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要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长方式论文,农业发展论文,注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改革经济体制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体制转轨”与“增长转型”同步推进,相辅相成,这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指导方针,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农业为什么要实行这个转变,怎样实现这个转变?这是需要认真探讨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首先,从农业面临的历史任务看,转变增长方式,是实现“九五”期间和2010年农业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在今后五年、十五年,无论是要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产,还是要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加,都必须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农业走上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发展路子。“九五”期间,全国增产800到1000亿斤粮食, 需年均增产160-180亿斤,要比“八五”期间年均增长幅度提高近一倍。这一期间,粮食播种面积不可能有相应幅度的增加,粮食的增产主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靠实行集约经营。到本世纪末,农民生活实现小康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需增长7%, 增长幅度也要比“八五”期间提高近一倍。实现这一艰巨任务,无疑更需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这说明,今后一个时期,在国家加强对农业保护和扶持的同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自身素质和效益,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其次,从我国的国情看,转变增长方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均耕地只有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人均占有水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时空分布不均,有些地方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均森林面积更少,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而今后人口还要不断增加,耕地还要继续减少。也就是说, 我国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资源紧缺的状况将更加突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实现农产品的持续增长,不能把主要立足点放在扩大外延上,必须切实保护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走“内涵挖潜”、资源节约型的路子。
第三,从我国农业的现状看,转变增长方式,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路子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粮、棉、油、肉、水产品、水果总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我国以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业增长方式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一方面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产出率低,浪费大、成本高、效益差的问题相当普遍而突出。一是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我国年均降水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5%,而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只有10%左右,绝大部分白白流走了。许多地方灌溉又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渗漏和流失很多,全国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不到40%,而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已达到70%以上。如果把天然降水、地表水多蓄积一些,在灌溉过程中把大畦改小畦,渠灌改管灌,畦灌改渗灌,现有水源可以扩大几亿亩灌溉面积。据报道,节水农业搞得好的以色列,每立方米灌溉用水增产2.3公斤粮食, 我国每立方米灌溉用水只增产1公斤粮食。这说明, 我们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化肥的施用也是如此。一方面供应不足,一方面又施用不当。大部分地区既不“配方施肥”, 又采用人工撒施的方法, 化肥利用率不到30%。有些农业发达国家化肥利用率达到了60-70%。如果我国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每年增产化肥1200万吨。精量播种,节约和增产的潜力也很大。按照传统的播种方法,每亩小麦用种30斤左右,半精量播种只用15斤,精量播种只用10斤。目前,我国每年需用粮食作物种子250亿斤,如果一半耕地实行精量播种, 就可节约上百亿斤粮食。二是农业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低。原料性产品多,加工增值的产品少;低档次的产品多,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少;一般农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少。有些产品结构与消费需求脱节。比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饲料用粮已占粮食总产量的1/4至1/3,而粮食种植结构仍沿袭过去的习惯,没做相应的调整。不少地方不得不用稻谷、小麦喂猪。南方每年用于喂猪的稻谷约400亿斤,不仅造成粮食浪费,而且增加饲养成本。 三是科技水平低。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尽管有很大进步,但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已有的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也很不够。据科技部门反映,全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研成果问世,推广应用的只占30-40%,大部分成果滞留在实验室或试验田里,不能应用于大田,这是很大的浪费。目前,科技进步在我国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已达到60%以上。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如果达到50%,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四是劳动方式落后。全国大多数地方农田作业仍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作为主,机耕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5%,机播面积不到播种面积的1/5,机收面积仅占收获面积的1/10。 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五是农户经营规模偏小。全国每个农户经营五六亩地,五谷杂粮都种一点,鸡、鸭、鹅、兔都养一点,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形不成规模效益。上述状况说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农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必须把经济增长坚定不移地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向规模经营要效益,向科技进步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路子。这是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我们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这一根本性的转变。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作持续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积极进取,奋力开拓,扎实工作,加快转变的进程。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思路
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实现这个转变,首先要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思路,这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农民生产农产品主要不是为了交换,而是用于自给,往往不计成本,不讲价值,不求效益。建国以来,又搞了几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主要农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再加上农产品长期供给不足,人们很少考虑品种、质量、效益。现在,农业面临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不少干部和群众思想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束缚,这是农业增长方式落后的重要原因。要使农业增长方式有大的转变,首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有大的转变。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哪里思想观念转变快,哪里农村经济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不仅农产品增长幅度大,而且经济效益好,农民富得快。可以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观念转变得如何。我们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密切联系实际,总结典型经验,通过生动具体的思想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思路,积极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要破除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树立商品农业、市场农业观念,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安排生产;要破除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不断更新农产品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要破除只重视传统经验、忽视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树立科技进步的观念,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要破除浪费、损坏资源无所谓的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资源的保护、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通过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各产业之间的有机结合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的实践经验证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需要奏好“三部曲”,或者说要唱好三台戏。首先要抓好种植业,确保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多种经营。随着种植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兴办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种植业、多种经营、乡镇企业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多次增值增利。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率,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增产增收的双重目标。
以粮食生产为重点的种植业,是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的基础。这个基础一定要牢固,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调动农民增产粮食的积极性,关键是提高种粮的效益。这就需要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种植结构方面多想办法。如扩大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在确保粮棉种植面积的同时,增种一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等等。各地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应加以总结推广。
发展多种经营,既是种植业的延伸,也是发展乡镇企业的必要条件,应作为农村经济的一项大产业,放在重要的地位。要积极地有步骤地调整农业内部的结构,促进农业由单纯的种植业向种植业、养殖业、林果蔬菜业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这不仅符合需求引导的经济规律,而且符合产业依存的生态规律。这方面大有可为。去年我到江苏省东台市考察,了解到这个市年出栏猪70万头,山羊140万只,家禽2400万只, 年产蚕茧30万担。近三年来,多种经营产值翻了一番。全市农民的多种经营人均纯收入1600元,有一万农户多种经营收入人均超万元。多种经营的发展,不仅有效地支持了粮棉生产的稳定增长,全市一直保持人均千斤粮、半担棉,而且为乡镇企业发展积累了资金,农村各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把发展多种经营与合理开发利用非耕地资源结合起来,则潜力更大。即使非耕地资源不多的地方,通过发展庭院经济、立体农业,也大有可为。一个地方抓住一两个优势项目或拳头产品,扎扎实实地干,很快就能大见成效。特别是发展名、优、特、新产品,效果更加显著。我们对发展多种经营应当有新的认识,把它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头戏来唱。
随着种植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应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这样,种植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为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和资金,用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加工业,又带动种养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乡镇企业对农业的支持由原来的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即单纯的资金支持,转变成为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发展的带动力量。这样,三者之间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形成良性循环,可以把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科技对农产品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作用都是巨大的。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特别要注重农业高新技术的攻关、开发、应用和引进。这是我国农业登上新台阶带根本性的战略措施。
一是推进种子革命,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良种是先进技术的载体。从农业发展史看,每一次种子革命,都带动农产品产量、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我国已培育出5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主要农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新了4-5次, 每更新一次一般增产10 -30%。杂交水稻的推广,已累计增产2000多亿斤稻谷。玉米种子改良的前景喜人。山东莱州农民育种专家李登海培育的掖单系列玉米新品种,每亩可种5000-6000 株, 试验田亩产2000 斤以上, 大面积种植亩产1500斤,在同样的水肥条件下,比其它品种增产300斤以上。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推进种子革命,必须建立良种研究、选育、引进、繁殖、精选、加工、包装、销售体系,使种子的生产供应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现在,农业、科技、商贸、化工等部门正在联合协作,建立种子生产销售体系,以尽快实现良种生产专业化、加工现代化、包装标准化、销售社会化。
二是加快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先进的适用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事实证明,无论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只要大力推广现有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就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如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不但省种、省地、省水、省肥、省工,而且秧苗根系损伤少,缓秧快, 低位分蘖成活率高, 每亩一般增产100斤左右,现已推广7000万亩,如果推广到2亿亩,可增产稻谷200 亿斤。这将是水稻生产的一次革命。再如地膜覆盖技术,也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高寒山区过去玉米亩产只有二三百斤,采用地膜覆盖,有利于解决春季低温、夏季干旱、秋季早霜冻问题,一般亩产五六百斤,高的上千斤。黑龙江省试行玉米双垅栽培和地膜覆盖,产量翻番,一亩顶两亩。改进化肥施用技术,因地施肥,变浅施为深施,抑制氮素挥发损失,既可以增产,又降低成本,一举两得。事实说明,抓住若干项关键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开来,农产品的产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各地应当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每年挑选一批增产效益显著的实用技术,下大力推广普及。
三是加强对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素质。全国农村每年都有100万高中毕业生,600万初中毕业生,还有大批复员退伍军人。他们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农村推广应用科学技术的骨干力量。要以农业、林业、水利系统现有的500 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为基地,有计划地对在乡知识青年进行技术培训。同时,普遍举办短期培训班,农民需要什么技术,就传授什么技术,把各种急需的实用技术,尽快推广应用起来。
四、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立足于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把开发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合理利用、切实保护现有的农业资源,科学开发、重视培植后备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好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效益。
继续挖掘耕地资源的潜力,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狠下功夫。目前,在同一类型地区,粮食单产相差悬殊。有的亩产上千斤甚至达到吨粮,有的亩产五六百斤甚至三四百斤。这些差距正是潜力所在。挖掘耕地资源潜力的重点是改造中低产田。我国现有中低产田9亿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2/3。 在同样的自然气候条件下, 中低产田粮食亩产比高产田低300-400斤。通过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进耕作技术,每亩增产200斤粮食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九五”期间全国改造中低产田2亿亩,就可增产粮食400亿斤。同时,要努力提高复种指数。目前全国平均复种指数为156%,最高的省份达到246%,如果把全国复种指数提高5个百分点,就等于增加7500万亩播种面积,至少可增产粮食200亿斤。
着眼于整个国土资源的利用,挖掘非耕地资源的潜力。我国有20亿亩可利用的荒山荒坡,10亿亩可开发的沙荒地,47亿亩可利用的草原草地,还有2.6亿亩内陆水域,1.8亿亩浅海海域。这些资源大都还未开发利用,已开发利用的也多是粗放经营。有计划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增产大量农副产品。以草原草场为例,过去条件较好的草原, 12 -15亩地养一只羊。通过建设人工草场、改良退化草场、发展围栏放牧等措施,6亩地即可养一只羊,载畜率可提高一倍。农区发展畜牧业, 特别是利用秸秆发展养牛更大有可为。据测算,如果平原农区把作物秸秆充分利用起来,可多养3000万头牛,不仅可增加大量牛肉,还可节省大量饲料,增加大量有机质肥料。水面利用前景也很广阔。目前,我国内陆可养殖水面有40%没利用起来,沿海滩涂可养殖面积没利用的占60%,水深15米以内的浅海利用率不到2%。根据一些地方的经验, 搞海洋立体养殖,一亩水面可收入万元、几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实现高产稳产、增收增效的基础工程。目前我国可灌溉的农田只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其余耕地基本上靠天然降水,这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通过造林种草,坡地改梯田,修建小塘坝、小水库、小水池、小水窖等办法,尽可能把雨水蓄积起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大西北、大西南的一些地方,把山坡地改成梯田,加深活土层,保土保水保肥,一年降雨三四百毫米,基本上都蓄在地里,粮食亩产比坡地提高一倍左右。我国山坡地占耕地面积1/3,在这些地方发动群众多搞些梯田,在山沟、河流因地制宜搞一些拦水工程,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现在全国每年农业灌溉用水约4000亿立方米,通过各种节水措施把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可节水400亿立方米,相当于修建80座库容5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
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势,更可以大有作为。我国农村有4.6 亿劳动力,如果每个农村劳动力一年投20个劳动积累工,全国就可投90亿个工,一个工日按5元钱计算,就是450亿元,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目前,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群众说,一年之中,六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休闲。把这些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可以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
五、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
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把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引入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应当多种多样。少数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农民自愿,可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但不能急于求成。实践证明,围绕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按照不同产品、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是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所形成的规模和效益往往比单纯的土地规模经营要大得多,发展也快得多。这种经营形式,以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一头联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联着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加工,把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衔接起来,实行区域性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这种经营形式,通过龙头企业,把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联结在一起,既保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又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群、产业链,实现了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多次转化增值。它改变了农业只从事低层次原料生产的传统方式,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增强了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实践证明,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是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第二个飞跃的重要途径,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在看,哪里对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认识得早、抓得快,哪里的农村经济就充满活力,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都有大幅度增加。不仅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普遍实施,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逐步推行。
六、深化农村改革,形成有利于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亿万农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去实现。这就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形成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和保证。
一是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经营体制。要坚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通过延长耕地承包期、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通过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统一服务,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近几年来,多种形式的农村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在一些地方发展很快,这是农民群众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对农村经营制度的创新。农村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既肯定了各个财产主体对生产要素的合法权益,又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迅速形成新的生产力。一些地方通过股份合作制兴建蔬菜大棚、办果园林场、办养殖场、办乡镇企业,有钱出钱,有劳出劳,有物出物,有地出地,发挥了各方优势,取得了规模效益。实践证明,这种合作制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应采取积极鼓励、正确引导、逐步规范、不断完善的方针,使其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必要前提。只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村市场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生产、调节供求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和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市场,而且要积极培育资金、土地、劳动力、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这就需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为发展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创造条件。
三是积极推进资源商品化进程,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管理体制。我国农业经营粗放,资源利用率低,与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的资源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旧的管理体制最大的弊端,在于缺乏资源价值衡量标准和资源保护制度。许多自然资源基本上是无偿使用。水资源的利用就是突出的例证。长期以来,我们把水看成是无限供给、无偿使用的资源,喝惯了“大锅水”,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这种状况已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大锅饭”不能吃了,“大锅水”也不能再喝了。城市和农村,对不同用途的水,要规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按量收费,节水优惠,超用加价。对其它资源也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促使人们珍惜资源、节约资源。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政府要搞好宏观调控,实施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产业政策,加强对农业保护扶持的力度。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自身效益低的基础产业,又是自然风险多、市场风险大的弱质产业,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强有力的保护。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要求,要正确处理一、二、三产业的关系,真正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制定计划首先安排好农业,研究政策优先考虑农业,加大国家对农业和农业生产支持体系的投入,逐步提高财政、基建、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从多方面支持农业,使农业在发展中逐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