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儿科 221000
摘要:目的:分析MP感染大叶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诊断治疗选取的MP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愈36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因肺不张治疗无效转至上级医院治疗1例。结论:MP感染致大叶性肺炎以发热、刺激性干嗽为主要表现,诊断可依据临床表现,胸部平片、胸部CT结合血清MP-IgM阳性确诊,符合巜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标准。治疗釆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酌情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炎性反应重者用糖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诊断;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常见的儿科疾病,近年来尤其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病例逐渐增多,主要流行于冬春季[1]。常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婴幼儿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且常合并肺内外并发症[2]。因此早期的诊断及积极的治疗,对于阻断疾病进程,改善患儿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对收治的MP感染大叶肺炎患儿进行了诊断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诊断为MP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61例。其中男孩36例,女孩25例,年龄0至12岁,<3岁6例,3-6岁41例,7-12岁14例。春夏季发病18例,秋冬季发病43例。
1.2临床症状 ?以发热和刺激性干咳为主,其中发热48例,热程2至12天。61例患儿均咳嗽,32例咳痰,肺部有相应实变体征,早期多无干湿罗音。12例干罗音,8例湿罗音,23例局部呼吸音低。
1.3实验室检查 ?患儿入院前MP-IgM呈阳性6例,入院后病程5天以上者,查MP-IgM阳性40例,余阴性者1周左右复查均阳性。咽拭子支原体培养61例均阳性。17例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10例<4×109/L,38例CRP升高,26例ESR升高,18例心肌酶谱升高,13例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升高。
1.4影像学检查 ?胸部平片、胸部CT提示肺叶节段性密度增高影或肺实质浸润性病变,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31例右侧肺叶受累,21例左侧受累,9例双侧受累。合并8例胸腔积液,1例肺大泡,1例肺不张。
1.5诊断方法 ?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MPP诊断标准[3],其中血清MP-IgM阳性。
1.6治疗方法 ?静脉滴注红霉素20~30mg/(kg.d)治疗,7~10d后,改为阿奇霉素滴注或口服,10mg/(kg.d),连用3-5天停3天,再用3天,酌情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全身炎症反应重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病情较重迁延难治者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3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7疗效判定 ?疗效分为四个等级:治愈:病症症状消失,实验室及X射线检查结果正常;显效:症状显著改善,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X射线显示胸片阴影大部分消失;有效: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结果及X线胸片好转;无效:症状及胸片均无好转。
2结果
经过治疗,7-10天内大部分患儿热退咳嗽好转,10d后复查胸片显示肺部炎症消散吸收。患儿治愈36例,治愈率为59.0%;显效13例,占21.3%;有效11例,占18.0%;因肺不张治疗无效而转院治疗1例,占1.6%。
3讨论
MP是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其引起的感染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的30%以上,且逐年增加[1]。MP也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少数为大叶性肺炎[4]。近年来,大叶肺炎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约为MP肺炎的12.57%[4]。该病的临床进展更快,病情更严重,可导致肺部甚至肺外脏器一系列改变,有的患儿会发生多种并发症[5]。因此加强MP感染大叶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有积极意义。
研究发现MPP除发热轻咳,患儿肺部体征不明显,甚至无呼吸系统相关表现,对于疑似病例应尽早予胸片或胸部CT检查,呈大叶性肺炎改变者应高度怀疑MP感染。同时对于发热咳嗽伴其他器官受累者,应及时考虑行MP特异性抗体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本研究为MP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61例,其中发热伴咳嗽48例,咽拭子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100%,在对MP-IgM进行检测时发现阳性患儿40例,余阴性者一周左右复查均阳性,其抗体滴度在感染1周后升高呈阳性,因此确诊滞后。咽拭子支原体培养检查阳性不能确定下呼吸道MP感染,仍需进一步行血清MP-lgM检查。
治疗MPP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酌情联合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效果好,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本研究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治愈率为59.0%,治疗有效率达97.4%。红霉素血药浓度高,可改善初期MP血症发热期症状。阿奇霉素组织药物浓度高半衰期长,可在7-10天后序贯使用。MP感染大叶性肺炎比较顽固,常伴并发症,单纯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较差,所以,本研究中联合使用了具有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的糖皮质激素、人血丙种球蛋白,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在病情严重及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效果较好。
综上,鉴于MP感染大叶肺炎发生率上升、临床表现不再典型等,临床上发现的连续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患儿应尽早给予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及MP-IgM抗体检查。明确病情,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防止免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韩勤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62例临床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529.
[2]宋丽君,彭丽,邢娜等.X线胸片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40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1):882-883.
[3]胡亚美,江载芳.褚福堂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4]左满凤,罗望梅,舒琼璋等.激素在儿童支原体感染性大叶性肺炎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4):610-611.
[5]陈国宏,曾炯生,谢庆芝等.以大叶受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35例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0,39(15):2772-2774.
论文作者:马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肺炎论文; 大叶论文; 支原体论文; 患儿论文; 性肺炎论文; 阳性论文; 病情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