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能够为各种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素质教育。在语文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内容会受到教材的重要限制,并且,制定的教学体系以及使用的教学方法,在某种角度上反而抑制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需要充分的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自身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143-01
1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过程当中,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而是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喜欢语文从而学习语文,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顺便提升教师的课堂质量,取得双赢的效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制定一个语文教学目标,并确保目标的可行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教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1.2注重语文教学的教学成果
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思想的落实,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当中就可以体现出来。通过学生语文学习的课堂反馈情况,教师就可以大致的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促使每一位初中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教导下,看到自己语文学习上的进步和发展
2落实语文知识,为提高语文素质打好基础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能力的提高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上来说,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就要打下坚实的语文素质基础——学好语文知识。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落实各项语文知识,以便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打好基础。事实证明,准确掌握语文课中所涉及的各项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实施语文素质教育。
3注重能力培养,体现语文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于此,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着重从听、说、读、写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并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良好环境。让会说者更会说,并以说带动其他;让会写的越写越好,并促进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听话能力的训练。这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力求寓规范化的训练于新颖、活泼的形式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带劲地写起来。
4提高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初中语文教育具有的综合素质是顺利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影响了初中语文开展素质教育的最终效果。在以往语文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并主导教学的整个环节,但是,教师具有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大部分学生学习具有的积极性。因此,想要提升素质教学的最终效果,首先需要提升语文教学整体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具有的语文水平,只有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才能灵活巧妙的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行为,最终培养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主要是教会学生正确的看待自己以及他人,并学会有效的协调自己的人际关系,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并追求更好的精神需求。
5将课外活动与课内活动有效的相互融合
语文的课堂教学是所有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内容的重要场所,但是,想要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并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单单依靠语文课内教学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并利用课外活动对相关的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扩展。语文课外活动是学生参加各种实践的重要场所,能够让学生走出校园接受现实中的社会,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开展课外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合理的教学形式,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真实的事物,在学生观察以及理解的过程中,巩固课堂知识,并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通过恰当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远大的理想。
6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注重素质教育的建议
初中语文教学相比于其他科目来讲,具有能对初中学生直接进行素质教育的优势,并且还不耽误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但是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能将素质教育仅落实于单纯的课堂上,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之外同样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生活当中,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做好配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在语文课堂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并且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一些德育教育文章,培养学生自我的素质。此外,初中语文教育的素质培养,只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的一部分,素质教育是贯穿学生一生的教育。因此,在初中语文的素质教育教学中,将课外和课堂的素质教学相互融合,让学生在社会当中践行素质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素质教育的落实。当下的教育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已经很好地将教材和素质教学相互融合,改变了传统的语文灌输式教学模式,做到以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语文教学。由此可见素质教学已经初见成果,但是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巩固和完善,才能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合发展。
总而言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保证,素质教育的渗透会激活学科的教学。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因素、审美能力、道德人格上更是有特殊功能。为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上的优越性,在教学方法与学科素质教学乃至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联系上作广泛的、立体的探讨,以求真正提高教学量。
参考文献
[1]王素环.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素质教育[J].价值工程,2010(30).
[2]王振成.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02).
论文作者:赵红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素质教育论文; 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素质论文; 能力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