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贯会标,马宏宇

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贯会标,马宏宇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205

摘要:对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建设存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伸缩缝连接问题、地基处理达不到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填料选择、搭板设置、排水作业、分层填筑等施工内容,通过加强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可减少或避免桥头跳车问题,提高行车舒适度。

关键词: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

引言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其施工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是沉降段的桥头跳车、搭板断裂、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及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1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问题

1.1结构设计不合理

如果工程结构设计存在隐患,即使在建设中采用方法去改善车辆的跳车情况,也无法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常用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搭板法、粗粒料填筑法、增加钢筋法,这三大技术有效缩小沉降段的刚度差异、改善沉降不均匀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依托结构的调节,可使路基路面的整体韧度与强度得到强化,并能有效防止行车出现跳车问题。而在对工程展开深入调研后,笔者发现,虽然在施工设计中时常采用搭板结构,但其防治跳车的效果却不佳。其次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来看,前期在勘察和测量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还会因为勘测的不准确,导致后期施工存在质量隐患,若没有进行科学的运算,还将会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

1.2桥头搭板和伸缩缝的连接问题

在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果桥头位置填土质量存在问题,很容易导致其与桥台连接的地方出现施工隐患,如果桥头搭板和伸缩缝的连接存在问题,就会导致公路工程沉降段出现非常大的缝隙,而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还会影响后期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舒适度,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

2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前的准备

2.1合理设计沉降段结构

对于公路工程沉降段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在实际进行

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对方案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相关设计人员必须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去进行把握,保证设计图纸能够更加符合工程实际。其次对于设计图纸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和分析,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后期施工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考虑,在工程施工中对于设置的沉降段长度都需进行实际考虑,以保证将沉降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2合理选择填料

在填料的选择过程中,需保证材料的质量,并且在选择材料时,要预先开展土壤实验,并借助数据对比的方式,选择出填充性能最佳的材料,以实施填充处理。通常而言,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能较佳、含水量较少的材料,比如沙石类,切忌采用淤泥、沼泽土等含水量偏高的材料。其次在选择填料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发生的不均匀状况选择加固材料,同时相关企业和部门要对填料的类型进行优化选择,并对材料进行相应的实验和测试,只有符合工程需要的材料,才能投入施工现场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3.1搭板设置

在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首先需保证锚栓及拉杆的位置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这样也能保证相关工作的安全性,而在后期进行支座的选择过程中,对于底层要进行铺垫,一般设置在搭板位置的附近,支座采用橡胶材料,距离应不高于80cm,以便施工人员可通过对距离的掌握来保证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其次,在公路工程桥台与牛腿之间的位置要呈现倒立的状态,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如果桥头位置与搭板存在一些缝隙,可将一些填充类的材料用于其中,以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实施,避免出现雨水浸泡的情况,而用来填充的材料可以选择沥青或是纤维类材料,并且在进行填充的过程当中,为减少缝隙,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倒灌,以保证其防水性。

3.3路基排水

首先需在路基附近挖好边沟,设置好急流槽,边沟下坡角外设1.0m宽的护坡道,护坡道外还需设矩形混凝土边沟,宽1.0~1.3m,沟深1.0m,边沟外侧需设置50cm宽挡水埝,高度一般大于30cm,边沟采用等深形式,沟底纵坡由护坡道高程调整,以满足排水要求。其次边沟需采用反开槽施工,开挖前应确保填土经碾压且压实度经检验合格,压实度应不小于90%,同时接急流槽3m范围内的边沟,可采用MIO浆砌片石防护加固,其片石厚度应为30cm,下设10cm砂砾垫层。另外急流槽填方路段的路面可采用集中排水,并采用C30混凝土现浇,壁厚10cm,宽30cm,深30cm,下设10cm砂砾垫层,急流槽应外露出边坡面10cm,同时为防止滑移,急流槽槽身应下设防滑平台,其与槽身整体浇筑而成,凹形竖曲线最低点及前后各5m处可分别增设急流槽,以确保路面排水顺畅。

3.4地基处理

地基是公路工程沉降段施工的基础,其承载能力的大小将对工程的整体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工程所需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选择最佳的地基处理技术,降低堤、台的沉降差异,有效预防路面沉降变形的发生。如对含水量较高的沟壑区域,可采用换填土方式,同时根据软土厚度合理计算所需换土的深度,并且在换土时,应采取挖土晒后回填或掺入石灰土等方式;对于一般性软土,可加深开挖深度,一般设计深度为0.6m,当软土厚度过大时,则需继续加深开挖深度,使其达到1m或1m以上;而对于高路堤施工,可采取添加填充材料等方式增加桩基压力,从而保证地基稳定性。

3.5分层填筑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规划台背回填范围及标高,并在台背回填前,分层压实,厚度为15cm,同时在台背左、中、右,需用油漆标出每层15cm厚度及回填层数编号并由下向上编排序号,以用于分层厚度施工而标尺应用红白相间的油漆涂刷在桥台上宽度一般为10cm。其次桥头路基过渡段应采用8%的石灰土进行填筑,需从原地面起填筑至路床顶面,同时施工人员需在取土场整平好土源,按事先计算好的掺灰量和翻拌深度,采用人工配合装载机与平地机的形式铺平白灰,然后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将灰土翻拌均匀,并堆起闷灰土1~2d,同时按照油漆标注厚度进行摊铺并整平,u型台需注意应铺至2个阴角,肋板式桥台应铺至肋板和柱子四周及锥坡并采用推土机配合人工粗平的方式,最后再由平地机配合人工精平。另外为减少与避免桥头在施工后的跳车问题,过渡段顶部需铺设4层钢塑格栅,并采用钢构件与桥台进行连接,同时为减少路基本身的压缩变形,桥头、通道两侧50m范围内的路基压实度应适当提高。

3.6注浆补强

在路面摊铺完毕后,施工人员需进行注浆补强处理。首先应向垂直路面的方向进行灌注,注浆孔横向设置2排,第1排距伸缩缝2.5m,两排孔间距为2.5m,纵向设置4排,第1排距中央分隔带边线1.5m,然后对路面下路基进行注浆。考虑到路基土已挤密成型,渗透系数较小,且注浆压力不宜过大,因此可采用渗透灌浆,扩散半径为1m,其中桥头、通道两侧20m范围上、下路堤压实度均应提高到96%以上,桥头、通道两侧20~50m范围上、下路堤压实度均应提高到95%以上。

结束语

综上,为避免公路工程沉降段在施工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施工人员要根据自身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对产生此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保证沉降问题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从而加强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确保来往车辆安全。

参考文献

[1]昝峰斌.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7(04)

[2]王剑.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6(07)

[3]周伟谦.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6(16)

论文作者:贯会标,马宏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贯会标,马宏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