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文化批判是推进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立场与基本观点,对于当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此为宗旨,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出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文化的现实基础是生产方式,并由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是基于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之上, 从而揭示资本主义文化背后的生产方式之本质的。 进而,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分析,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当代我国文化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 文化全球化
文化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其各种社会建制的总和。 在杂芜丛生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中,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批判和选择,才能大浪淘沙,促使优秀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 在当代,大众文化成了一种“主流文化”形式,并正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大众文化的泛滥,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在文化产业上的互相竞争态势,全球文化霸权和本土文化发展形成相互对抗,以民族文化身份对抗文化殖民的声音此起彼伏。 鉴此,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推进优秀文化发展刻不容缓。那么我们根据什么来批判文化呢?这就涉及文化批判的标准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来指导我国文化的发展势所必然。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现实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方式是文化的基础,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尽管文化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但是,每一时代的文化总是和时代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
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家雷蒙·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中这样认为,文化主要包括:一是指人类智慧、精神和美学的发展过程;二是指特定的生活方式, 如人们的受教育程度、 价值观念、节假日、礼仪、习俗、宗教活动等;三是指人类文明的成果, 特别是指人类智慧、 艺术实践的成果,例如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科学技术等。所以研究人类历史,必然要研究人类的文化史。文化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共生,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存在方式。 由于真正的文化研究起源于20 世纪初的英国,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文化属于人类学范畴,那时人们还未能达到今天的认识水准, 对文化及其作用尚处于模糊认识的状态。那么,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对文化之形成基础究竟具有何种认识呢?
首先,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一切文化都是在某一时代的社会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如果没有社会劳动实践, 那么无疑就不会有任何文化和人类历史。 所以,马克思说:“‘劳动只有作为社会的劳动’, 或者换句话说,‘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能成为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这个论点无可争辩地是正确的。因为孤立的劳动(假定它的物质条件是具备的)即使能创造使用价值,也既不能创造财富,又不能创造文化。”①这表明了文化是由人们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同样,马克思在论及权利时,也说“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发展。”文化是受经济结构所制约的,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人们的思维和意识也在发生变化。“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②
冬天吃什么好呢?冬天的饮食对保暖养生都很重要,所以要特别注重。除了荤类食物外,水果蔬菜也是不能少的。那么,冬天吃什么水果好,又应吃哪些蔬菜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介绍吧。
文化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它随着人类社会劳动实践而形成, 同时也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不同时代就会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古代的、奴隶制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都会有不同的文化形态与之相适应。 美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家詹明信在 《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中也这样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即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 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式则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其次,毋庸置疑,文化具有民族性。 任何一个人类学家对于文化的研究, 都表明了文化与民族之间的关联。 虽然马克思对于文化的民族性没有更多的论述, 但从马克思晚期人类学笔记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各个民族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因而其文化也显然有别。
民族、种族是与阶级相关联的,在阶级社会,文化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文化是现实的人们的社会实践、各种关系相关联的产物,是历史的特定的。 所以,在文化之外我们无法体验到社会现实,唯有通过文化形式才能理解社会现实的意义。 英国的文化研究学者斯图亚特·霍尔认为, 种族、阶级、 社会关系、 人们的生产实践具有即时性的联系,由于这种联系是复杂的,所以,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结构。 “文化研究教给我的其中之一点就是,历史的特异性、 每一种文化结构和形式的特异性是多么地重要。 ”③在霍尔看来,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文化是与经济相关联的,种族和阶级必然会介入到文化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历史地从种族和阶级关系入手来研究文化。他以资本主义文化为例,说明了资本主义文化就是由资产阶级所创造并被资产阶级所利用的,“自商业资本主义开始, 所有的关系都被拖入市场交易网中, 就几乎没有或没有纯粹的人民文化了——没有完全分离真正民众的民间——领域, 让人民生活在他们纯粹的状态中,免受任何堕落的影响。 人民只能从体系允许的事物中创造出某物。”④历史上的文化都是少数人的文化,在文化中都体现了阶级压迫,因为,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毛泽东同志曾说:“在现代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⑤
和路虎揽胜亲密的技术承袭关系,更为强大且全面的功能属性以及不到揽胜一半的价格,第一代发现成为了路虎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至中期最为畅销的车型。从经久耐用的4缸柴油发动机到扭矩充沛的V8汽油发动机,再到为了适应环保排放法规而出现的4缸汽油发动机,它向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动力总成选择,但无论是哪款动力,它都能在泥泞的野外或平整的公路上提供可靠、坚实的驱动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大变化: 一是西方和港台的大众文化也紧跟着渗入我国,使我国大众文化得以迅速蔓延,从当年台湾校园歌曲到西方大众文化大举入侵, 美英等国的影视产品大量进入我国文化界, 造成了声势浩大的大众文化热潮。 二是文化的产业化浪潮,借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开辟文化产业化道路,从大兴土木建造文化主题公园等等, 到今天全民创业发展动漫与游戏,以及制作大量的影视作品,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我国人民对于大众文化的兴趣。针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发展、传统的高雅文化与当代的大众文化、 文化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的现象, 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为指导,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基本准则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崇尚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 强调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所以在文化创作中,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 强调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崇尚和弘扬人文精神,高扬人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想是科学社会主义,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在文化中强调人的价值是一个社会走向文明的体现, 是社会朝着人类理想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标准来要求文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种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 而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文化。鉴于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始终根据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文化的教育功能,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当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经济效益也同样重要,我们说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并不排斥需要强调经济效益,而是认为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导。
首先, 马克思坚持从生产方式决定其它的原则,从政治、经济、哲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以马克思对当时哲学的批判为例。 他以辩证的态度来对待黑格尔的哲学, 认为黑格尔哲学是为普鲁士国家服务的,它掩盖了事实与真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 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 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 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⑧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保守因素,批判了他的形而上学体系, 批判了他的那种为普鲁士国家服务的意识形态特征。在此,马克思一方面坚持了历史的与现实的态度, 把那些天国的批判变成了对尘世的批判, 揭露了神圣形象背后的自我异化的原因,一切为了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另一方面,马克思从批判那种维护现实的政治出发,找到自我异化的真正原因, 从而使神学的批判转变为对政治的批判(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应当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全面的,但马克思的批判又是有重点的, 其本质就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家们不了解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不了解劳动异化所造成的人的本质的异化。因此,若要了解这种关系,就必须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认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人的本质异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背后存在的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 才能达到人的解放之真正目的。 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虽然是人的政治解放,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使人的本质得以异化。所以,要使人得到真正的解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产生异化的原因,即消灭私有制和剥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9 页。
其次, 马克思提出了文化批判的标准在于社会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想。 马克思究竟从什么立场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 即他的批判标准是什么?要确立这个标准,我们就得讨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 通观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的思想,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和构建了人类社会主义的理想。 这就是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建立在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基础上的, 是以人类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和人的发展的公平、正义、平等、自由作为批判的标准的。 恩格斯在1883年给《共产党宣言》德文版的序言中写道:“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 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 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 (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⑩而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说:“这种生产方式日益迫使人们把大规模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 因此它本身就指明完成这个变革的道路。 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 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 ”⑪人类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目标就是消灭阶级对立、消灭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国家。 那么,当消灭了阶级差别和国家之后, 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恩格斯说:“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只是从这时起, 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 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⑫也就是说,当我们消灭了剥削、消灭了阶级对立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⑬
所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作为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文化,尽管具有其历史继承性,但是,在阶级社会里, 每一时代的文化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 一切与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制度与文化都将丧失其阶级性质,过渡到了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状态。 彼时,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已不复存在, 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即成为一个自由人。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人类社会是不断地趋向合理与完善的, 封建社会比之奴隶社会更为进步,资本主义社会胜于封建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人类最合理的理想制度。 迄今为止的人类一切努力, 无不是为了达到与趋向这个目标。我们对于现代社会文化的批判,应当置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 建之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目标的基础之上。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意义
文化具有无所不包的表示人类存在状况的普遍性特征。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文化总是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形态, 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财富的积聚,文化越来越与人类日常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休闲娱乐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以后,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就创造了人类几千年所创造的财富之总和,特别是自20 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资本主义社会积聚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使广大百姓摆脱了为生计而进行生产的困境。资本主义社会逐步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的社会,交通工具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市场迅速发展为全球性的大市场。 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体力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消遣娱乐成了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于是大众文化得以形成。
小流域内污水来源主要为工业和村庄生活污水,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工业污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污水管道,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村庄生活污水量小且较分散,东半壁店村具有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站;辛庄营村、张各庄、倪村等3个村也建有污水收集管网,但没有污水处理站,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沟渠。由于东半壁店村、张各庄、辛庄营村、倪家村已完成改厕,由旱厕改造为水冲厕所,增加了生活污水总量。
A股市场2018年惨淡收官,上证指数全年下跌24.59%,在A股28年的历史上名列跌幅第二,仅次于2008年,逢八魔咒再次上演。小市值股票成为重灾区,中小板指下跌37.75%,创业板指下跌28.65%,全部市场下跌中位数33.5%,在市场一片惨绿中,有一抹红色特别显眼,这就是水电板块的上市公司。
大众文化也可称之为通俗文化、流行文化,是因受众是广大普通人群而得名的, 它与高雅文化相对。 高雅文化是一种反映真善美、 揭示事物本质、代表事物发展方向和人的理想的文化,它的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性和反映形而上的理性本质,摆脱平庸和世俗,是一种少数人的文化。而大众文化则是一种现代文化,是一种工业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那些从前被视为高雅文化的收藏品开始为人们所复制, 并迅速地满足了饕餮之徒的需求;为了创造价值,公司和企业可以大量地复制原先的高雅文化藏品, 并依据现代传媒手段大规模地组织销售, 从而使大众文化产品成为谋取利润的重要手段。 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 引导了大量的企业与资本介入到文化创作中,使文化转变成为一种经济。 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众文化的发展也导致了文化的全球化扩张与文化霸权。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1. 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文化扩张的本质。
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市场逻辑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随着人们普遍交往,致使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发展, 涉及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领域都将被资本所渗透, 资本主义实现了向纵深领域和广度扩张, 凡是原先没有被资本主义所渗入的领域,现在均已被资本所侵入。从另一方面说, 传统文化是一种由精英分子精心策划和打造的文化,“是一种道德教育学, 它将会解放我们每个人身上潜在的理想或集体的自我,使得我们能够与政治公民的身份相称”⑭。但是,传统的高雅文化由于追求反映真善美的形而上本质,使其受众变得越来越少,读者变得越来越孤独。于是, 资产阶级便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出钱招雇的劳动者。伊格尔顿认为,资本的本性是导致文化由高雅走向低俗的根本原因,因为资本主义的市场逻辑, 大众文化就像生产汽车那样被制造出来了,“市场是保证社会既高度解放又深深反动的最好机制。 ”⑮20 世纪30年代以来, 除了像英美等少数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生产现代大众文化的传媒和手段外, 别的国家很难形成文化对外扩张态势。 只有英美等国率先具备了制作大众文化的手段,例如互联网技术等,所以“美国的生产,或不如说将‘美国’不断地生产出来的娱乐业和文化在当今世界占支配地位” ⑯。不但詹明信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家是如此说的,罗宾逊也同样认为,在今天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 资本已经大规模地渗透进了文化领域,产生了文化的全球化,这个全球化是比之金融等全球化更为深刻的过程, 象征着资本从深度和广度向全球的扩张。 他说:“…文化是任何一项霸权规划的中心。 文化领域是争夺跨国霸权的重要战场。 跨国规划中的文化组成因素推动了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和竞争主义的文化,并借助大众传媒和广告进行扩散。”⑰没有大众文化的出现,就没有这种纯粹的资本主义,没有全球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结构的根本性改变。
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立场来看今天的大众文化, 必然要把大众文化看作是当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工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体现。虽然大众文化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百姓创造的,但是,由于大众文化的经济性质, 它一经产生就被资本家们所利用,使之成为对外扩张的手段、资本剥削的工具。正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肯定了文化的生产方式之基础,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新的生产方式之剥削性质,揭示了全球文化霸权剥削其它民族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性质。
该公司是德国HAINBUCH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德国HAINBUCH成立于1951年,60年间始终把解决客户需求放在首位,不断创新,致力于为汽车零部件生产提供精密高效的车削及齿轮加工等夹具解决方案,在该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夹具方案,广泛服务于汽车行业的众多知名企业。
另一方面,B公司亦可采取制作经销商评估表的形式,列出可用于风险和绩效评估的项目及每个项目的打分建议,由公司业务人员和区域经理每月针对经销商的表现进行打分上报,同时对于主动暴露风险的业务人员予以一定金额的奖励。通过打分表的指标提醒业务人员,在经销商绩效管理中应该关注哪些点,鼓励业务人员通过趋势分析提前发现经销商在哪些指标上存在潜在风险,进行提前预防和解决。
2. 有助于指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
再次,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人民的文化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实现。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类最理想的制度,其本质在于消灭了剥削与压迫,消灭了私有制度,使人类真正处于相互平等、分配正义的基础上。因此,其生产方式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任何一个社会, 从而创造出了最广泛意义上的代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即社会主义文化形式。 这种文化既建立于生产方式之上,同时也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服务的。从阶级属性上看, 它也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 所以,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时说:“我们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 ”⑥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革命的先进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习近平同志在总结我国的文化时说:“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⑦习总书记的话清楚地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及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即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性质。
针对不同的采样通道,通过标准信号源对各个通道进行采样对比,检测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差,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综上,针对Gar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上,小切口辅助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治疗方法用时短,且恢复快,同时可尽少避免并发症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第二, 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来抵制与批判西方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是资本家为了利润进行经济剥削的工具, 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对外扩张方式。大众文化之所以流行,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掌握了优质的现代传播手段, 通过制造低级趣味的后现代主义娱乐作品,大肆宣扬“性”与“暴力”博取广大人民群众满足本能欲望的需要的体现。 同时,大众文化是一种西方文化霸权,它源源不断地对外输出西方的生活方式, 使被输入国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精神等均发生了改变, 这正是西方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体现, 是西方国家改变了以往依靠单纯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手段实施其霸权策略,推广其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控制全球的目的的实现。因此,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来批判大众文化, 是我们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
有文化就一定会涉及文化间的交流, 就必然会有文化批判, 文化批判是推进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批判它种文化?需要有一个批判的标准。马克思虽然没有对文化进行过任何规定,但是, 我们却可以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看出他的立场与基本观点。 因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涉及批判什么、批判的标准是什么的问题,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 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是如何着手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 是依据什么标准来批判的。
1.2 用药前检查 术前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阴道分泌物及B超测定胎儿大小及胎盘位置、心电图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无论马克思从哪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最终都涉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即是说,无论我们对资本主义进行哪方面的批判, 最终这些批判的对象都是由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马克思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⑨因此,对于资本主义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批判都终将涉及其生产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商品来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者被奴役的现实,他通过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通过劳动价值论来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本质,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秘密。正是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鉴于此, 我们对于一种文化的批判也同样会涉及决定这种文化的生产方式, 即对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必将涉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是马克思文化批判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52 页。
③霍尔:《种族、 文化和传播: 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 页。
注释:
④S. Hall, The Problem of Ideologe_Marxism Without Guarantees. In B. Mathews (ed.): Marx 100 Years On,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83, P.57~58.
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5 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6 页。
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
⑦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3 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 页。
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 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80 页。
1.亲虾来源 2016年11月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亲虾650kg,平均体重75g/尾,活力强,体色正常,附肢完整,雌雄比例为2∶1。
⑪⑫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12、815、817 页。
⑭⑮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82 页。
⑯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清桥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版,第42 页。
⑰罗宾逊:《全球资本主义论》——跨国世界中的生产、阶级与国家》,高明秀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 页。
作者郑祥福,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卢烁乐,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金华 321004)
责任编辑 余 越
标签: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论文; 文化批判论文; 大众文化论文; 文化全球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