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6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抗感染、祛痰、舒张支气管、补液,根据基础疾病给予糖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更明显,气管插管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效果更好,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临床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是其主要临床特征,以咳嗽、咳痰、气喘等为主要症状[1]。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急性加重期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机械通气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2-3]。有创通气治疗需建立人工气道,创伤大,并发症多,临床多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我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6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4],以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分析作出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52~81岁,平均62.5岁。病程10~30年,平均17.6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需要紧急气管插管者,包括无创通气2 h病情恶化者,气道分泌物≥50 ml/d排痰能力严重低下者,有上气道梗阻者,合并气胸未行闭式引流者,严重呕吐、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球麻痹等易误吸者,意识障碍程度重,无法配合治疗者,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1.2 治疗方法 ⑴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舒张支气管、补液,根据基础疾病给予糖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必要时应用呼吸兴奋剂等,并定时吸痰;⑵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无创通气:鼻/面罩为原厂配套产品,应用时只需患者用头带固定,口鼻置于固定位置即可。固定后连接呼吸机,将模式设定为双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起始参数设定为,吸气压力10 cm H2O,呼气压力4 cm H2O,逐渐由低向高过渡到适合压力值,即吸气压力16~20 cm H2O,呼气压力8~10 cm H2O,氧浓度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在30%~70%,氧流量在5~10 L/min,呼吸频次在12~16次/min[5]。如果特殊危重患者,吸气压力适当增大,通气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呼吸道堵塞,随时给予吸痰,观察治疗后血气变化,有无漏气及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各项异常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呼吸困难和发绀消失,意识逐渐清醒,心率、血压、PaCO2、PaO2、呼吸频率、PH值等指标恢复正常,患者神智逐渐好转,能正常进食和对话;有效:呼吸困难和发绀消失,意识转至清醒,心率、血压、PaCO2、PaO2、呼吸频率、PH值等指标接近正常;无效:患者仍有呼吸困难和发绀,意识不清醒,心率、血压、PaCO2、PaO2、呼吸频率、PH值等指标尚不正常,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治疗组总有效率、气管插管率、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0.05。
3讨论
呼吸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的频率、节律发生改变,呼气时间延长,逐渐发展为浅快呼吸,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呼吸呈点头呼吸或者提肩呼吸,此时患者容易出现CO2潴留转为潮式呼吸。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呼吸衰竭,如呼吸道阻塞性病变、肺血管病变、肺组织病变、电击创伤、药物中毒、溺水、有毒气体中毒、神经肌肉病变等,所以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COPD所致呼吸衰竭是呼吸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主要为肺泡通气不足及换气功能障碍。COPD患者小气道阻力增加,使呼吸肌做功和耗氧量增加。且长期患病导致患者膈肌萎缩,呼吸肌做功能力下降,进而出现呼吸肌疲劳。另一方面,COPD患者的肺泡通气不足,肺泡壁破坏,毛细血管床受压、破坏,肺泡血流量减少,通气/血流比值增大,出现死腔样通气和功能性分流以及肺泡弥散功能障碍,进一步导致COPD患者出现换气功能障碍[6]。
临床常规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很难有效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状态,有创机械通气创伤较大、并发症多,易发生呼吸机依赖及呼吸机相关性的肺炎。无创通气法是一种不使用气管插管而使用其它方法增加肺泡通气的治疗方法。在自主呼吸的触发下,患者在呼吸吸气时由呼吸机提供给一个比较高的吸气压,用它来消除呼吸道的阻力同时增加肺泡通气量,这样呼吸肌的负荷就得到了减轻,患者在呼吸时所需要的做功和消耗就变得较低,从而有效的缓解呼吸肌的疲劳症状,在患者进行呼气时自动进行比较低的气压转换,这等同于呼气末正压,用来对抗内源性呼吸末正压,从而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并增加通气量,改善通气血流状况,提高PaO2含量,降低PaCO2含量。无创通气治疗符合BiPAP呼吸机上机指征:⑴中至重度呼吸困难,呼吸频率 >25次/分。动用辅助呼吸机或胸腹矛盾运动;⑵有自主呼吸,使用呼吸兴奋剂后呼吸浅慢的病人呼吸频率可增加至15次/min以上;⑶神志恍惚、嗜睡或昏迷;⑷呼吸道畅通无阻,去掉患者的枕头,使病人平躺用来保持呼吸畅通无阻,患者分泌物增多时可使用祛痰药,气道阻塞时用平喘药物,改善通气情况。
通过本组患者治疗提示无创通气可有效缓解C0PD合并呼吸衰竭的呼吸性酸中毒,明显纠正低氧血症,降低CO2潴留,可使大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安全性好,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尚愚,肖金玲,吕福祯,杨文东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46(2):157-159.
[2]迟丽,顾体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31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9):81-82.
[3]王素平.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2):43.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4):8-17.
[5]刘继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41(28):2987-2989.
[6]赵卫国,保鹏涛,李红梅.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48例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267.
论文作者:王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呼吸论文; 患者论文; 肺泡论文; 疗效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气管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