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与方法探讨论文_苗建东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与方法探讨论文_苗建东

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开拓三区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关乎煤矿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保障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性,需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明确管理原则与方法。本文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及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同时分析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与方法,以期为煤矿生产安全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安全问题是一直以来人们较为关注的一项问题,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安全是确保煤矿生产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前提,然而由于企业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管理不当,导致每年都有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带来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为此,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在实际生产中,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氛围,进而推动煤矿企业的生产发展。

一、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及内容

煤矿安全管理是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的规划、监督、控制和评价。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生产的组织、规章制度的制定、生产过程设计、设施和设备的检测、维护和管理,员工的教育培训等。要提高企业效率,必须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对安全和生产相互融合,才能实现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目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本质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包括防范自然灾害,杜绝违章操作,纠正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每个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等等。加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是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和基本要求。

二、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因素

在煤矿生产中,影响安全管理的环节及因素有许多。从煤矿安全管理过程来看,煤矿安全管理环节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煤矿生产前所做出的一系列作业计划、部署和安排;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作业步骤及对出现事故的处理;煤矿生产任务结束后的工作总结等。从涉及的因素来看,主要包括人、物和环境:对“人”来讲,就是指职工本身及其意识和行为;对“物”来讲,主要有工程、设备、材料等硬件方面和技术、工艺、流程等软件方面;对“环境”来讲,主要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部分:硬件环境是指由装备、技术等构成的生产、作业环境,软件环境是指由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文化宣传等构成的思想文化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综观煤炭安全管理全过程,在“人、物、环境”三大因素中,“人”是最积极的因素,是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煤矿技艺革新的积极推动者,煤矿生产作业过程的实施者,应急处突事故的帮手;“物”是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客体,是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工具,是被利用、被组织、被实施者;“环境”是人和物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第三位因素,是两者进行有机协调的承载物。我们只要处理好这三大因素,煤矿的安全生产就有保障,煤矿的安全管理就能出效益。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三大因素的关系,事关煤矿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事关煤矿安全生产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三、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

1、安全和生产高度统一

煤矿企业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是为了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加快生产进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是保证生产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性要求,也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生产务必要确保安全,唯有如此,才能使企业取得长远的发展。

2、健全动态管理原则

动态管理属于当前管理学中的关键性环节,煤矿生产所涉及到的生产链条较长,一旦链条当中任一环节产生问题都可能引起重大的损失,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动态管理需要在生产中设置移动管理站,合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严格监管,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3、全员参与防患于未然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是安全生产的本质,因此,加强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控制尤为重要。安全管理要求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必须要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无论是现场生产人员、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可以提出安全生产的建议,做好安全隐患的控制,进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

1、建立安全预防机制

(1)增强安全预防意识,在具体生产阶段,需要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时刻注意安全问题,落实各项安全预防工作;(2)要防患于未然,消除生产安全不利因素。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需要严谨认真,不可忽略任何小的安全隐患,强化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3)采取预防技术手段,生产安全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现场环境,注重对薄弱环节的处理与管理,健全安全法规与相关制度。

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煤矿企业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安全,严格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认真落实贯彻“保护矿工生命”矿长及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要亲自主持安全管理工作规划、计划、制度和机制的制定,落实安全绩效考核以及奖罚兑现;要将安全工作规划视为重点内容,将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要求有关负责人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各管理部分发挥自身职能,推动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尤其是高瓦斯矿井,不仅要加强工作面瓦斯浓度的监测与监控,还要加大安全投入,配备全方位的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有效预防瓦斯灾害的发生。

3、强化安全生产细节管理

煤矿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注重细节控制,尽可能的消除各漏洞与死角。在具体生产中不可忽视任一管理细节,严格控制各项管理步骤与细节,深入生产现场,加强全局控制。此外,也要加强对安全生产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控制能力,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实施;同时也要增强全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技能,尽量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4、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信息系统

煤矿生产中的信息系统是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效的途径。通过可操作、科学性的信息平台的构建与信息系统维护能够对日常煤矿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通过在现场布置信息系统,能够快速采集现场数据,进行现代化、高效的安全管理,利于安全问题动态管理。通过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总体系统能够准确洞察煤矿生产现场的供电问题、设备运行问题、及时生成生产报告,对煤矿生产现场有一个直观认识,以便更好地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构建能够有效遏制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日常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信息保障。

5、加强监管和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

根据“三个监管”和“三个必须监管”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主管单位、安全监察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下矿监督检查,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属地乡镇安监站、煤矿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配备相应的业务知识和煤矿安全监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确保在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切实履行。煤矿安全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团队以及社会要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形成监管合力。

结语:多起重大事故的发生为煤矿生产企业敲响了警钟,如今煤矿生产企业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并且也逐渐落实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为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加以研究,结合企业生产情况,制定更为科学化的安全生产方法,为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促进煤矿产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全.浅谈如何做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J].科技风,2012,03:195.

[2]王立伟.如何做好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J].矿业装备,2015,06:104-105.

[3]赵中卫.如何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对策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2:149-150.

论文作者:苗建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原则与方法探讨论文_苗建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