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社会,伴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是满足人们要求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施工控制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关问题,提出几点科学有效的措施,希望可以为建设单位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而伴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却发展缓慢,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步伐,我国建筑行业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可以丰富这一课题的研究,促使我国的建筑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事业管理体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采用分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种弊端,就是在建筑工程中无法落实各方的具体责任和管理范围,导致工程建筑中管理混乱,使得各部门各个部门不能无缝配合施工管理和控制工程质量,在主观上各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总是希望逃避责任。往往造成了相关施工工序的交叉进行或者遗漏,人为地导致相关问题出现,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阻碍了正常的工程管理秩序,影响建筑施工进度。另外,在企业效益的影响下,对一些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的要求不高,降低入职门槛。那么这就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复杂与质量控制得不到保证。
1.2监督体制问题
建筑行业已经发展很长一段时间,相应的建筑工程的监督体制也是相对较为完善的,但是即使是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磨练过的体制也依然存在许多方面的疏忽。首先,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形式当中进行的监管工作相关体制就不够完善,分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工程项目中针对施工安全及质量事故的相关责任制不够明确,各个参与分包的企业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这一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整体上是不够完善的。另外,工程的监理机制也不够完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是主要负责实施工程质量管理的对象,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具有的专业素质较低,且缺乏工作经验,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不够全面和完善。最后,未能建立起适当的奖励机制也导致监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过程当中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动力,对于工作任务无法主动承担,导致施工的监督工作不够有力。
1.3施工技术问题
众所周知, 在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 建筑质量要求与科学水平得到提高, 因为建筑行业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 专业比较广, 所以面临更高的技术要求: ①从施工技术现状分析,只有保证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符合相关规定与标准, 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水平, 但是诸多施工单位未从全局出发与分析, 没有考虑交叉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技术的工作难度l2] ; ②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人们追求个性化与人性化, 在施工中会投入大量的资源, 但是却没有从全局出发与分析, 对资源与配套设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导致部门之间出现不协调现象; ③当前仍然有部分地区采取传统的作业模式, 甚至有很多施工单位会聘请一些农民工, 不仅无法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并且也会影响施工技术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并且确保管理机制能够有效的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尤其建筑施工多以分包的形式进行,所以要确立有效的工程管理机制,促进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明确施工责任,以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无法有效的落实问责。最后,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施工人员在施工操作中的失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2.2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有一个很重要的法宝,那就是有效地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成本,工程成本的控制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经济效益问题。工程施工施工前做好完善的成本预算报告,施工后要展开进行定期的成本情况分析,按月或按周归纳实际工程成本,结合预算查看核算是否超出预算成本,时刻了解亏损状况,列明亏损原因在工程可控制情况下调整。确保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工作到位、施工质量达标,根据工程实际供求情况建立合理的定额计划,施工时应牢记控制成本观念,经济利益不是属于特定的某个人而是属于整个团队,所以每个项目在安全施工保证质量的同时将成本控制放在首位。
2.3完善监督机制
要提升监管工作质量,就必须要完善监督的相关机制。首先,应当针对不同岗位建立起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任务进行合理的划分,管理任务的责任则应当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意识。其次,应当加强建筑工程中监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并能够通过学习和培训等途径来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素养,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才能在施工工程中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管理体系。另外,对于建筑施工各个环节都应当加强监管,例如,施工材料控制,包括材料采购、进场以及存放管理等。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当重视工程的经济型以及成本控制,在材料进场之前需要通过抽样的方式对其质量进行检查,符合相关标准且规格等准确无误后才能够进场,在存放时,应当合理划分存放区域,根据施工用料顺序来安排存放的顺序。
2.4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者,其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管理质量的水平,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定期的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其次,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和有效的奖惩制度,严格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的情况给予管理人员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总结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合理的把握施工进度,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科学的控制施工成本,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和验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陈金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1).
[2]王东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
[3]卞长发.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7).
论文作者:沈浩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