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新学科创生的内涵关系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科学论文,内涵论文,模式论文,关系论文,新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管理科学学科体系的演进过程,一方面表现为各门分支学科和边缘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研究范式由初级到成熟的过程;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分支学科和边缘分支学科的数量由少到多、学科之间的关系由潜到显的过程。可以认为,管理科学新学科的不断创生,是管理科学学科演进的主要表征。
新学科是一个时间序列概念,是指在已有学科或先行学科之后出现的学科,并不表示它们同已有学科或先行学科的层次关系或层位关系。管理科学新学科的创生,必然依托于甚至来源于已有学科,同已有学科有着或强或弱、或潜或显的关联。管理科学的学科创生模式,主要可以从新学科与已有学科之间的形态关系、内涵关系两个基本视角进行分析。本文从内涵关系的角度展开讨论。所谓内涵关系模式,是指新学科与已有学科之间以知识层面的要素作为连接点,亦即在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某种内涵性的联系。
1 学科对象细分模式
构成庞大科学知识体系的所有学科,都各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与学科的区分,首先在于它们的研究对象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科学知识体系的数量不断增多,同研究对象的渐次分化裂解有着直接的关系。
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宏观层面的管理科学分支学科,着重研究对整个社会教育领域的管理问题。美国学者霍尔(S.R.Hall)先后于1829年和1832年出版了两本有关教育管理的著作,被学术界视为教育管理学的早期探索者。德国行政学家、社会学家施泰因(L.von Stein)于1884年出版的《管理学》(又被译为《行政学》)一书,将行政研究延伸到教育领域,亦即探讨国家层面的教育管理问题,此书成为西方教育管理学思想的又一个重要来源。美国教育学家杜顿(S.T.Dutto)及其门生斯奈登(D.Snedden)于1908年出版《美国公共教育行政》一书,该书从介绍美国的学校管理人手,上至联邦政府下至地方当局,对各类区域和各级层次的教育管理问题作了详尽阐释,涵盖了当时条件下教育管理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部过程,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化的教育管理著作。
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微观层面的管理科学分支学科,着重研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问题。就其起源而言,学校管理学的萌发早于教育管理学。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末期的《学记》,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经验的论著,记述了办学招生、开学仪式、成绩考核、校内规则等一系列学校管理问题。在国外,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于1632年出版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其中探讨了学制、班级编制、课程设置、教学秩序、学校纪律等问题,极力主张建立“完善的学校”。然而,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具有相对性,两者之间难以划出清晰的界限。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机构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从这个角度看,学校管理学可以归类于教育管理学,可以看作是教育管理学的分支学科,只是它们之间研究对象细分的痕迹不很明显罢了。
20世纪以来,教育管理学在研究对象细分化的过程中陆续形成或有望形成的分支学科,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学、城市教育管理学、农村教育管理学、学历成人教育管理学、远程教育管理学、工程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史、比较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哲学、教育管理伦理学、教育管理文化学、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社会学、教育管理生态学、教育战略管理学等分支学科。其中,教育管理哲学、教育管理文化学、教育管理社会学、教育管理生态学等,是教育管理学借助于同相邻学科融合渗透而实现的研究对象侧向细分。学校管理学在研究对象细分化的过程中陆续形成或有望形成的分支学科包括高等学校管理学、幼儿园管理学、学校领导学、学校管理哲学、学校管理伦理学、学校管理文化学、学校管理心理学、学校管理社会学、学校管理生态学等。其中,学校管理哲学、学校管理文化学、学校管理社会学、教育管理生态学等,是学校管理学借助于同相邻学科融合渗透而实现的研究对象侧向细分。图1所列出的学科研究对象分化线索,远不是教育管理学和学校管理学分化发展的终点。例如,高等学校管理学正在按照学校类型向下一个层次分化,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建立综合大学管理学、理工科大学管理学、师范大学管理学、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高等军事院校管理学等分支学科;学校后勤管理学有可能分化出学校食堂管理学(学校伙食管理学)、学校宿舍管理学等;学校物资管理学有可能分化出学校房产管理学、学校设备管理学等。
学科研究对象在无尽历史长河中的无限可分性与学科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有限分化性的统一,是管理科学学科体系演进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管理科学各门分支学科以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这些研究对象可以进行没有终止点的深度细分。然而,由于受社会需求拉力和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学科研究对象的细分化又必然有一定的限度。图1中所列出的学科,有些尚处于萌发状态,其未来发展状态将主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作用下的人们的探究热情和投入力度。
图1 教育管理学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分化线索
2 学科对象聚合模式
事物的发展变化从来都不是单向的,有正必有逆,有分必有合。在管理科学一些学科因研究对象不断细分而形成多层级分支学科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了若干学科的研究对象又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方面,需要在高一级的层位上进行综合研究。这就是学科研究对象由分到合、由局部到整体的聚合过程,由分支学科到上位学科、由分域学科到整体学科的聚合过程。这种学科演进的走势,正如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回开篇词中所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按照学术界的通行观点,行政学在作为其主要发祥地的美国,肇始于19世纪80年代。伍德罗·威尔逊(T.Woodrow Wilson)于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被视为行政学在美国的开山之作。经过古德诺(F.J.Goodnow)1893年的《比较行政法》和1900年的《政治与行政》、怀特(L.D.White)1926年的《行政学导论》、威洛比(W.F.Willoughby)1927年的《行政学原理》等著述的不断探索和理论建构,至20世纪30年代,行政学建立了相对规整的理论体系,确立了自身的学科地位。德国社会学家、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官僚制度(科层制)理论,构成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另一个思想基础。其1922年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对官僚制度(又称为科层制)作了系统的分析。他将官僚制度看作是一种建立在权威和理性基础上的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阐释了它的3个基本特征,即劳动分工、层级结构和对事不对人的法规,并且认为这一制度在纪律的精确性、稳定性和严格性,在可靠性、效率等方面比其它组织形式更为优越,在指挥和控制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韦伯的官僚制度理论对于传统行政学关注于对正式政府组织及其结构形式的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工商管理学(企业管理学)成为管理科学领域热门学科的背景下,20世纪70年代末发端于英国的政府改革,迅速波及许多西方国家。这股改革潮流,力图将企业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如顾客导向、降低成本、民营化、公私竞争、放松规制、绩效管理等运用到政府部门,后来被学术界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运动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传统上按官僚模式建构的全能政府,而且使人们认识到管理国家或整个社会的公共事务,是包括各级政府在内的所有公共组织的共同使命。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是指拥有公共权力、执行国家法律制度、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履行支配社会公共资源、管理各项公共事务和裁决各种纠纷等职能的社会组织。广义的公共组织,包括国家各级立法机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国家各级司法检察机关、执政党各级党务工作机关、公共社会团体(工会、妇女组织等)、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如由地方政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非政府公共组织(如社会中介组织,由政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等)、军队组织。传统的行政学以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即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作为研究对象。政府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公共组织的全部。以往行政学的研究视野仅限于政府,当然难以得窥公共管理的“全豹”。
公共管理是面对社会复杂巨系统的大系统工程,仅从行政的视角进行研究是不够的,还需要将研究对象拓展到所有的公共组织。因此,在社会需求的引领下,行政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同其它公共组织相聚合,成为覆盖面更宽的新的综合性研究对象,最终导致公共管理学走向学科发展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行政学或公共行政学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学,吸纳了多学科特别是工商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的公共管理概念被引入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公共管理教育(MPA)的兴起,公共管理学在我国成为快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时至今日,公共管理学理所当然地可以被视为行政学的上位学科,同行政学相并列的有立法管理学、司法管理学、执政党管理学、社会团体管理学、中介组织管理学、军队管理学等学科。后面列出的这些分支学科同行政学一样,既要涉及对外的公共管理,又要涉及对内的自体管理。其中,涉及对外公共管理的部分,可以分别称之为立法公共管理学、司法公共管理学、执政党公共管理学、社会团体公共管理学、中介组织公共管理学、军队公共管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分别研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军队等公共组织如何参与公共管理,亦即阐明这些公共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于20世纪50年代逐步兴起之后,陆续出现地下资源管理学、矿物资源管理学(矿山资源管理学)、水资源管理学(淡水资源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国土资源管理学)、植物资源管理学、动物资源管理学、湿地资源管理学、气候资源管理学、海洋资源管理学(含滩涂资源管理学、近海资源管理学、深海资源管理学)等一系列以物质资源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此汇聚成资源管理学这门可以归属于宏观管理学科的新兴一级分支学科。
在我国,从新闻管理学到传媒管理学的演进过程,也是学科对象聚合模式的一个典型实例。由《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可知,期刊论文篇名中首次出现各种媒体管理学科名称的顺序如下:新闻管理学(1985年)、期刊管理学(1992年)、广播电视管理学(1992年)、报纸经营管理学(1994年)、新闻事业管理学(1996年)、媒介经营管理学(1999年)、网络管理学(2000年)、新闻出版管理学(2002年)、媒介管理学(2003年)、传媒管理学(2004年)。20世纪80年代初,萌发于西方国家的新闻管理学被引进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除管理科学的触角在传播领域逐渐延伸到新闻之外,不仅从综合的视角研究以往只是被看作新闻载体的报纸、广播、电视,而且逐步扩展到期刊、电影、出版物、网络等其它类型的传播媒体。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研究对象由局部到整体的聚合过程。
3 学科理论扩张模式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具有一定程度真理性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生成于一个研究领域的理论,只要具有较强的解释功能,通常可以超场域地发挥作用,被运用到其它领域,由此就可以通过中心辐射即理论扩张的形式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学科。
谈到西方的管理学或管理科学,人们言必称泰罗。兴起于工商企业管理领域的“科学管理”理论,不仅成为其后各种管理理论的源头,而且被运用到各种直接以对人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的领域,促进了众多学科的萌生和演进发展。“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然而其核心部分还是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思考和总结。这个理论概括了不同领域选才用人的某些共同的道理,因而在其问世后的100年间成为许多管理理论的基本“模版”,催生了以人力资源管理学为代表的一长串学科。虽然“人力资源”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的,然而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如管理者素养、选才方法、员工培训、奖惩激励、员工权益等,都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萌生作了必要的理论储备。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草创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学和随后陆续形成或走上创生之路的人力资源管理类学科,如工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和农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加工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学、金融业人力资源管理学、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学、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学、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学、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等,都可以视之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众多领域不断扩张的产物。
管理哲学是在外在形态上以企业管理学为基础的管理科学的“侧枝”上生发出来的分支学科。然而,从内涵关系上看,以企业管理哲学为基础的管理哲学又是企业管理学核心理论渐次扩张的产物。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可以看作是这个扩张过程的原点。尽管《科学管理原理》并不是一部哲学著述,但其中却包含着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正如泰罗在书中所说:“科学管理包括着某种主要的普遍原则,是一种能以各种方法运用的哲学观。因此,绝不可以把某个人或某些人对什么是实现这些原则的最良好的方法和描绘同科学管理原理的本身混淆起来。”“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包含着某种哲学,而这门哲学是科学管理四大原理相结合的产物。”正因为如此,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开启了管理哲学的思想先河,通常被视为西方管理哲学的起点。美国管理思想史家丹尼尔·雷恩(Daniel A.Wren)在《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将泰罗称之为“到处讲学的哲学家”,并且指出:“在泰罗之前,没有任何人曾像他那样把管理问题发展为如此程度的一种系统方法,并同时把管理和哲学范畴结合在一起。”
英国企业家、管理学家谢尔登于1923年出版的《管理哲学》一书,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泰罗的思想传统,基于“管理的首要责任是为社会服务”这一理念,以哲学思考的方式,确证管理是一门专门的职业,推演出一整套管理的指导原则,即具有哲学蕴涵的10条管理原则。谢尔登认为,管理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维持工业的经济基础;②通过发展工厂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结合来达到社会目标。为了有效地利用“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应当运用科学并积极开发人力资源,而使“人”和“物”得到经济利用的方法则是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在《管理哲学》一书中,谢尔登明确地指出:“重要的是,在我们考虑工业中的管理时,在早期阶段就要坚持,无论管理是如何的科学,管理力量的充分发挥是多么地依赖于科学方法的应用,管理的首要职责是对社会和社区所负的职责。”显然,谢尔登极为关注伦理在管理中的作用,并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他的《管理哲学》不仅扩充了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哲学内涵,使管理哲学走上学科化发展的起点,而且成为企业伦理学(工商伦理学)、管理伦理学的滥觞。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1974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举办首届企业伦理学讨论会和加拿大管理哲学家克里斯托弗·霍金森(Christopher Hodgkinson)出版《走向管理的哲学》(1978年)、《领导哲学》(1983年)等作为基本标志,管理伦理学、管理哲学取得了独立的学科定位。
在随后几十年的持续发展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谢尔登的管理哲学理论循序渐进地不断得以扩展和张扬,陆陆续续衍生出众多的管理哲学分支学科和管理伦理学分支学科,如经济管理哲学、教育管理哲学、文化管理哲学、工业企业管理哲学、商业企业管理哲学、企业领导哲学、教育领导哲学、军事领导哲学和商业管理伦理学、教育管理伦理学、学校管理伦理学、军事管理伦理学等。这个理论扩张过程如同水面上的涟漪,由管理科学早期发展形成的核心理论区域逐渐向四面八方扩散、涌动。不过其扩散、涌动的速度却非常缓慢,不能同自然界中的水波扩散过程同日而语。
4 学科方法迁移模式
方法是指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现实的方式、手段、程序和路径的总和。方法无处不在。所谓学科方法,是指人在某个学科范围内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科学研究方法也是一种知识,是人在认识某个学科研究方式、手段和途径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科学研究方法是可以学习、交流、传播的,具有不同程度的可移植性。人们将实验方法移植到管理领域便有了实验管理学,将认知神经科学的多种研究方法移植到管理领域便有了神经管理学。
科学研究方法的可移植程度取决于各种方法的抽象程度。抽象程度较高的哲学方法、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可应用于很多学科,但有些方法移植到管理领域却未必能够导致新学科的创生。其中,只有比较法在催生管理科学分支学科方面多有建树。比较法是通过比对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认识对象的一种基本逻辑方法。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领域最先成功地运用了比较法,发展出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等以“比较”一词命名的学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运用比较法,则有比较哲学、比较美学、比较历史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政治学、比较法学、比较社会学、比较经济学等学科先后问世。比较法向管理科学领域的迁移,有行政学或公共行政学、工商管理学或企业管理学两条路径。
行政研究领域引入比较法,至少可以追溯到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古德诺于1893年出版的《比较行政法》一书,但此书刚出版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这种局面,美国的一些行政学家感到,单纯研究欧美国家的行政体制和行政活动已不能完整地说明异态纷呈的行政现象,必须研究西方以外地区的行政体系和行政活动。1953年,美国政治学会建立比较行政学委员会,一些大学开设了比较公共行政学课程。1960年,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建立比较行政学研究组,出版《比较行政学杂志》季刊(1974年停刊)。1961年,美国哈佛大学行政学家里格斯(F.W.Riggs)在《公共行政生态学》一书中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行政体制类型的划分,开创了结构—功能分析的研究方向。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较有影响的著作有里格斯的《发展中国家的行政:棱柱社会理论》(1964年)、沃尔多(D.Wordo)的《比较公共行政:开端、问题和诺言》(1964年)、赫迪(F.Heady)的《公共行政:比较景观》(1966年)等。
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引入比较法始于20世纪中期。1957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一些管理学家到欧洲、亚洲、中东、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对12个较有代表性、工业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进行企业管理状况的考察和研究,于1959年出版论文集《工业世界中的管理:国际分析》,此书成为比较管理学的早期代表作。196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经济学家法默(R.N.Farmer)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家里奇曼(B.M.Riechman)合作出版《比较管理学与经济进步》一书,这是第一部以“比较管理学”(comparative management)命名的著作。1970年,美国纽约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成立比较管理学研究室,同年在该校举办了第一次比较管理学讨论会。纽约大学博德温(J.Bodwin)主编的《比较管理学:教学、培训和研究》一书,收录了16位学者提交的会议论文,这些论文探讨了比较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以及教学、研究、培训的方向、具体措施等问题。比较管理学由此而成为一门“显学”。
就研究内容而言,西方语境中原初意义的比较管理学,旨在探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之间管理哲学理念、管理体制、管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过程、管理行为、管理效率等管理现象的异同点及其同文化地域环境因素的关系。比较法有多种具体运用方式,既可以进行各国之间的宏观比较和各企业之间的微观比较、历时态的纵向比较和同时态的横向比较、揭示数量关系的量化比较和揭示定性关系的质化比较,又可以进行无相关性主体之间的平行比较和关系密切主体之间的影响比较、多元要素的综合比较和单个要素的专题比较、偏于管理理论的抽象比较和偏于管理实践的具体比较等。由于早期研究多以企业管理活动为对象,这个阶段的比较管理学确切而言应当称之为比较工商管理学或比较企业管理学。
图2 比较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一般意义的比较管理学,应当包含所有运用比较法建立起来的管理科学各级分支学科。这些学科按照研究对象的层次和领域,可以粗略地划分为4个系组(见图2)。第Ⅰ系组是以国家、社会层面的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包括比较社会管理学(狭义)、比较经济管理学、比较政党管理学、比较军事管理学、比较文化管理学等,统称为宏观比较管理学科;第Ⅱ系组是以公共领域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包括比较公共战略管理学、比较公共财政管理学、比较邮政管理学、比较城市公共管理学、比较公共机关管理学等,统称为比较公共管理学科;第Ⅲ系组是以工商领域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包括比较企业战略管理学、比较企业运作管理学(比较企业生产管理学)、比较企业财务管理学、比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比较工业企业管理学等,统称为比较工商管理学科;第Ⅳ系组是以各类基层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包括比较军营管理学、比较学校管理学、比较医院管理学、比较档案管理学(比较档案馆管理学)、比较社区管理学等,统称为微观比较管理学科。这种区分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对性,归属于宏观比较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与归属于微观比较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例如,比较军事管理学与比较军营管理学、比较教育管理学与比较学校管理学等,在研究内容方面必然存在某种交融或包容关系。另外,还有些以部门、行业层次的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比较农业管理学、比较商业管理学、比较服务业管理学等,同宏观比较管理学科和微观比较管理学科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标签:管理科学论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学论文; 公共管理学论文; 行政管理学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关系模式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泰罗论文;