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在生活质量和水平上有了十分显著的提升,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有了明显增高。在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在房屋建筑中。针对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屋建筑工程来说,采用混凝土施工的占绝大多数,混凝土材料在施工中具备十分显著的优势,但是不得不承认,混凝土材料也十分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和空气的腐蚀。所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当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此,文章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科技的进步,让建筑行业得到持续繁荣的发展,建筑结构也从传统的砖混结构逐渐变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有结构厚、钢筋密、工程条件复杂、体形大、混凝土方量大以及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使用的范围广。也是因为这些特点,会比较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给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施工的时候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严加控制质量,加强后期的保养工作等,认真执行这些方法才能保证工程的各项指标都符合标准,赢得顾客的信赖。
1施工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断面尺寸至少大于1m,利用相关技术来有效解决水化热与温度应力所造成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以控制裂缝的砼结构。不同于普通体积的砼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对整体要求更严格。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多用于高层房屋建筑与大型设备,比如,高层房建工程中的箱形基础、筏板基础等,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预留施工缝,并进行连续浇筑。二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体积很大,块体很厚,在浇注后混凝土因为水化热原因在其内部形成大量热量,加之热量不易散发,导致内外温差偏大,形成温差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结构体积增大。三是在高层房建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常埋在地下,被用作基础结构。虽然受外部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但对抗渗性能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房建工程来说,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与水化热问题应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
2.1具体措施
每当冬季来临,特别是北方地区,气温甚至会降至-20摄氏度以下。在进行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冬季的混凝土水化速度也会比其他季节的水化速度快,在72小时之内会达到最高值。但是一旦上层混凝土水化后,会在建筑中释放大量的热气,这对于下层建筑中混凝土温度的提升也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冬季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的不稳定,还可能出现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急速下降,影响混凝土质量。一旦发生这种问题,很容易出现房屋建筑的裂缝情况。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在此段施工环节中,如果出现温度过低的情况,例如室外温度达到了5摄氏度以下,就需要建立暖棚。这是对钢筋进行科学保温,在基础环节上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2.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环节,可以将混凝土面积等效分成若干个工作区,然后结合工作区的不同选择分层退波浇筑的方法,并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顺序,且浇筑过程中应该严格保持连续性,间歇时间应控制在六个小时之内,从而提高浇筑的质量。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振捣棒的作用,最好是在前后两排的位置放置振捣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前排的振捣棒主要用途是完成浇筑点位置的混凝土振捣工序,后排的振捣棒则主要负责斜坡位置的混凝土振捣工序,前后两排位置的振捣棒分工协作,共同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环节保质保量完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时会在构件边角处的构件表面上出现蜂窝麻面,此时最好是将模板进行振动,轻松快捷解决此类问题。严格控制振捣棒插入点之间的间距,一般是控制在0.4米以内,并且振捣棒应该插入到下层0.1米位置处。在每个孔处的振捣时间也有限制,需要仔细观察混凝土表面情况,当出现泛浆情况即可。为了不影响混凝土具有的密实性,应该将振捣棒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插入混凝土中,而振捣完成后则需要缓慢的拔出来。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完成最后凝固之前需要将混凝土进行抹压成型,最好是分三次进行,并且最后一次需要借助铁抹子将其表面搓平,可以达到混凝土表面不产生塑性裂缝的效果。当混凝土已经完成浇筑时,需要在其表面插入长度为一米的φ12短插筋,每根短插筋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间距最好控制为0.5米,并且以梅花形方式呈现出来。
2.3养护手段
在对现代房屋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引起关注的就是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但是要做到整体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提高施工技术,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其中养护工作十分重要,它的重要性体现在最终施工成果质量上,不仅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养护,更要树立积极的责任观,这样才能更好的落实和推进施工养护工作。由于混凝土在不同季节的硬化程度存在差异,但如果温度过低也很容易对硬化时间造成影响,致使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不理想。所以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控制不良问题的发生,就要加强对混凝土和水灰比例的控制,确保其能在更为合理的标准下进行施工。最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混凝土的内部和表面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其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是减少和控制房屋建筑出现裂缝的有效措施。
2.4控制施工材料
首先,材料是结构和质量的关键,只有确保材料的质量才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其次,混凝土在施工前的搅拌工作以及配料工作是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关键,因此在对于其质量方面而言,应当注意对水泥以及水灰的使用量进行控制,并且对石子应当在用量上进行加大用量。并且在混凝土的调整方面粉煤灰等外加剂能够有效调整其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其配比的调整也十分的重要,这是对混凝土强度的调节。此外在对于碎石进行浇水的过程中要必须对温度进行控制,保证其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
结语
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重要场所,房屋建筑的安全性要求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不少房建工程还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影响到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属于房建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而温度、配合比、养护等因素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掌握好这些施工技术要点,在施工过程中努力防范裂缝的产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乔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2014(19):167.
[2]张海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5(10):77~78.
[3]陈观明.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24):208.
[4]良东. 土木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解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5,(15):157 -158.
[5]史巍,侯景鹏. 某办公大楼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 建筑材料学报,2013,(4):55 -57.
论文作者:郑双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化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