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网事业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的有效运行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电力调度是保证电力企业能力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因而,在实际的电力调度工作过程之中,一旦遇到安全防范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且存在的安全风险会给电力调度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电网企业应该采取预先防范措施,对电力企业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防范。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1 电力调度的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的实质就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的事故学理论的延续,风险管理以工程、系统、企业的危险和隐患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确认危险和隐患事件链的过程,认识事故的因果性,分别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
1.1 电力调度员业务不熟练,在送电环节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该送电的时候不送,或者延误送电,或者下错命令。都可能造成很大的事故发生;
1.2 电力调度员的思想意识淡薄,就是指的那些因工作繁重或者个人因素而造成拟写调度命令错误,或者交接班的时候交接不清楚,或者送电不及时以及延误送电等等。没有一个整体的意识,没有安全意识,思想意思比较淡薄;
1.3 电力调度员的学习意识不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不管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努力地学习和不断地更新,电力调度员更应该如此,不然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会造成整个电网的运营不顺畅和停滞不前;
1.4 电力调度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调度员的分工不明确,交接班的条例不清楚,调度员在调度过程中的依据不充分,对于规定的制度不严格的执行。
2 如何对危险进行识别,对风险进行评估
2.1 如何对危险进行识别
当电网在运转的时候,人所进行的活动和行为对电网的安全至关重要,所以对电网中可能遇到的人为活动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其对安全风险有着很直接的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条例规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里出现的不良因素和发生的安全隐患可以分成六类。而在对电力进行调度这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因素和这六类中的第五类因素息息相关,都是带有行为性质的安全隐患。其中这些不良因素有:进行指导的时候出现的失误(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对违章行为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对其他行为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发生的错误(进行的作业不符合规章制度);在进行监护的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其他失误;其他不良因素以及带有行为性质的安全隐患。
2.2 如何对风险进行评估
对风险进行评估这项工作是使用安全工程的系统工作,对该系统所具有的安全性质进行定量和定性上的研究,以此来对系统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隐患的严重程度进行确认。这个系统在对风险进行评估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方法是金尼法。这个方法主要是把与系统中可能遇到的和安全隐患有关的三种因素在指标上的数值进行相乘,公式是:D=LxExC。其中L表示安全隐患可能发生的几率有多大;E表示在缺乏安全保障的环境里,人体被暴露的次数有多频繁;C表示当安全隐患发生后可能会造成的损失;D表示安全风险性的分值。
3 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
3.1 调度误操作
调度误操作多为习惯性违章所致。调度人员应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安全规程,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调度操作过程中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3.1.1 检修停电申请书、工作票的审核与答复认真审核检修停电申请书、工作票填写是否规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设备双重命名编号、特殊说明等是否清楚、明确,工作票所列工作内容是否与停电申请书申请的停电范围相符;合格的停电申请书、工作票按调度规程规定执行工作答复,不规范的工作申请票退回重填。
3.1.2 拟写操作指令票应由有资格并熟悉系统运行方式的调度员拟写操作指令票;拟写前应认真核对工作申请票,核对模拟盘及SCADA画面,核对现场设备状态(变电站接线方式、变压器中性点投切、继电保护投退对系统的影响及停送电设备对系统的影响);当涉及两级以上调度联系操作时,各级调度应严格按照设备调度管辖范围拟写操作指令票,在拟写应充分沟通,操作指令票相互衔接,防止发生漏项操作。为方便操作需要采取委托操作时,应将委托人、委托时间记入调度记录,操作结束应及时将调度权移交上级调度。
3.1.3 审核操作指令票审票调度员应是对所辖电网非常熟悉、且调度专业知识比较全面的主值及以上调度员;审核内容包括操作指令是否规范、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合理、方式调整是否合理、是否按保护要求调整并考虑停电范围的影响。
3.1.4 预发操作指令票经审核合格的计划工作,其调度指令票应按规定时间提前预发,如未按预定时间预发,则该调度指令票作废。不论在网上传票或传真方式传票,都必须经电话与现场核对预发票内容;预发调令时应互通单位、姓名、岗位、核对调令票编号和预发时间,并说明是预发调令。
3.1.5 调度操作当值调度员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防止误操作;操作时注意当时环境,尽量错开电网负荷高峰时段、避开恶劣天气(雷、雨、雾、冰雪、大风等);操作前调度员应熟悉掌握电网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电网情况做好危险点分析及事故预想,明确操作目的并执行“三核对”,掌握操作引起的潮流和电压变化;操作应按预计时间准时操作,操作中严格执行、发令、复诵、录音、汇报制度,按调令票顺序执行并有监护。遇特殊情况需更改操作顺序时应履行相关规定,一、二次部分配合操作应及时,区间调度配合操作时应清楚移交系统、设备状态。
3.1.6操作完毕调令执行完毕后,调度员应明确调令执行完毕时间,将设备状态及时通知相关运行部门或检修单位,及时许可工作开工。
3.2调度事故误处理防范措施
3.2.1 事故预防根据负荷变化、气候、季节以及现场设备检修情况等做好当班事故预想及危险点分析;遇重大节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应编制相应事故预案。
3.2.2事故信息收集与初步分析判断调度员应全面收集事故信息,了解事故情况,核对相关信息,准确掌握当时电网运行方式,事故地点的天气情况,清楚现场设备、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动作状况,清楚负荷性质,明确各级调度管辖范围的设备,并按设备管辖归属及时汇报相关调度,根据需要协助和配合事故调查与处理。
3.2.3事故处理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分析事故情况下的电网运行方式及电网解环点;考虑并注意事故处理过程中因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引起的潮流、电压变化及设备运行限额。按调度规程规定的电压、频率异常、系统振荡等多种故障的事故处理原则进行事故处理;使用设备双重命名,使用统一的调度术语规范事故处理操作;尽快隔离故障点,消除事故根源;严格执行发令、复诵、录音、汇报制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4 结束语
在对电力进行调度运行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很多安全风险都是因为对其安全上的管理不善造成的,所以应该对安全管理的制度加以分析和完善。正确的找出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然后再针对这些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以此来保证电网更安全、优质、经济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黄静丰.电力调度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2] 李泽群.当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估研究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论文作者:李婷,李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操作论文; 调度员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事故论文; 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