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变革论文_王瑶花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变革论文_王瑶花

浙江省义乌市畈田朱中心小学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应具备的这种品格和能力应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教育部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开展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简化教学内容的形式、教学的结构和教学语言,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提高学习的效率,发展数学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堂 教学

近年来,教育界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并出现在国家文件中,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的提出将重构未来教育图景。

一、变革背景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应具备的这种品格和能力应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教育部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改进课程实施,变革教学方法,深化评价改革”五大课改任务。

变革教学方法是指改革传统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体现学科本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营造民主平等的、互动对话的课堂文化,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主要有: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课程的变革

PISA对数学素养的定义:个体在各类情境中形成,应用和阐述数学,包括数学推理和应用数学概念、过程、事实和工具对现象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这种数学素养有助于个体认识数学在真实世界中所发挥的作用,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与决策,而这是作为一个建设性、积极参与且有反思能力的公民所必需的。

国内专家对数学素养的论述:

孔企平说: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情感态度、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马云鹏说: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或者数学某一领域所应达到的综合性能力,他基于数学知识与技能,又高于其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他是数学基本思想在学习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知识的具体表现。

四、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数学课堂的特征:

(一)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1.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为教学的出发点,激励和帮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更是教育生活的体验者和丰富者。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所以课堂应该也是有灵性的课堂。

2.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作为课堂活动的关注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提升,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教得怎么样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生学习的状态决定课的成败,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更要让学生有学习的态度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简化教学内容的形式,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

把握教学内容的本质就是把握思维,教师要做好对数学教学资源的整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少”,选材要“少”。一是把握教学内容本质。课前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二是学习材料的选取要少而精。三是合理选择习题。

如习题(1)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60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学生可能会先算出圆柱的高。这样无论是算式还是计算过程都会变得复杂。结果也不简单,需要用分数来表示。这时教师可以从两个公式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圆柱的侧面积与圆柱的体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由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是s=2πrh,圆柱的体积公式是v=πr²h,把两个公式进行整合就可以得出: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侧面积×r÷2,即圆柱的体积=60×5÷2=150立方厘米。这样不仅能使本题的计算更为简便,还清楚地看出了圆柱的体积与表面积之间的换算关系,使知识的联系更为紧密。

总而言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感官、头脑、性格、意愿、知识和思想基础及行动规律,这些都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所以,我们通过改革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提炼教学内容,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引导、组织学生通过不断的发问与探索,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学生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样才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10.

[2]谢东艳. 小学数学学习材料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J]. 宁波教育学院学院报,2010,(2).

[3]庄细和. 丰富学习材料,构建和谐课堂[J]. 广西教育,2006,(10).

论文作者:王瑶花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变革论文_王瑶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