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方向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灾害论文,发展方向论文,理论基础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我们从灾害地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出发,根据近10年来我国主要学术刊物灾害地理研究文献数量及分类结构,分析了目前无国灾害地理研究的现状。认为:灾害地理研究少有突破性实质进展的原因在于其理论基础的薄弱,其直接表现为,多沿袭自然地理学理论而少关注人文因素。今后灾害地理学应加强在人——地关系理论基础上的研究,为建立正确的减灾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灾害地理 人——地关系 减灾对策 发展方向
自8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日益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灾害的威胁,由此开始了对灾害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入90年代,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日益的尖锐化,更促进了人们对灾害的更深入研究。由于各种自然灾害现象多发生于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系统中,且与该系统的各种要素变化密切相关,灾害地理学便应运而生,并与灾害经济学、灾害工程学等成为灾害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学科。
一、灾害地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由于灾害地理所研究的空间范围与自然地理学完全一致,故其理论基础多来自于自然地理学,如:地球表层的圈层理论、区域分异理论、物质能量交换理论、地理环境变迁理论等。对于某种具体灾害而言,其研究也多以对应的部门自然地理理论为依据。所以,灾害地理研究基本上是在自然地理学范畴内开展的。
但是,就灾害本身来说,它的中心事物是人类,或者说,灾害是针对人类而言的。因此,灾害地理学研究仅构筑于自然地理学基础之上,不仅无法达到灾害地理研究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避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损害程度,而且也制约着灾害地理学自身的发展。所以,应当对灾害地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加以重新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灾害的实质的认识。传统的观念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对立因素,灾害的实质在于人类没有能够战胜与超越自然,而使自然对人类造成损害。出于这一认识,人类一直梦想着征服自然、战胜灾害。但是,现代科学发展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正确的角色不是超乎自然之上的主人,而是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伙伴;自然灾害的实质是囿于观念和科技水平落后而造成的对自然变化不能主动适应和相互协调。可见,灾害的形成并非仅源于自然界一方,与人类本身密切相关。
2.对灾害形成过程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灾害的形成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如干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另一种观点认为,灾害的发生是一个纯人为的过程,如历史时期由于过度开垦而造成的土地沙漠化。前者将干旱与旱灾、地震与地震灾害相混淆,因而忽略了人为因素在灾害形成中的作用,正所谓若不针对人类活动何来旱灾、震灾。后者则忽视灾害形成的自然基础,历史时期土地沙漠化多限于半干旱地区便说明其观点的谬误。因此,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是一个自然、人为相结合的过程。人为活动与自然变化相协调可延缓和减轻灾害,反之人为活动与自然变化不协调,则可加剧灾害的强度。
3.对灾害的中心事物的认识。所谓灾害必为针对人类而言,即灾害的中心事物是人。在非人类聚居地区,每天都会经历许多强度不亚于人类聚居区中的自然变化,但在前者地区并无灾害可言,而在后者地区中可能就已酿成灾害。这说明,灾害的概念离开人类是不存在的。
基于上述认识可以得出:由于自然灾害其本身的实质、形成过程和概念的内涵,都不仅仅在自然范畴之内,而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所以,仅以自然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的灾害地理学,就必然存在着理论基础不健全的问题。
现代地理学在沿袭了传统地理学两分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和强调了地理学的统一性,并将人——地关系问题当作整体地理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关于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伴随着地理学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叠,已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今天已形成了更为科学、全面和成熟的理论,即人——地关系协调理论。人——地协调论的实质在于从理论上建立起正确的人——地关系,即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行为有目的调控来积极适应自然变化,以协调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可见,人——地关系协调论,为灾害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坚实和完善的理论基础,为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深入研究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及建立科学的减灾途径与对策,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
二、灾害地理研究的现状
据对我国目前较有权威性的地理学、灾害学学术刊物的文献进行统计,灾害地理研究的文献数量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反映当今灾害地理研究方兴未艾的局面。通过对1986~1995年10年间《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山地研究》、《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水土保持通报》、《灾害学》等刊物的统计,灾害地理研究文献总量达1420篇,其中1991~1995年5年间占近70%,充分表明了灾害地理研究发展的趋热势头。根据上述文献进行分类统计(见表1),可以看出灾害地理研究的现状特点:
1.灾害地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气象气候灾害、地质地貌灾害、区域性灾害三个领域中,研究程度多数仍停留在描述、认识成灾规律,分析成灾条件。
2.灾害理论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这既是灾害地理研究理论化薄弱的反映,也是灾害地理整体研究进步的限制因素。
3.减灾对策研究的文献量所占比重较少,这反映了灾害地理学研究尚处在认识规律、描述规律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区域性灾害领域减灾对策研究的文献量远高于其它领域,这就充分说明了从区域综合角度出发,是减灾对策研究的方向之一。
综上所述,灾害地理研究虽在数量上获得较大进展,但并未获得突破性的实质进展。究其原因,除受研究方法、手段及相关学科发展水平的制约外,其理论基础的薄弱应引起研究者和专家的重视。灾害的形成与减灾对策的确立,涉及自然、人文、社会各方面的许多复杂要素,必须要放在一个自然、人文一体化的综合框架中加以研究。从地理科学的发展看,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理论,可成为灾害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灾害地理研究文献统计表
类别
文献量(篇) 其中减灾对策文献量(篇)
气象与气候灾害
综合气象、气候灾害10710
暴雨 15 3
台风 6
冰雹 4
干旱 1258
降雪 7
地质、地貌灾害
综合性灾害58
地震 60 29
洪水 61 10
泥石流95 13
崩塌 2
滑坡 72 12
火山 6
断裂 19
风蚀 13
生物灾害
综合性灾害26
病虫害18
区域性灾害
区域性灾害综合研究20349
海岸灾害 31 3
山地灾害 33 9
城市灾害 71 16
土地退化 19916
森林灾害 16 1
灾害理论 12916
其它 43
三、灾害地理研究的发展方向
在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灾害形成、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人类活动方式、力度的调控措施与减灾途径,是灾害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也是今后灾害地理研究的努力方向。为实现以上目标,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深入探索自然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间的内在联系。有学者认为,快速的环境演变所造成的人类消极适应是致灾的基础。从这一观点出发,灾害地理研究应广泛吸取短尺度、高分辨率环境演变研究的成果,从根本上掌握成灾致灾的内在规律。
2.从人类活动与灾害间的关系出发,开展对成灾、致灾过程的研究,以探讨在不同自然灾害中人类活动的致灾作用及其强度。
3.建立区域性人——地关系协调模式和调控对策,为人类积极适应自然变化、减轻灾害危胁提供科学依据。
4.从自然、人文、社会、经济等领域更广泛的开展人——地关系系统的深入研究,寻求建立具有综合性、区域分异性和波动性的人——地关系系统的理论基础,以实现由于人类与自然间积极主动的适应与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5.要积极加强灾害地理理论的研究,促进灾害地理学研究的全面进步。
四、结语
灾害地理研究是面向21世纪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等许多重要问题。我国灾害地理研究的现状表明,灾害地理研究的实质性进展,有待于其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健全,目前应加强在人——地关系理论基础上的灾害地理研究。
本文于1996年6月11日收到。
IN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
T OF THE RESEARCH IN DISASTER GEOGRAPHY
He Yu Yao Cuizhen
(Geography Department,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SYNOPSIS Proceeding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e of the research indisaster geography,an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and classificational structure of papers dealing with disaster geography carried in academic journals in our country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this paper anali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of the research in disaster geography,and holds that little breakthrough has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in disaster geography chiefly because of its weak theoretical base whose chief manefestation is that most of the research follows the theory of geography where as few of it pays attention to human factors.From now on the research in disaster ge-ography should lay much more stress on the research in theoretical base of human—geo-graphical relations which will provide for the foundation of reducing national disasters.KEY WORDS disaster geography human—geographical relation policy of reducing national disaters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