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改造论文_周卓,房祥波,姚彦君,令狐磊

电力配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改造论文_周卓,房祥波,姚彦君,令狐磊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产和生活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网负荷不断增加,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性,电力配网改造成为了当下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电力配网改造中的问题,探讨了电力配网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电力配网;配网改造;对策措施

1电力配网改造现状

1.1持续增加的电力负荷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得到提升,加大了不同地区的电力负荷量。电力配网的发展日趋成熟。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以及企业方面的用电量飞速上升,导致电力负荷量不断增加,加剧了电力配网的负荷力,使电网建设出现紧张现状。在电力配网改造过程中,不同建筑物呈现出密集状态,导致电网改造工作一度出现紧张局面。与此同时,电力配网的建筑改造场地逐渐缩小,严重限制了电网变电站的装置空间,阻碍了电力配网的有序改造。

1.2不合理的电力配网布局结构

不合理的电力配网布局结构主要表现在:(1)电源布点的不规律。许多地区的电力配网在电源布点规划上都不太合理,从而导致电力布点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而且供电半径过长、线损程度也较高,也就是增加了电力配网在材料上的高成本投入。同时,会出现电荷不均等现象,降低了电力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网络结构的不合理。网络结构不合理也是我国电力配网出现的重大问题,网络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给故障复电和检修工作带来困难。电网的运行与网络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合理的网络结构容易检查修理,降低高空架线导致的事故发生几率同时,由于运行方式安排不灵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电站移址工作的进行带来不便。

1.3电力配网的自动化程度较低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在进行电网规划工作的时候,需要在多方面的工作中融入自动化的技术。自动化的技术方便人们的用电,也加大提高用电的安全性。但是,就我国的现状来说,虽然我们也很想将自动化技术融入到电网规划中,但是由于规划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力较低、技术落后,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很难讲自动化技术融入到配电网中,将自动化技术融入到配电网的规划中时代发展的必然,如不这样就会影响我国经济以及城市化的发展。

1.4电力配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电力配网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1)部分电力配网系统中存在着设备落后、损坏严重等问题,导致设备的各项性能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性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配网改造工作的顺利展开。(2)相关技术手段的落后,同样也是拖慢电网配电改造工作进程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电力配网架设的户外环境同样也会降低设备性能,从而为电力配网改造工作的正常展开带来一定的困难。

2电力配网优化对策改造思路

2.1优化调整电力配网结构

在电力企业当中,对于配网系统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其结构特征以及优化内容有着重要联系,因此,对配网系统结构进行改造是至关重要的。

(1)做好电网规划。对于规划的编制必须事先抓好充分论证,整理相关规划内容,并将规划的重点放在供电可靠性上,此外,针对配电的不断发展,还必须进行适时的修订和完善,在对配网结构进行考虑时,要着重考虑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布线以及接线等方面,制定规划要针对长远,具有超前思维,确保建成后供电能力的稳定可靠。还要关注好电能的负荷预测工作,这与电源点的建设也息息相关,必须确保配电网有较好的备用容量和电源供应,要尽量减少因为限电而对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

(2)做好线路手拉手环网规划。线路手拉手环网仍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10 kV配网线路中,环网开闭所以其操作灵活,供电可靠性高的特点,日益广泛。但是环网开闭所也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一方面投资大,建一座开闭所动辄几十万元,另一方面需占用土地,虽然占地不大,但对寸土如金的城市来说,如非规划预先留地,是很难在建成区内找到合适位置的。以上两项特点使其在配网改造为主的城网改造中较难获得应用。对此,采用的做法是:一是线路要实现异电源手拉手环网。线路实行手拉手环网,以一对一为佳,不宜多条线路混串,一方面不便管理,另一面易错拉错合引发事故。对配网线路进行手拉手联络的办法,避免了大面积停电,但由于大部分是主干线路进行调整改造,若线路一端或一段进行停电工作,但线路另一端仍有电,仍无法正常登杆作业;仍然避免不了整条线路重复停电,可以对配网所有联络开关,采用双杆柱式安置的方法,即两电杆间隔两米,两杆分别为两条线路的终端(也可为一条线路终端,另一条线路适当位置),在两杆上分别装设一组线路联络刀闸,即在线路停电时有明显断开点,将联络负荷开关用支架安装在两杆间,这样,在任何一侧线路需停电工作,只要拉开联络开关和两侧的联络刀闸,都可在停电侧电杆上进行施工作业,既满足了施工安全距离,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又不影响另一侧线路的正常供电。二是在环网线路上分段安装柱上断路器,利用柱上断路器的速断、过流保护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线路,使停电范围由大变小。线路分段不宜过多,每条线路分3~4段为宜,否则除增大线路投资外,还断路器切除故障选择性。三是负荷热倒。负荷热倒是环网线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为此环网线路配对时,应考虑线路单侧停电时,导线一拖二的带负荷能力。四是切实依照N-1的指标与规范来规划配网,增加分段数量来优化配网结构,并根据地域性供电需求来合理调整配网结构。通过配网结构的优化与供电半径的调整,区域配网规划与改造逐步得以优化与改造,优化了配网结构,提高配网系统供电服务质量,间接提升了配网供电可靠性。

2.3提升电力配网设备的可靠性

电力企业要对配网的各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各项设备都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环境当中。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运行存在问题的设备,或者将近老化的设备,应当进行及时的修复,对老化设备进行及时更换,更新配电设备,采用最新的先进设备,提升配网络的自动化水平。同时,要加强度电力设备的监测,建立设备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精准地反映设备运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定位,及时找到问题源,快速维修,减少维修时间。另外,要加大对配电设备的养护措施,配备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养护,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2.4提高电力配网自动化程度

由于我国自动化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我们需要对自身的自动化技术进行创新,规划人员以及设计人员,需要积极向西方先进的国家进行学习,吸取人家的有点,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在融入自动化技术的时候,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大的检查和监督,保证其质量,也是为了保证我们配电网的质量和人们用电安全。

2.5加强电力配网改造中的管理措施

在电力配网改造中,电力企业需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加大对其道德素养的培训力度,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技术训练,从而使得电力配网改造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使其能够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同时,电力企业需成立专门的电力配网改造部门,将不断提高电力配网改造能力作为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配网管理制度,强化配网工作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让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有机的结合,进而使得电力各部门的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不断的提高电力配网改造的工作效率,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终促进电力企业长远发展。

3结束语

配网改造问题是电网继续发挥电力功能的关键,加强对电力配网改造对我国电力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应该进一步研究在电力配网方面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出相应解决策略,为我国在电力配网改造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何飞.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J].中国高新区,2017(15):126.

[2]陈丽霞.供电系统配网改造项目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9):58.

[3]陈峰.基于电力配网改造存在问题及措施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5,(03):45+47.

论文作者:周卓,房祥波,姚彦君,令狐磊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电力配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改造论文_周卓,房祥波,姚彦君,令狐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