确定:①用药1-4w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SGPT超过正常值1倍,AKP超过25%,总胆红素超过5%立即复查。②用药后不久即出现不定型发热、皮疹、黄疸、皮肤搔痒等症状中的2个以上者,并发现白细胞增高,排除其它因素。

3.3预后及预防

大多数药物性肝炎出现于服药后1~3个月,因此在相应药物出现肝损害的高发时期加强监测,有利于早期诊断药物性肝炎,出现药物性肝炎后立即停用致药物性肝炎的抗精神病药,使用护肝等治疗,一般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需要继续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应避免再次使用相同的药物,尽量减少药物性肝炎的发生。

此外,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还应尽量避免以下情况:①避免在空腹或饥饿状态下服药。②营养不良状态者,应避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③服药期间避免饮酒。④年老体弱者用药后应严密观察肝功能。⑤尽量避免药物合用,防止毒性反应增加。一旦确诊立即停药,对症处理。

4 小结

影响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的因素有很多,医护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对病人肝功能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抗精神病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厉有名.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类型及诊断策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7):445.

[2]李健,程香普,崔静,等.36例药物性肝病的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0,9(3):216-220.

[3]梅光农.药物性肝炎[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18(6):456.

[4]权启镇,孙白勤,王要军.新肝脏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5]金通观.长期服用氯丙嗪或氯氮平对肝功能影响[J].上海精神医学2001,4:26.

[6]范建高.脂肪肝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273-275.

论文作者:范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4

标签:;  ;  ;  ;  ;  ;  ;  ;  

抗精神病药致药物性肝炎的调查分析论文_范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